- 年份
- 2024(11196)
- 2023(16099)
- 2022(13984)
- 2021(13093)
- 2020(11008)
- 2019(25208)
- 2018(24935)
- 2017(48548)
- 2016(26161)
- 2015(29473)
- 2014(29147)
- 2013(28816)
- 2012(26284)
- 2011(23586)
- 2010(23348)
- 2009(21215)
- 2008(20396)
- 2007(17791)
- 2006(15759)
- 2005(13299)
- 学科
- 济(105395)
- 经济(105278)
- 业(75416)
- 管理(70421)
- 企(53584)
- 企业(53584)
- 农(49559)
- 方法(47531)
- 数学(41872)
- 数学方法(41274)
- 农业(32920)
- 中国(26337)
- 业经(26047)
- 财(25448)
- 学(23042)
- 地方(22702)
- 制(19013)
- 贸(17572)
- 贸易(17564)
- 易(17039)
- 技术(16107)
- 理论(16041)
- 环境(16019)
- 务(15478)
- 财务(15408)
- 财务管理(15370)
- 和(15150)
- 企业财务(14516)
- 发(14381)
- 策(14201)
- 机构
- 学院(364745)
- 大学(363532)
- 管理(144693)
- 济(143481)
- 经济(140303)
- 理学(126695)
- 理学院(125283)
- 研究(122817)
- 管理学(122793)
- 管理学院(122154)
- 中国(90876)
- 科学(79363)
- 农(79220)
- 京(76982)
- 业大(63545)
- 财(62156)
- 所(61473)
- 农业(61353)
- 中心(57273)
- 研究所(56373)
- 江(53548)
- 财经(50120)
- 范(47887)
- 北京(47482)
- 师范(47353)
- 经(45936)
- 院(45004)
- 州(42684)
- 经济学(41818)
- 经济管理(39495)
- 基金
- 项目(260567)
- 科学(204394)
- 基金(189290)
- 研究(187029)
- 家(166919)
- 国家(165531)
- 科学基金(141744)
- 社会(117077)
- 社会科(110649)
- 社会科学(110617)
- 省(102773)
- 基金项目(101254)
- 自然(94321)
- 自然科(92093)
- 自然科学(92066)
- 自然科学基金(90362)
- 划(86286)
- 教育(84898)
- 资助(77361)
- 编号(76542)
- 成果(59993)
- 重点(58336)
- 部(56938)
- 发(56002)
- 创(53780)
- 课题(51728)
- 科研(50310)
- 创新(50225)
- 国家社会(48141)
- 计划(48027)
- 期刊
- 济(156642)
- 经济(156642)
- 研究(102427)
- 农(78263)
- 中国(68981)
- 学报(63125)
- 科学(57346)
- 农业(53510)
- 管理(49160)
- 大学(48201)
- 财(46236)
- 学学(45812)
- 教育(37226)
- 技术(31573)
- 业经(30795)
- 融(29819)
- 金融(29819)
- 业(25640)
- 财经(23008)
- 经济研究(22725)
- 问题(21699)
- 版(19885)
- 经(19586)
- 科技(18408)
- 业大(18099)
- 图书(17994)
- 技术经济(17253)
- 资源(17087)
- 理论(16684)
- 现代(16348)
共检索到523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吴学敏 何颖 于婧 于雷 姜艳 周勇
为了实现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质优、集中并重的目标,以鹤峰县为例,结合产能核算、空间聚类、景观破碎度指数等方法探讨构建了一种基本农田划定的新方法。首先基于耕地地形条件、水利设施、产能状况、建设占用可能性和规划约束构建了5个因素12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和域值型、空间扩散型的指标属性标准化方法以表征研究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然后结合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通过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鹤峰县基本农田指标确定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16...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聂艳 吴西子 于婧 冯莎 周勇
研究目的:结合土地评价、景观生态和空间聚类探讨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以土地评价为理论指导,运用景观破碎度指数、空间聚类等方法,探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过程。研究结果:构建了4个因素11个因子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特性按离散型、域值型、空间扩散型分别确定指标属性的归一化方法,用于表征鹤峰县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借助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基本农田指标,确定鹤峰县入选基本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辉 谢梅生 蔡斌 帅佳良
研究目的:为合理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基于GIS技术支撑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思路。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以GIS手段进行基本农田数据分析、处理为基础,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依据,可形成对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的智能支持,从而基本实现规划成图的自动化,提高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GIS 农用地 分等定级 基本农田 划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钱凤魁 王秋兵 边振兴 董秀茹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理论体系,是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重要保障。该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LESA体系方法,研究结果认为:(1)界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内涵,即永久基本农田是指优质、连片、永久、稳定的耕地;(2)提出当前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中存在划定条件模糊、无科学量化标准以及缺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3)科学分析和借鉴美国LESA体系思想,构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体系,建立了基本农田划定标准。研究结果认为: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应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具有良好的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二是要具有协调的立地环境条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关小东 何建华
基本农田划定是落实耕地保护、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目前,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研究多基于对耕地适宜性条件的评价,而未涉及对耕地历史变化过程的考虑,因而不能保证划定结果适应实际区域的耕地变化趋势,导致基本农田易被占用,补划与调整频繁。论文综合考虑耕地适宜性条件与历史动态变化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以湖北省大冶市这一典型资源型城市为实验区进行了实例研究,划定结果表明,该划定方法能在保证基本农田划定数量与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农业用途的稳定性,促进基本农田保护与经济建设、生态保护间协调发展,是一种有效的划定模型。
关键词:
基本农田 贝叶斯网络 划定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美青 黄宏胜 史文娇 阎波杰 王宗 刘奕婷 张永寿
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影响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不利于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论文以江西省余江县为研究区,在协调各规划关系的基础上,将城市周边自然质量等高于研究区平均水平的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其他耕地,选取农用地自然质量等、耕地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耕地到城镇的距离、耕地到交通主干线的距离、空间连片性、田块规整度等6个评价指标构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基本农田划定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确定最终划入的基本农田。结果表明:城市周边划定基本农田面积为4 474.65 hm~2,其他耕地中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为24 0...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多规合一 余江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杨 龚健 叶菁 王卫雯 陶荣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为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承载力—适宜性—质量"三位一体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模型,并以黄石市为例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基于"短板理论",考虑限制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建立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承载力基础上完成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从生态保护功能角度开展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对耕地生产稳定性的约束作用,确保了耕地生产功能稳定发挥,同时统筹兼顾了生态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的需求,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3)结合耕地质量对黄石市耕地进行分区,划分为优先保护区、适宜保护区、后备调控区、生态退耕区4类,在耕地分区基础上综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研究结论:该方法能够统筹区域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双重目标,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边振兴 刘琳琳 王秋兵 钱凤魁 康萌 杨子娇 朱瑞雪
城市边缘区耕地自然质量较好,但易受城市扩张和乡村集聚影响,因此,从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两方面综合划定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能够保障耕地优质稳定。本研究以沈阳市边缘区沈北新区为研究区,引入美国LESA体系考虑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借鉴农用地分等成果构建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指标体系,进行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综合评价,划定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结果表明:一、二、三级耕地质量优越,立地条件稳定,可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35 510.50hm2,占平原耕地面积的77.94%;四、五级耕地不宜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本研究符合国家优先划定大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要求,为今后类似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和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侯现慧 王占岐 杨俊 刘妍
研究目的:补充完善县域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方法:从耕地产能、利用条件、土壤有益元素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等4个层面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叠图法将4种评价结果进行整合,同时以优先保护产能高和土壤有益元素丰富的耕地,禁止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为原则,综合确定基本农田布局类型。研究结果:(1)云霄县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定型、基础保护型、重点整治型和不宜划入型4种类型。(2)优先划定型、基础保护型和重点整治型耕地是云霄县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同时其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并包含土壤有益元素丰富和适中的耕地638.04 hm2和8663.28 hm2,是基本农田布局的主要区域。研究结论:整合方法补充完善了县域基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为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启动城市周围地区永久基本农田由城市的国土资源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共同划定的机制,应当成为促进两规衔接的重要工作。城市规划不是城市建设专业规划,而是在空间发展方面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关系的综合性规划。承认、尊重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这种综合职能,应当是处理多规(包括两规)关系的基本准则。永久基本农田应该科学划定。保护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任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绪红 金晓斌 郭贝贝 窦洪桥 赵新新 周寅康
现阶段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审查验收要点散见于相关政策要求和技术规程中,地方在落实基本农田方案时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等现象,在实践层面缺乏一套对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体系。论文从"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调整划定原则出发,尝试构建一套数量、质量兼顾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约束指标是以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为评价准则进行分值修正,质量控制指标是以调整划定前的现状为基准,通过对比分析后修正指标分值。而后基于约束指标和质量控制指标得分对调整划定后的方案进行评价,并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方案在数量、质量方面符合相关规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划定方案 合理性评价 龙门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乔亮亮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全面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在生态保护红线已基本完成划定的情况下,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时,遭遇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数量不明确、与城镇开发难协调、永久基本农田落地难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内外部环境变化下的耕地保护新形势,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历史进程,剖析了当前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了耕地保护优先前提下"三条控制线"统筹划定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目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是稳定耕地面积,控制建设用地无限制扩张的重要手段。[方法]文章以物-场模型为基础,将基本农田划定产生的影响理解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基本农田功能要素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影响场三要素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系统效应或功能。并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构建了包含基本农田划定适宜性、基本农田功能要素协调性以及距离系数的基本农田划定合理性评价模型。[结果]选取泽州县新一轮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其保护区划定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划分为高度合理区、中度合理区、一般合理区、较不合理区和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龙霞 刘坚容 王玉印 邢世和
以长乐市为研究区域,借助GIS技术,利用基于耕地利用等成果并依据科学指标体系评定而分级划定基本农田数据库,并与现状基本农田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方法改进划定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耕地质量优于现状基本农田.而政策驱动因素、缺少基本农田分级保护制度、可量化质量衡量指标缺失等,是造成现有基本农田划定质量不相当的原因.
关键词:
质量相当 基本农田划定 GIS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目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是稳定耕地面积,控制建设用地无限制扩张的重要手段。[方法]文章以物-场模型为基础,将基本农田划定产生的影响理解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基本农田功能要素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影响场三要素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系统效应或功能。并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构建了包含基本农田划定适宜性、基本农田功能要素协调性以及距离系数的基本农田划定合理性评价模型。[结果]选取泽州县新一轮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其保护区划定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划分为高度合理区、中度合理区、一般合理区、较不合理区和不合理区,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通过定量化分析,泽州县基本农田划定合理区域占总面积的82%,保护区划定较为合理。[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管理决策部门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为合理安排基本农田生产、生态等功能、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