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1)
- 2023(17323)
- 2022(14905)
- 2021(13859)
- 2020(11559)
- 2019(26456)
- 2018(25941)
- 2017(49867)
- 2016(27181)
- 2015(30417)
- 2014(30252)
- 2013(29891)
- 2012(27366)
- 2011(24576)
- 2010(24349)
- 2009(22134)
- 2008(21296)
- 2007(18651)
- 2006(16384)
- 2005(13941)
- 学科
- 济(112635)
- 经济(112522)
- 业(76606)
- 管理(73458)
- 企(54678)
- 企业(54678)
- 农(49951)
- 方法(49201)
- 数学(43416)
- 数学方法(42832)
- 农业(33234)
- 中国(28005)
- 业经(26799)
- 财(26337)
- 学(25771)
- 地方(25124)
- 制(19571)
- 贸(18066)
- 贸易(18055)
- 易(17510)
- 环境(17097)
- 理论(16638)
- 技术(16630)
- 务(15974)
- 和(15902)
- 财务(15899)
- 财务管理(15861)
- 发(15312)
- 企业财务(15008)
- 银(14549)
- 机构
- 学院(379631)
- 大学(378534)
- 管理(150089)
- 济(149315)
- 经济(146106)
- 理学(131302)
- 理学院(129840)
- 研究(129077)
- 管理学(127167)
- 管理学院(126516)
- 中国(95924)
- 科学(83917)
- 农(81726)
- 京(80436)
- 业大(65696)
- 所(65248)
- 财(64647)
- 农业(63371)
- 中心(60193)
- 研究所(59878)
- 江(56036)
- 财经(52296)
- 范(50424)
- 师范(49866)
- 北京(49789)
- 经(47921)
- 院(47553)
- 州(44652)
- 经济学(43784)
- 省(41281)
- 基金
- 项目(271835)
- 科学(213285)
- 基金(197002)
- 研究(195258)
- 家(174082)
- 国家(172651)
- 科学基金(147454)
- 社会(122274)
- 社会科(115537)
- 社会科学(115504)
- 省(107181)
- 基金项目(104589)
- 自然(97740)
- 自然科(95375)
- 自然科学(95349)
- 自然科学基金(93594)
- 划(90135)
- 教育(88833)
- 资助(80787)
- 编号(79808)
- 成果(62834)
- 重点(61491)
- 部(59436)
- 发(59075)
- 创(55864)
- 课题(54443)
- 科研(52519)
- 创新(52252)
- 国家社会(50468)
- 计划(50134)
- 期刊
- 济(162451)
- 经济(162451)
- 研究(105689)
- 农(79891)
- 中国(74823)
- 学报(65881)
- 科学(60277)
- 农业(54630)
- 管理(50564)
- 大学(50086)
- 财(47584)
- 学学(47543)
- 教育(40360)
- 技术(33016)
- 业经(31602)
- 融(30687)
- 金融(30687)
- 业(26338)
- 财经(23958)
- 经济研究(23857)
- 问题(22166)
- 经(20403)
- 版(20402)
- 科技(19077)
- 资源(19001)
- 业大(18609)
- 图书(18311)
- 技术经济(17971)
- 统计(17267)
- 理论(17169)
共检索到547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侯现慧 王占岐 杨俊 刘妍
研究目的:补充完善县域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方法:从耕地产能、利用条件、土壤有益元素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等4个层面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叠图法将4种评价结果进行整合,同时以优先保护产能高和土壤有益元素丰富的耕地,禁止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为原则,综合确定基本农田布局类型。研究结果:(1)云霄县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定型、基础保护型、重点整治型和不宜划入型4种类型。(2)优先划定型、基础保护型和重点整治型耕地是云霄县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同时其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并包含土壤有益元素丰富和适中的耕地638.04 hm2和8663.28 hm2,是基本农田布局的主要区域。研究结论:整合方法补充完善了县域基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霈珈 吴克宁 赵华甫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是我国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护的重要技术依托。本文以河南温县吨粮田为例,选用因素整合分析法有效整合农用地分等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探讨了整合成果在划分耕地质量监测区与监测类型中的应用思路。依据耕地自然禀赋、利用状况、经营水平、环境健康因素和名特优农产品喜嗜典型元素含量及空间分布情况,运用聚类分析法划分出自然质量分区、利用水平分区、收益水平分区和健康质量分区。基于此,运用比较判断和综合制图法,将耕地划分为5个相对同质的监测类型。研究结果表明,5个监测类型的耕地综合质量变化特征大体呈现自然质量逐渐优越,利用水平逐渐增强,收益水平逐渐提高,环境健康质量逐渐变差,评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家强 汪景宽 杨晓波 董颖 于成广
通过辽河流域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由影响土地肥力、环境健康质量的16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隶属度函数模型及累计曲线法对辽河中下游平原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及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辽河中下游平原土地质量状况较好,良好以上等级土地占研究区的89.78%,其中优质级土地占0.66%,优良级土地占63.16%,良好级占25.96%,中等级土地占10.06%,差等级土地极少,仅占0.16%。
关键词:
辽河中下游平原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 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吴学敏 何颖 于婧 于雷 姜艳 周勇
为了实现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质优、集中并重的目标,以鹤峰县为例,结合产能核算、空间聚类、景观破碎度指数等方法探讨构建了一种基本农田划定的新方法。首先基于耕地地形条件、水利设施、产能状况、建设占用可能性和规划约束构建了5个因素12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和域值型、空间扩散型的指标属性标准化方法以表征研究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然后结合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通过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鹤峰县基本农田指标确定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16...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霈珈 吴克宁 赵华甫 高硕
研究目的:有效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补充完善区域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整合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对研究区基本农田进行耕地综合质量评价。运用名特优农产品喜嗜典型元素分析法,确定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案。研究结果:温县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后不仅面积增加了37 hm2,调入的基本农田利用等、肥力、环境健康、地化综合质量都大幅提高,有益元素N、P富集区面积大幅增加59.30 hm2和185.61 hm2,有害重金属元素Pb的2—3级富集区面积大幅减少195.45 hm2。研究结论: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是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现慧 赵敏娟 刘婧鸣 张道军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探索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耕地资源保护的基本农田布局方法不仅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首要任务,更是构建土地利用开发新格局的主要内容。目前,针对基本农田布局的相关研究仍侧重于耕地的资源属性,忽视了耕地在区域生态系统中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加重。论文借鉴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分析了耕地与区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兼顾生态协调性和建设适宜性的基本农田布局方法,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布局方法不仅保证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护优质耕地的内在要求,而且突出了耕地与区域生态系统在景观尺度上的相互影响,促进了山区耕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可为今后基本农田的科学划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村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根据地理位置与山区自然禀赋,突出农作物主产区定位,划定城市周边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连片集中布局和发展。一方面,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布局和管制分区为基础,以允许建设区为依据预留城市建设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各类功能区协调衔接,合理预留近期建设用地,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又与生态保护统筹衔接,形成多样化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荆耀栋 毕如田 周淑琴 史广
研究目的:为快速准确获取基本农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集中连片信息,提出在空间数据格网化表达基础上的模糊纹理指数提取方法。研究方法:借助Super Map Objects二次开发平台,设计基本农田单要素属性信息无损格网化程序,针对100 m×100 m、200 m×200 m、400 m×400 m、800 m×800 m 4种格网尺度下的表达结果,综合分析不同尺度格网化表达的空间自相关性。在借鉴空间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分析基本农田要素空间密度分布特征,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设计模糊纹理指数算法,并且选取山西省泽州县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基本农田格网化表达结果可形成连续的空间密度表面,丰富了基本农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雪莹 邵景安 曹飞
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成效评估对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实施、政府决策等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使用访谈数据、图件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样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成效。结果表明:1)与建设前相比,农地平整状况维度中耕地连片度增加13.56%。耕地破碎度呈显著离散性,梯田化率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条件维度中道路通达度提升25%,空间离散度略微增加,有集聚效应。道路硬化率建设后分布仍呈中部高、两端低的态势。灌溉保证率和沟渠密度显著增加,空间分布均与南部产业结构、地形密切相关;农田生态环境维度植被覆盖率在建设后空间分布仍呈显著离散性。有效土层厚度明显增加,空间分布格局与道路通达性相当;多主体满意度维度农民满意度和公司企业满足度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南部鹤大台地区满意度最为明显,农民人均新增年收入建设后空间分布较为均匀。2)Ⅰ级成效区,综合成效评价最佳,4个子目标也引起了足够重视,占比为53.26%;Ⅱ级成效区的综合评价次之,4个子目标的投影值也与之匹配,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选址及建成后综合成效凸显的重点区,占比37.62%;Ⅲ级成效区的综合成效相对较差,4个子目标所得投影值也相对较低,占比为9.12%。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评价,应考虑区域独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程序,有序开展差别化评价。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绩效评价 投影寻踪模型 垫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亚华 袁源 张小林 阎红 杨苏辉 徐瑾
研究目的:结合新一轮规划修编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最新要求,研究城乡结合部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的方法。研究方法:以南通市港闸区为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因子加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选择土壤质量、实际产能、耕地趋近度、农地破碎度和连片度等因素构建基本农田布局适宜程度评价体系,依据评价单元综合得分划分适宜程度等级。研究结果:(1)港闸区基本农田布局的适宜程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较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宁启铁路和宁启高速以北的生态农业区;(2)在与相关规划协调的基础上,对照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可将宁启铁路和团结河以北集中连片的优质农地区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研究结论:该方法综合考虑耕地质量与集中连...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永忠 陈佳 王庆日 牟永铭 刘怡 施雅娟
非市场价值是基本农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本农田价值的全面认识与科学评估,有助于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建立。针对目前中国耕地和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研究中尚未引入选择试验模型的现状,论文尝试将选择试验模型引入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展开实证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农田保护的认知差异;然后运用选择试验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偏好及其可能的异质性来源;最后评估并比较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得出德清县基本农田的非市场价值。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①城乡居民对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偏好存在差异,其认知偏好受年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永秀 夏作飞 李振镛
科学布局 强化管理 优化结构──温州市保护基本农田的实践体会叶永秀,夏作飞,李振镛温州市是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全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地之一。但温州人均耕地仅0.42亩。为解决吃饭和建设用地矛盾,稳定农业基础,1989年5月温州市在全省率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慕正隆 石培基 刘春芳 郑海松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然而,2011年修订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只强调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却没有对保护区形态做出明确要求,导致保护区片块数量多,边界线长且模糊不清,无形中增大了基本农田被占用的风险。基于此,本文拟采用逐级修正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基于Moran's I指数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IS空间分析方法,以甘肃省榆中县2015年耕地为基础,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榆中县耕地质量总体是中等水平,其中高等地与中等地合计占79.76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晨 汪景宽 李红丹 李双异
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03-2012)》要求,本文以长岭县新安镇为例,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内涵及建设内容出发,构建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工程4方面1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将新安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分为基本具备条件、稍加整治和全面整治三类区域。结果表明,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的基本农田5340.97 hm2,不需进行建设,可直接予以认定;需要稍加整治和全面整治的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为6690.23 hm2和590.50 hm2,且二者具有较好的建设潜力,经整治后可达到高标准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研究内容为长岭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选址及规划设...
关键词:
高标准基本农田 评价 区域 潜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聂艳 吴西子 于婧 冯莎 周勇
研究目的:结合土地评价、景观生态和空间聚类探讨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以土地评价为理论指导,运用景观破碎度指数、空间聚类等方法,探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过程。研究结果:构建了4个因素11个因子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特性按离散型、域值型、空间扩散型分别确定指标属性的归一化方法,用于表征鹤峰县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借助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基本农田指标,确定鹤峰县入选基本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