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7)
2023(19161)
2022(16343)
2021(15582)
2020(12795)
2019(29775)
2018(29725)
2017(57217)
2016(30901)
2015(34839)
2014(34960)
2013(33774)
2012(30882)
2011(27694)
2010(28086)
2009(25853)
2008(24440)
2007(20908)
2006(18627)
2005(16355)
作者
(84903)
(70611)
(69763)
(66894)
(45075)
(33781)
(32144)
(27415)
(26988)
(25208)
(24129)
(23651)
(22376)
(22247)
(22010)
(21682)
(20876)
(20749)
(20276)
(20170)
(17453)
(17243)
(17065)
(16232)
(15860)
(15771)
(15561)
(15541)
(14235)
(13756)
学科
(117455)
经济(117318)
管理(87567)
(83121)
(69916)
企业(69916)
方法(53680)
数学(47181)
数学方法(46321)
中国(36665)
(33222)
(33218)
(29215)
金融(29211)
(28451)
银行(28415)
业经(27563)
(27305)
(26599)
地方(26495)
(23005)
农业(22131)
理论(22093)
(20839)
贸易(20823)
(20745)
财务(20656)
财务管理(20608)
(20212)
企业财务(19505)
机构
学院(420440)
大学(418552)
管理(165627)
(165378)
经济(161525)
理学(142974)
理学院(141388)
管理学(138583)
研究(138081)
管理学院(137805)
中国(108865)
(88653)
科学(83788)
(79702)
(67534)
中心(65118)
(63982)
(62585)
财经(62584)
研究所(61270)
业大(59975)
(57461)
师范(56978)
(56836)
北京(56154)
(52412)
(50988)
农业(49592)
经济学(49389)
财经大学(46492)
基金
项目(285291)
科学(224513)
研究(212499)
基金(205052)
(177090)
国家(175560)
科学基金(152086)
社会(131770)
社会科(124849)
社会科学(124817)
(112101)
基金项目(108204)
教育(99883)
自然(98821)
自然科(96499)
自然科学(96477)
自然科学基金(94683)
(94249)
编号(88722)
资助(85495)
成果(72280)
重点(63711)
(62879)
课题(61530)
(60823)
(59289)
创新(55205)
教育部(54459)
项目编号(54298)
大学(54152)
期刊
(180006)
经济(180006)
研究(127659)
中国(84651)
(61531)
管理(61397)
学报(61250)
(57590)
科学(57134)
教育(56165)
(48809)
金融(48809)
大学(47914)
学学(44586)
技术(40352)
农业(39153)
业经(29987)
财经(29790)
经济研究(28672)
(25464)
问题(23070)
图书(21669)
(20143)
理论(20113)
技术经济(19617)
科技(19520)
统计(18935)
(18772)
现代(18637)
实践(18387)
共检索到627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昀怿  
文章基于“会展策划”课程的流程导向性、实践性、变化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指出“会展策划”课程存在过于偏重理论教学、产教融合深度不够、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研究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会展策划”课程改革模式,提出了“会展策划”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旨在推动“会展策划”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良好对接,助力会展策划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爱平  许晓宇  
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面临的诸如地方政府主导作用的缺失,尤其是企业参与程度低的问题。从校企双方的诉求出发,以数字媒体专业为例,以课程产教融合为载体,探索在现有机制下,细化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运行深度融合的高职育人模式。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主动参与程度明显改变,专业师资有效提升、专业资源库日趋完善,学生的技能水平稳步提升,就业质量更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束超超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逐步走向深化阶段。文章以常州工学院为例,通过分析该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得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开展切合自身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改革实践表明任何盲目跟风、不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改革最终是不会成功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孟祥斌  
在新文科教育战略实施背景下,以常州工学院为例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文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的思路及要求,针对本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策略、办学思路、专业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建构、实践的具体措施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为其他同类型院校培养艺工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凌霞  肖圣飞  
在中国会展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会展教育行业异军突起,成为职业教育中的一匹黑马。但是,目前的现实问题是:我国会展相关的高等教育体系尚未完善;与会展企业的人才需求尚未达到无缝对接的理想状态;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经验匮乏、应届毕业生不能进入行业或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等等。文章着重分析笔者所在的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高职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会展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尝试建立起一种更加适应地方经济会展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文杰  秦登峰  
产教融合的定向班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实现共赢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招商班为例,分析了产教融合机制下实施定向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阐述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框架,分别从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实践教学模式四个方面给出了定向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朱涟漪  
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参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模式、课程标准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双主体推行党建共建、平台共创、课程共研、师资共用、过程共管、发展共赢等合作方式,为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军  王海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政产企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最为核心而有效的途径。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在明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培养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以及健全人才培养运行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学院应用型内涵建设逐渐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校地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较为显著。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江  戎林海  
文章以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常州工学院为例,从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出发,基于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讨研究地方性本科院校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其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8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常州职业大学。198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常州工学院。2003年,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筹)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学院。历经4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综合性较强的多科性地方高等学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管丹  黄一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的瓶颈之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和协同实训平台,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明  
产业学院作为我国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在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产业学院,形成了"学校—企业型""学校—协会型""政—校—行—企多主体型"等治理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国应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产业学院的法律性质与地位,从制度层面上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及科学的治理架构,从机制层面上建立适当让渡企业利益的退出机制,从经济层面上明确产业学院产权划分,从文化层面上推动校企文化融合,提升产业学院治理效能,探索能够实现"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治理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曲韵笙  翟崑  
在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针对我国校企合作专业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构建适宜本校实际的课程改革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校企合作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伟平  
中山职院基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本校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与专业镇(区)政府、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在专业镇(区)产业园区创建多所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镇校企行"多元投资体制,构建镇校企行协同育人机制(包括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推、共同创新机制)。这种新型合作办学模式是提高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的有益尝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静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常州工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在与薛家镇党委党建联盟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党委统筹部署,地方政府扎实推进,企业、社区、乡村、大学生广泛参与,学院团委着力实施的社会实践协同育人体系。探讨了党建联盟建设视角下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并从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优化实践育人队伍、加大保障机制、增强社会实践创新性5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