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01)
2023(23881)
2022(20270)
2021(18780)
2020(15784)
2019(36199)
2018(35782)
2017(67168)
2016(37024)
2015(41769)
2014(41849)
2013(41341)
2012(38285)
2011(34829)
2010(34972)
2009(32374)
2008(32146)
2007(28559)
2006(25209)
2005(22800)
作者
(111507)
(93143)
(92478)
(87994)
(59056)
(44805)
(42067)
(36452)
(35364)
(33409)
(31709)
(31443)
(29751)
(29473)
(28906)
(28799)
(28062)
(27623)
(26778)
(26694)
(23323)
(23011)
(22715)
(21118)
(20951)
(20711)
(20693)
(20664)
(18894)
(18554)
学科
(152901)
经济(152738)
管理(104477)
(98992)
(80437)
企业(80437)
方法(65356)
数学(56053)
数学方法(55334)
中国(44768)
(42650)
(37336)
(36046)
业经(34568)
地方(33637)
(29276)
贸易(29259)
农业(28582)
(28394)
(28370)
环境(25987)
理论(25330)
(24441)
银行(24344)
(23958)
(23517)
金融(23513)
(23322)
技术(23180)
(23021)
机构
大学(537149)
学院(534547)
(213013)
经济(208370)
管理(200726)
研究(189511)
理学(172925)
理学院(170824)
管理学(167517)
管理学院(166560)
中国(141508)
科学(120981)
(116477)
(98738)
(98353)
(96789)
研究所(89937)
中心(84977)
业大(84957)
(79902)
农业(77846)
财经(77224)
北京(73909)
(72353)
师范(71517)
(70199)
(68384)
经济学(64571)
(64484)
经济学院(58148)
基金
项目(361217)
科学(281314)
基金(259979)
研究(256448)
(230592)
国家(228680)
科学基金(193359)
社会(160750)
社会科(152152)
社会科学(152111)
(141210)
基金项目(136911)
自然(127514)
自然科(124504)
自然科学(124464)
自然科学基金(122195)
(120215)
教育(118161)
资助(107639)
编号(103114)
成果(84536)
重点(82348)
(79125)
(78530)
(74104)
课题(72684)
科研(69649)
创新(69348)
计划(67467)
国家社会(66365)
期刊
(236072)
经济(236072)
研究(155890)
中国(106836)
学报(95399)
(90321)
科学(83988)
(73937)
管理(73276)
大学(70634)
学学(66542)
农业(61696)
教育(60327)
(46665)
金融(46665)
技术(45372)
业经(38687)
经济研究(38061)
财经(37778)
(32996)
(32529)
问题(31940)
图书(28044)
(27371)
科技(26121)
技术经济(25287)
(25198)
业大(24338)
资源(24247)
统计(23730)
共检索到795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慧宗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速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反差增大。基于产权制度的研究视角,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的确立不仅能成为促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关系转变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然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产权制度无法脱离既有的现实基础,因此有必要在考量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施加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河东  
以中国18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城市化及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指数,并建立耦合评价模型,计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并且地区差距明显,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昌平  陈洁  王力峰  朱玉鑫  
城市化进程促使民族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而作为支撑的基础——生态环境,却有可能面临退化。文章以广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探讨民族地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发现广西城市化与生态协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红  万鲁河  周嘉  
通过诠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内涵、形式以及特征,提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以东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是在产业、规划、社会、政策等多种调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协调发展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新杰  薛东前  
以西安市1996~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面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获得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结合动态和静态协调指数构建了15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协调与基本协调发展模式为主,总体经历了城市化滞后型弱势不协调发展模式到城市化滞后型强势基本协调发展模式再到城市化超前型强势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基本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但也应注意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不仅表现出各自不同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曦  
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是科学、合理地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构建了以经济指标、公共服务指标和环境指标为核心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化质量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地区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协调程度,探求城市化质量和水平非协调发展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城市化合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冬勤  卢新卫  
本文针对咸阳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定量分析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静态、动态协调发展程度。结果显示:1990—2004年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但发展状况并不均衡,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并不是总处在协调发展之中的。因此,在今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以达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咸阳市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素波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黑龙江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黑龙江省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2011年经历了急剧下降,其他年份生态环境质量是不断向好的,两系统的耦合度除了在2009~2010年处于中耦合水平,其他年份处于极强耦合状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向好,2016年开始进入高级协调发展阶段。(2)黑龙江省12个地市整体从中城市化区转向偏高城市化区,高城市化地区在减少,偏高城市化区在增加,低城市化区开始显现,除哈尔滨市是劣生态环境区外,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是不断提高的。(3)黑龙江省12个地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涉及中度失调、濒临失调和中度协调发展三种类型,并且除伊春市、鹤岗市和鸡西市以外,其他9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是不断向好的。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赵旭  吴孟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函数判断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发现:总体上,我国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勉强的调和解阶段,但如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其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状况有恶化的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晶  金晶  吴泗宗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为了总结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以珠海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法综合评价珠海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水平。其次,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含义和规律,引入动态耦合模型,探讨复合系统耦合度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6—2011年,珠海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水平显著提高;耦合度的变化呈现出先大后小、再变大的"U"型形状,依据其变化特点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最后,通过分析耦合度变化的原因,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宏  周应恒  
对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的的定量研究显示,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废水排放的耦合曲线呈"U+倒U"型,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现出"U"的右半部分,提示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大,并没出现典型的倒"U"型曲线。应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判断,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多数属于城市化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型,是一种较低水平的耦合协调层次。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云南省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姬志恒  张彦  
为了解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状态及其成因,基于2006—2020年省域数据,利用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地理探测器考察了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乡发展协调度持续增长且内部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区域间差异构成全域内部差异最主要来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随时间推移均具有缩小趋势;各地区城乡发展协调度的离散程度均趋于下降但存在不同分化态势;城乡发展协调度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程度、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强度等因素相关,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大于单个因素的影响力并存在时变特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因地因业制宜优化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构建城乡发展共同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静  李雪铭  
以大连市为例,基于协同学系统分析思路,深入分析城市化系统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间交互胁迫的作用机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大连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化评判。结果表明,大连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自1999年以后持续并显著呈现低度协调化发展趋势,协调程度由1999年的"优质协调"下降至2005年的"濒临失调"的危险程度。对此,本文针对大连高城市化发展水平、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却出现了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低度协调化发展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海江  景元书  刘杰  
城市化、城市气候及城市人居环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近年来由城市化引起的城市增温效应使城市的人居环境状况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在热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根据南京市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该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的方法进行加权求和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在给出各指标标准值的前提下对该市1998~2006年的协调发展度及其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6年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度均为中度协调;但从协调发展亚型来看,2001年以前一直维持城市化滞后型,但从2001年开始转为人居环境滞后型,说明人居环境建设面临很大考验。为促进南京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童彦  
本文建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利用熵变方程建模,对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交互促进,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具有空间的不平衡性和动态波动性,从空间看,协调发展区域自西北到东南呈带状分布,不协调发展区域分布在其两翼;随时间推移,西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和协调区域呈不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