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1)
- 2023(15800)
- 2022(13818)
- 2021(12933)
- 2020(10723)
- 2019(24703)
- 2018(24279)
- 2017(47299)
- 2016(25632)
- 2015(28652)
- 2014(28359)
- 2013(27609)
- 2012(25341)
- 2011(22650)
- 2010(22512)
- 2009(20282)
- 2008(19605)
- 2007(16960)
- 2006(14719)
- 2005(12612)
- 学科
- 济(98962)
- 经济(98857)
- 管理(77539)
- 业(74241)
- 企(61843)
- 企业(61843)
- 方法(47562)
- 数学(41419)
- 数学方法(40847)
- 农(29836)
- 财(26871)
- 中国(25428)
- 业经(22658)
- 贸(20261)
- 贸易(20250)
- 地方(20096)
- 易(19746)
- 学(19387)
- 农业(18798)
- 务(17628)
- 财务(17550)
- 财务管理(17516)
- 制(17432)
- 理论(16871)
- 企业财务(16620)
- 技术(16498)
- 策(16023)
- 和(15669)
- 环境(15560)
- 划(15030)
- 机构
- 学院(355696)
- 大学(354483)
- 管理(146940)
- 济(142965)
- 经济(139936)
- 理学(128444)
- 理学院(127132)
- 管理学(124964)
- 管理学院(124306)
- 研究(114078)
- 中国(84171)
- 京(73819)
- 科学(69499)
- 财(65013)
- 农(55662)
- 所(55016)
- 中心(52960)
- 业大(52837)
- 财经(52697)
- 江(50651)
- 研究所(50249)
- 经(48085)
- 范(46030)
- 北京(45959)
- 师范(45629)
- 农业(43513)
- 院(42344)
- 经济学(41815)
- 州(41189)
- 财经大学(39351)
- 基金
- 项目(248950)
- 科学(196606)
- 研究(183644)
- 基金(181060)
- 家(156861)
- 国家(155556)
- 科学基金(135024)
- 社会(115349)
- 社会科(109395)
- 社会科学(109365)
- 省(96803)
- 基金项目(96091)
- 自然(88389)
- 自然科(86350)
- 自然科学(86331)
- 教育(84988)
- 自然科学基金(84777)
- 划(81298)
- 编号(75823)
- 资助(74672)
- 成果(60371)
- 部(55347)
- 重点(55111)
- 发(52906)
- 创(51841)
- 课题(51223)
- 创新(48239)
- 教育部(47766)
- 科研(47467)
- 国家社会(47016)
- 期刊
- 济(150595)
- 经济(150595)
- 研究(101770)
- 中国(61431)
- 管理(53561)
- 学报(52636)
- 农(50021)
- 科学(49512)
- 财(48653)
- 大学(40928)
- 教育(39479)
- 学学(38548)
- 农业(35082)
- 技术(31998)
- 融(29038)
- 金融(29038)
- 业经(26416)
- 财经(24722)
- 经济研究(23974)
- 经(21034)
- 问题(19757)
- 业(18027)
- 图书(17978)
- 理论(17222)
- 技术经济(17197)
- 科技(16786)
- 现代(16048)
- 商业(15898)
- 实践(15881)
- 践(15881)
共检索到504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义国 马志勇
本文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垄断厂商为构建进入壁垒在选择产品质量方面所采取的策略性行为。通过采用一个扩展式博弈,分析了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的质量选择行为所形成的各种产品质量组合及其支付。研究发现,在位者可以通过一部分研发投资,抢先承诺提供多档次质量的产品,填补消费者的需求空间,减少潜在进入者的期望收益,使其做出不进入的决定。所以,在位者在产品质量方面的策略性行为就构成了进入壁垒。
关键词:
进入壁垒 策略性行为 纵向差异 质量承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干春晖 姚瑜琳
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焦点是策略性行为,本文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面系统梳理和评述了西方策略性行为理论前沿,旨在为研究企业的竞争行为提供有效工具,深化对复杂交易现象背后的动机和福利效果的理解,同时也为政府制定保护竞争、促进竞争的公共政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策略性行为 产业组织 竞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慧爽
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和绩效水平往往要受到行业进入条件和容易程度的影响。对于进入者而言,制约进入的根本技术因素是最低质量标准。在差异化产品市场中,无最低质量标准的限制且进入成本较小时,进入者无论是以高质量进入还是以低质量进入,所获得的利润是一样的,而在内生最低质量标准限制情况下,在位者和进入者达成竞争均衡时的利润有很大的差异,最低质量标准改变了在位者和进入者的质量选择,在位者是高质量产品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小于在位者是低质量产品企业时所获得的利润,因此,如果在位者能够自由选择质量,在位者有可能选择生产低质量产品,进
关键词:
质量标准 进入阻止 产品质量 产品市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明
一般认为,一个银行服务质量的最优水平主要取决于它所在市场的市场结构、银行之间需求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竞争者对服务创新的模仿难易程度。然而,在并不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该模型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动态演化过程中银行服务质量水平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产权结构的天然缺陷导致银行在服务质量水平的决策方面缺乏内在激励。国内银行业服务质量水平阶段性的差异表明:产权制度是国内银行业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竞争绩效的决定性力量;学习能力是银行业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绩效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是服务质量提高的基础性保证。
关键词:
动态博弈 服务质量水平 学习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程肖君
随着油气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PPP项目的不断推广,其上下游环节的竞争企业数量日益增多,而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主干油气管网及其支线仍由三大油气巨头与省级管网公司垄断经营,竞争企业必须接入它们的管网才能向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在这种市场结构下,油气管网的接入问题日益突出,竞争企业对管网公平开放的需求也日益凸显。本文以油气产业的网络瓶颈为切入口,分析在管网接入过程中网络瓶颈、策略性行为与管网公平开放的关系,重点分析管网企业基于网络瓶颈的策略性行为。研究表明:当管网开放政策对管网的无歧视开放缺乏强制性时,管网企业有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程肖君
随着油气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PPP项目的不断推广,其上下游环节的竞争企业数量日益增多,而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主干油气管网及其支线仍由三大油气巨头与省级管网公司垄断经营,竞争企业必须接入它们的管网才能向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在这种市场结构下,油气管网的接入问题日益突出,竞争企业对管网公平开放的需求也日益凸显。本文以油气产业的网络瓶颈为切入口,分析在管网接入过程中网络瓶颈、策略性行为与管网公平开放的关系,重点分析管网企业基于网络瓶颈的策略性行为。研究表明:当管网开放政策对管网的无歧视开放缺乏强制性时,管网企业有强烈动机采取遏制接入的策略性行为;管网企业有可能通过提高管网接入价格来排斥竞争企业,只有当管网接入价格提高到足以削弱竞争企业成本优势的水平时,它们才会容纳竞争企业的接入;在管网接入价格被管制时,管网企业还有可能通过选择对自己有利而对竞争企业不利的接入条件等途径隐性提高竞争企业成本;垂直一体化的管网企业还有可能通过交叉补贴行为来排斥竞争企业。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促进管网公平开放为导向的管制政策,即加快油气管网公平开放的法规建设,推进油气管网独立运营,设立专业性的油气管制机构以及构建激励性的油气管网接入定价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应珊珊 徐幸
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时,传统的理论分析基于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即在纳入转换成本后,以不同品牌产品带来的净效用的大小作为选择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受购买环境、购买习惯、搜索成本的影响,消费者面临多种选择时往往存在惰性心理,在产品选择上表现为更倾向于重复购买,而不是与新品牌产品进行比较后理性选择购买,这赋予了在位企业额外的市场势力。已有的相关文献多集中于研究企业的策略对消费者惰性的影响,惰性消费者对在位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尚且空白。本文基于消费者惰性这一非理性行为,在动态博弈的框架下,分析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变化,在位企业如何采取策略性行为。研究表明,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在位企业更有激励通过限制性定价进行进入阻止。此外,惰性消费者比例越大,市场出现进入封锁的概率越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林 曾国安
本文基于策略性阻止进入模型,分析进入壁垒如何影响在位企业用于进入阻止的创新行为。理论模型显示,高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封锁,在位企业没有动力通过策略性创新投入对潜在进入者进行威慑;低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容纳,在位企业进行威慑的创新投入成本过高;只有在临界值内中等高度的进入壁垒能促使在位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威慑潜在进入者。因此,在位企业的策略性创新投入与进入壁垒高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过高或过低的进入壁垒都导致企业降低创新投入。利用中国制造业2005-2007年482个四位码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进入壁垒与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基于样本、变量和模型的稳健性...
关键词:
进入壁垒 进入阻止 创新投入 倒U型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丁
平台型企业逐渐成为新经济的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现象。平台型企业独特的产业组织形态,决定了它独特的商业竞争战略。传统的竞争战略比如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明显无法解释和指导平台企业的竞争战略。文章借鉴行动者网络理论,提出了平台企业竞争战略分析PSOTJ框架。然后在归纳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平台生命周期的平台企业的生态系统形成战略以及相应的策略性行为,同时给平台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战指南。
关键词:
平台型企业 竞争战略 策略性行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旭东 何佳
购物代理的应用改变了电子市场的动态竞争环境,影响着相关参与者的策略性行为选择。本文探讨了在基于购物代理的电子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零售商与电子市场提供商如何实施其策略性行为。分析表明:即便有了购物代理的帮助,消费者也并未完全将价格作为购物选择的唯一决策因素,消费者的搜寻异质和个人偏好决定了价格、品牌及服务质量等,这些因素是其购物选择决策的重要变量;零售商可实施价格歧视和产品差异化策略来应对购物代理带来的价格压力;保持差异化和独特的产品信息显示界面是电子市场提供商维持其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策略。
关键词:
购物代理 价格 策略性行为 电子市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小荣
本文从目标受众立场出发,采用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证实了公告质量特征对审计公告质量的影响、公告质量特征水平与其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以及审计机关策略性公告行为的存在性。实证结果表明,审计结果公告质量特征对于公告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审计结果公告质量特征水平与其重要性负相关;审计机关公告行为具有明显的策略性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冠群 宋林 郝渊晓
企业行使社会责任可能是管理层的策略性行为,高管层特征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SCP分析范式下,笔者基于H-M理论框架,利用2009年~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得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层任职任期特征与薪酬激励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总经理离职会恶化企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剩余任期长短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高管层持股比例、年薪收入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这些相关性集中体现出:企业社会责任是高管层实现个人利益的策略性行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黎明 安淑真 潘小雨
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DM模型考察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间非税收入竞争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压力的增加显著削弱了地方政府间非税收入竞争的程度。地方政府在应对财政压力时针对不同类别的非税收入采取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提高非税收入负担率以应对财政压力的策略性行为不仅扰乱了地区间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而且增加了居民与企业的经济负担。提升财政透明度有助于抑制这一现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关博
策略性行为是分析制度规则与政策对象行为互动的分析视角。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领域,策略性行为频频发生,这一方面是由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自利动机决定的,同时个人和企业的财务压力与制度本身的设计漏洞也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策略性行为会削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老年保障能力,影响财务平衡的实现,损害制度的经济效率,因此需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矫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