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6)
- 2023(15671)
- 2022(13569)
- 2021(12730)
- 2020(10496)
- 2019(24315)
- 2018(23990)
- 2017(46189)
- 2016(25003)
- 2015(28102)
- 2014(27968)
- 2013(26870)
- 2012(24582)
- 2011(21922)
- 2010(21696)
- 2009(19558)
- 2008(18849)
- 2007(16124)
- 2006(13889)
- 2005(11918)
- 学科
- 济(96046)
- 经济(95917)
- 管理(72571)
- 业(67812)
- 企(57833)
- 企业(57833)
- 方法(46387)
- 数学(39797)
- 数学方法(39239)
- 农(25976)
- 财(25379)
- 中国(24793)
- 学(22442)
- 业经(21842)
- 理论(18557)
- 制(18547)
- 地方(17915)
- 农业(16927)
- 务(16152)
- 财务(16070)
- 财务管理(16035)
- 贸(15997)
- 贸易(15992)
- 和(15896)
- 技术(15794)
- 易(15512)
- 企业财务(15231)
- 环境(14974)
- 体(14453)
- 银(14108)
- 机构
- 大学(348400)
- 学院(345515)
- 管理(139121)
- 济(134294)
- 经济(131374)
- 理学(121600)
- 理学院(120277)
- 管理学(118023)
- 管理学院(117398)
- 研究(112570)
- 中国(81374)
- 京(73259)
- 科学(70599)
- 财(61649)
- 农(55033)
- 所(54847)
- 业大(52795)
- 中心(51262)
- 研究所(50471)
- 财经(50285)
- 江(48581)
- 范(46194)
- 经(45963)
- 师范(45708)
- 北京(45437)
- 农业(43080)
- 院(41716)
- 经济学(40450)
- 州(39398)
- 财经大学(37860)
- 基金
- 项目(246155)
- 科学(193646)
- 研究(180169)
- 基金(178786)
- 家(156589)
- 国家(155056)
- 科学基金(133314)
- 社会(112975)
- 社会科(106856)
- 社会科学(106826)
- 省(95856)
- 基金项目(94875)
- 自然(87068)
- 自然科(85013)
- 自然科学(84988)
- 教育(83507)
- 自然科学基金(83437)
- 划(80870)
- 编号(73653)
- 资助(72973)
- 成果(59379)
- 重点(54868)
- 部(54225)
- 发(51421)
- 创(51328)
- 课题(50330)
- 创新(47844)
- 科研(47179)
- 教育部(46749)
- 国家社会(46454)
- 期刊
- 济(141494)
- 经济(141494)
- 研究(97998)
- 中国(61743)
- 学报(57266)
- 科学(51619)
- 管理(50367)
- 农(49730)
- 财(47251)
- 大学(43880)
- 学学(41293)
- 教育(41160)
- 农业(34598)
- 技术(30633)
- 融(24650)
- 金融(24650)
- 财经(24353)
- 业经(23594)
- 经济研究(22305)
- 经(20786)
- 问题(18449)
- 图书(18370)
- 业(17237)
- 版(17130)
- 科技(17094)
- 理论(16233)
- 技术经济(15594)
- 实践(14900)
- 践(14900)
- 现代(14828)
共检索到487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菲菲 王化起 何云梦
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播,国家公园的概念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该如何建设既符合国际规范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目前存在许多困惑和争论。我国国家公园应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国家公园涉及区域广、产品复杂、资源类型多样,我们是否遵循同一治理理念和模式?我国国家公园的治理主体、原则和目标是什么?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基于产权理论,将国家公园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三类,据此建立政府主导治理、公众参与协商治理、特许经营市场化治理的国家公园治理体系。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公园治理 产权理论 特许经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兰伟 陈兴 钟晨
国家公园是国际上通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有效制度与形式,也是开展相关科研与科普工作并为国民提供游憩机会的重要场所。国家公园建设涉及发展理念、功能定位与功能分区、管理体制与管理原则、法律体系和资源权属等重要理论层面及特许经营制度、收支与门票管理,以及志愿者、社区参与等关键问题。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对国家公园理论体系及我国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为我国生态文明战略指引下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理论体系 制度建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薛芮 阎景娟 魏玲玲
国家公园的游憩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允许访客进入国家公园的特定区域开展游憩活动。对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需要以中国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总结国内相关研究进展、梳理国外理论技术体系可知:中国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包括生态环境问题,游憩产品、游憩服务和游憩管理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问题等,因此需要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框架可从认识论维度与方法论维度来构建:在认识论维度上,是由主体到认知再到行为层面的立体结构;在方法论维度上,则是游憩利用与生态保育、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三者之间的联动发展体系。图2表2参30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游憩 旅游管理 生态文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费宝仓
近来,关于风景名胜和历史性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保护资金和私人企业对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可行性而展开,笔者认为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管理体制。为此,笔者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组织管理、法治和资金来源三个角度对我国国家重要自然与历史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旅游资源 管理体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君帜 唐小平
在研究国家公园体制顶层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国家公园保护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提出建立以统一分级管理、国家评估设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严格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监管、社区共建共管、全民参与共享、资金投入保障等8个关键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框架。经梳理国内研究进展和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验成果,初步明确各项制度的基本要点和关键任务,分析目前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相应建议,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尚慧 姜嫄 王泰棋 黄梅 谢晶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和完善国家公园人才保障体系,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国家公园人才队伍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威胁(T)进行系统分析,并对SO、WO、ST、WT组合进行战略分析,利用调研数据进行验证以克服SWOT分析法主观性较强的不足。研究发现:(1)人才结构性短缺。高层次技术人才匮乏,影响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效能;执法人员不能满足国家公园严格执法需要,制约了执法适时性和合规性。(2)人才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45岁以上占比54%,比林草系统平均占比高4%。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0%,比林草系统平均占比低2%。(3)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供给侧高等院校未开设国家公园管理等专业,开设的相关度较高专业每年仅有400多名毕业生。(4)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国家公园存在编制、户籍等管理体制瓶颈,考核、待遇等激励机制创新不够,体制机制是需求侧引进人才的刚性制约因素。通过主客观分析验证得出的结论,对于构建国家公园人才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和政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提出政策启示:盘活国家公园存量人才,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其发挥最大效能;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刚性招才和柔性引才有机结合,形成人才良性更新机制;强化与涉林草院校协作,协同培养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人才 保障体系 SWOT分析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平 张云毅 梁兵宽 宋天宇 陈君帜
规划体系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必不可少的政策工具之一,应作为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根据我国国情和管理需求,结合国内外经验,将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设计为2个序列和4个层级,一个序列是宏观层面,包括国家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这是国家公园战略的顶层设计;另一个序列是实体国家公园层面,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管理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组成。各层级规划的作用同等重要。通过论述各层级规划的作用、目标、任务和有机联系,提出了应考虑的核心因素和编写要点,应将规划作为国家公园适应性管理的核心环节。基于以上结论,为提高国家公园的管理水平提出了管理意见,以使我国的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有章可循。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规划体系 适应性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郝志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这是新常态下我国立足当前遗产保护与发展实践,同时又着眼未来的重要战略部署。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体制能够彻底解决我国遗产管理中条块分割、公地悲剧和"九龙治水"的困境,进而更好地彰显遗产的生态、教育、科研和游憩功能,促进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向
中央垂直管理型的国家公园系统是西方发达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安排,本研究选取加拿大BPNP/FFNMP为研究案例,引入管治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详细探讨了公园咨询委员会(PAC)这种非政府组织共管国家公园的模式。结果表明PAC管治模式能够实现管治的核心理念——相关利益单位的互动和达成共识,主要结论包括:(1)PAC模式的特性是具有克服集体利己主义的合作型模式管治模式;(2)PAC模式是具有内外部有效性的管治模式。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是属地管理型系统,在借鉴PAC模式时应该主要吸收不同层次和不同利益诉求的NGO
关键词:
国家公园 PAC 管治 NGO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睿 钟林生 刘家明 唐承财 孙雷刚
中国保护地体系庞杂类型丰富,存在保护对象交叉、管理主体多头、功能定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理顺保护地体系是协调好保护与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国家公园是一种承担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双重任务,能够有效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的保护地类型。基于国家公园内涵与功能定位的梳理,本文认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体系中的II类国家公园是对全球国家公园较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将IUCN界定的国家公园入选条件归纳为面积适宜性、资源代表性、人类影响度和功能全面性,以此作为构建中国国家公园的基本标准。以中国自然保护区为例,逐条按照构建标准筛选出了55处面积不小于1 000hm2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国家公园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艳滨 杨桂华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艳滨 杨桂华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艳滨 杨桂华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霞 余荣卓 罗春玉 王光玉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是当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教育基本要素、游客感知评价,提出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框架。运用语义差异法,以自然资源基础、人员素质、标识系统和自然教育媒介4个因素作为基准,确定与准则层对应的12个指标,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游客感知评分表,运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游客感知量化进行分析研究。并建议未来体系构建中要挖掘自然本底资源、推广特色自然教育项目,完善自然解说系统、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育人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庆江 赵敏燕 唐甜甜 王丹 陈武强
以实质性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功能建设为目标,构建了由前提要素、机会类型、实现途径组成的国家公园生态体验机会谱系(NPEEOS),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公众生态体验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总体意向为:教育型>运动型>生活型>养生型,自然教育、环境解说、科普小品等体验项目对公众吸引力度最大,康复养生体验和保健养生体验对公众吸引力度最小;通过群组差异性分析,性别、年龄、公众信息渠道及感兴趣内容对公众生态体验意向有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体验的体验意向强,年龄越小体验意向越强,欲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更多体验内容感兴趣的公众,则生态体验意向越强。研究结论可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构建高品质和多样化的生态体验产品体系提供科学指导和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