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6)
- 2023(15259)
- 2022(12965)
- 2021(12208)
- 2020(10043)
- 2019(23176)
- 2018(23045)
- 2017(44950)
- 2016(24086)
- 2015(27124)
- 2014(26923)
- 2013(26440)
- 2012(23973)
- 2011(21495)
- 2010(21110)
- 2009(19174)
- 2008(18173)
- 2007(15785)
- 2006(13677)
- 2005(11353)
- 学科
- 济(99451)
- 经济(99347)
- 业(72296)
- 管理(65401)
- 农(51160)
- 企(50782)
- 企业(50782)
- 方法(44901)
- 数学(39825)
- 数学方法(39298)
- 农业(34008)
- 业经(26955)
- 中国(23842)
- 财(22605)
- 地方(20165)
- 学(19773)
- 制(17514)
- 贸(16441)
- 贸易(16436)
- 技术(16138)
- 易(16012)
- 环境(15048)
- 理论(14483)
- 发(14409)
- 务(14161)
- 财务(14091)
- 财务管理(14061)
- 和(13829)
- 策(13430)
- 企业财务(13320)
- 机构
- 学院(336199)
- 大学(332364)
- 管理(137411)
- 济(133904)
- 经济(131155)
- 理学(120897)
- 理学院(119642)
- 管理学(117484)
- 管理学院(116882)
- 研究(108183)
- 中国(80572)
- 农(70506)
- 京(68911)
- 科学(68676)
- 业大(57012)
- 财(56539)
- 农业(53972)
- 所(52861)
- 中心(50935)
- 研究所(48702)
- 江(47188)
- 财经(46555)
- 范(43765)
- 师范(43384)
- 经(42753)
- 北京(42223)
- 院(39182)
- 经济学(39016)
- 州(38269)
- 经济管理(37906)
- 基金
- 项目(242040)
- 科学(191000)
- 研究(177794)
- 基金(176231)
- 家(153357)
- 国家(152040)
- 科学基金(131584)
- 社会(112070)
- 社会科(105872)
- 社会科学(105843)
- 省(95230)
- 基金项目(94753)
- 自然(85876)
- 自然科(83846)
- 自然科学(83828)
- 自然科学基金(82297)
- 教育(80243)
- 划(79170)
- 编号(73914)
- 资助(71030)
- 成果(57309)
- 重点(53693)
- 部(53258)
- 发(52153)
- 创(50371)
- 课题(48847)
- 创新(46967)
- 科研(46373)
- 国家社会(46046)
- 教育部(45334)
- 期刊
- 济(143869)
- 经济(143869)
- 研究(90929)
- 农(71849)
- 中国(59027)
- 学报(54104)
- 科学(50638)
- 农业(49250)
- 管理(45088)
- 大学(42149)
- 财(40932)
- 学学(40172)
- 教育(33138)
- 业经(30276)
- 技术(29377)
- 融(27142)
- 金融(27142)
- 业(22559)
- 财经(21227)
- 经济研究(20579)
- 问题(20215)
- 经(18033)
- 版(17961)
- 科技(16869)
- 资源(16721)
- 技术经济(16054)
- 图书(15768)
- 理论(15643)
- 业大(15513)
- 农业经济(15135)
共检索到467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九兴 王艳
农村宅基地转型不仅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城乡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社会经济状况和区域邻接性将安徽省分为合肥—铜陵、安庆—黄山、六安—淮北、阜阳—宿州四个区段,采用横向对比研究的方法对各区段2000—2013年土地与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各区段农村宅基地转型趋势。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区段农村宅基地占城镇村建设用地的比例逐年不断降低,各区段所对应的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与各区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未来要促进农村宅基转型过程,推动城乡友好发展,建立宅基地使用的激励约束政策,实施农村宅基地差别化分区管理,给予充足的财政支持,最终实现宅基地市场化配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金龙 刘彦随 陈江龙
农村宅基地转型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关于宅基地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模结构等显性形态方面,对隐性转型的研究仍较欠缺。以乡村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为例,通过对正常使用、空置、废弃等不同利用状态宅基地空间分异规律的刻画,探索其功能转型的一般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宅基地空置与废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房子不用来住"的问题在农村地区同样存在,而且在不同代际和空间区位上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状态有所差异。具体地,1980年以前的老宅基地从距离城镇较远和较近的"两端"开始,其空废比率向中间地带递减;随着市场化和城镇化水平提升,1980—2000年的中龄宅基地空废比率呈现由近郊向外递减的趋势,城镇化影响下的距离衰减规律明显。近年来,伴随农村宅基地财产/资产属性的逐步显现,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状态与空间区位之间的关联关系弱化。2010年以后新宅基地的空置率出现反弹,尤其靠近城镇的农村地区"囤地"现象严重,发端于城镇地区的"地产霸权"正在向乡村地区蔓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明发 严金明 陈昊
为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防范流转风险提供指导,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全面梳理现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及其风险研究文献,在引进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宅基地管制模型分析框架,得出宅基地流转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潜力释放的现实理性选择,但需要加强其风险管理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据风险是否可控,产生是否放开(限制)宅基地流转的不同观点;不同的宅基地流转模式蕴藏了不同的风险;农户的风险意识大小决定了流转的意愿强弱;宅基地流转的风险管理应与宅基地价值及其对农户的重要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 风险管理 供求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明发 严金明 陈昊
为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防范流转风险提供指导,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全面梳理现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及其风险研究文献,在引进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宅基地管制模型分析框架,得出宅基地流转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潜力释放的现实理性选择,但需要加强其风险管理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据风险是否可控,产生是否放开(限制)宅基地流转的不同观点;不同的宅基地流转模式蕴藏了不同的风险;农户的风险意识大小决定了流转的意愿强弱;宅基地流转的风险管理应与宅基地价值及其对农户的重要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 风险管理 供求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明发 严金明 陈昊
为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防范流转风险提供指导,采用文献综合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全面梳理现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及其风险研究文献,在引进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宅基地管制模型分析框架,得出宅基地流转是实现存量建设用地潜力释放的现实理性选择,但需要加强其风险管理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据风险是否可控,产生是否放开(限制)宅基地流转的不同观点;不同的宅基地流转模式蕴藏了不同的风险;农户的风险意识大小决定了流转的意愿强弱;宅基地流转的风险管理应与宅基地价值及其对农户的重要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文章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应加强对宅基地流转风险模式的经验总结,强化不同流转模式下的社会风险评估研究,重点关注基于农户权益保障的宅基地流转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研究。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 风险管理 供求理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强
在我国广大农村,宅基地利用粗放的现象一直较为严重——“一户多宅”,用地大大超过规定标准,农民居住环境脏、乱、差。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5亿亩,用地规模十分庞大。另据调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13平方公里的土地只剩1平方公里可用,而这1平方公里土地上需安置农民建房的就占了近65%。怎样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都是农民的财产。在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的过程中,就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应根据不同情况,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实事求是地提出整治的办法来。陈正强同志的这篇文章,对开展农村宅基整治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基伟 徐小峰 章晓曼
2018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围绕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占有、使用、收益的不同权益种类,各地开展了一些实践探索。基于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实践,对宅基地多元利用的模式进行分析,很有必要。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多元利用的主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超 谭峻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宅基地功能演变历史,理清宅基地三大功能演变趋势,即政治稳定功能保持不变,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削弱,经济财产功能日益凸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参考上述宅基地功能演变路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保持政治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宅基地制度设计;加快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激活农民手中土地财产。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宅基地功能 宅基地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静
加快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满足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需求,是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农村宅基地闲置与转型再利用的既有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宅基地闲置的概念内涵、现状与成因,明晰了闲置宅基地转型的现实需要与转型方向。当前,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主要包含“占而不用”和“建而不住”两种情况,闲置的成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宅基地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缺位、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及家庭结构的改变等。未来应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基于宅基地闲置类型区别探讨制定闲置宅基地量化指标体系,宏观上把握闲置宅基地的形成机制、变迁逻辑等基本规律,聚焦闲置宅基地整治及土地优化调控途径,为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静
加快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满足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需求,是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农村宅基地闲置与转型再利用的既有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宅基地闲置的概念内涵、现状与成因,明晰了闲置宅基地转型的现实需要与转型方向。当前,农村宅基地的闲置主要包含“占而不用”和“建而不住”两种情况,闲置的成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宅基地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缺位、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及家庭结构的改变等。未来应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基于宅基地闲置类型区别探讨制定闲置宅基地量化指标体系,宏观上把握闲置宅基地的形成机制、变迁逻辑等基本规律,聚焦闲置宅基地整治及土地优化调控途径,为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爱凤 周卓艺 王阳
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模糊函数,对浙江省义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后的农民福利变化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民福利总模糊综合指数为0.568,农民经济状况模糊综合指数为0.542,居住水平为0.589,社区环境为0.632,社会保障为0.527,政治参与为0.570。研究结果显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后农民福利水平总体得到提升;宅基地制度改革改善了农民的社区环境和居住条件,但并没有显著改善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状况;宅基地制度改革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收入,也降低了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险的获得感。政策含义为,宅基地制度改革须坚持“农民生活质量不下降”“先立后破”的原则;改革推进的着力点分别是促进非农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丰富社区建设,通过着力点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全方位提升农民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晓园
文章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在宅基地制度立法方面已经相对完善,如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发布、下达的若干规定与意见都对宅基地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以切实保证农民利益。但同时也发现存在着布局散;多数村庄无用地规划,有规划的一般都起点高、标准高,不符合实际情况现象严重;一户拥有多处住宅现象普遍存在,宅基地私下交易市场活跃的使用现状。宅基地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宅基地闲置多、宅基地浪费大、所有权形同虚设、使用人群变化大、功能变化大、存在买卖行为、对违法宅基地的拆除措施难以落实等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宅基地改革,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实施,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改革 使用权登记 流转 试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浩 刘旦
目前,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我国的宅基地流转制度,对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本文搭建了一个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民私有制下自由流转到计划经济下的限制流转、改革开放初期的宽松流转,再到当前的限制流转四个阶段。这其中公有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弱势松散的农民群体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起推动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被不断弱化,农民逐渐沦为最大利益受损者。虽然目前存在制度外收益的诱惑,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的巩固、制度变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群体的势弱,使农村宅基地依然面临流转限制的制度锁定困境。未来较为可行的农村宅基地变迁路径为中央政府推动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形成改革共识,建立代表农民权益的经济组织,给予地方政府利益补偿,严控流转风险。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制度 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忠国 卓跃飞 吴次芳 李冠
通过文献调查法和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和检视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的源起及演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发现研究空白及探寻新的科学问题提供基础。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研究可划分为综合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其中,综合性研究包括宅基地制度变迁和产权制度两个子领域。专题性研究包括宅基地取得、流转、抵押、退出、置换等五个子领域。目前阶段,研究资源过度集中于宅基地的产权制度和宅基地的流转、退出、置换等领域,宅基地的制度变迁和宅基地的取得、抵押等领域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宅基地 文献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