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2)
- 2023(12593)
- 2022(10481)
- 2021(10153)
- 2020(8522)
- 2019(19929)
- 2018(19668)
- 2017(36831)
- 2016(20409)
- 2015(23651)
- 2014(23979)
- 2013(22616)
- 2012(20422)
- 2011(17979)
- 2010(18046)
- 2009(15676)
- 2008(15868)
- 2007(13970)
- 2006(11834)
- 2005(10070)
- 学科
- 济(72570)
- 经济(72502)
- 管理(60923)
- 业(54619)
- 企(45876)
- 企业(45876)
- 方法(36497)
- 数学(32027)
- 数学方法(31309)
- 农(23249)
- 财(21782)
- 中国(20184)
- 理论(17276)
- 业经(16286)
- 务(15468)
- 财务(15395)
- 财务管理(15350)
- 贸(14385)
- 贸易(14375)
- 企业财务(14353)
- 易(14049)
- 学(13854)
- 教学(13741)
- 农业(13591)
- 地方(13499)
- 制(13010)
- 技术(12895)
- 教育(12799)
- 和(11517)
- 银(11168)
- 机构
- 学院(271708)
- 大学(262949)
- 管理(104520)
- 济(99844)
- 经济(97366)
- 理学(89904)
- 理学院(88990)
- 管理学(86983)
- 管理学院(86477)
- 研究(77362)
- 中国(59627)
- 京(54702)
- 财(50429)
- 科学(46430)
- 江(43383)
- 财经(39095)
- 中心(38706)
- 农(38375)
- 业大(37653)
- 范(37388)
- 师范(37029)
- 所(36870)
- 技术(36329)
- 经(35455)
- 州(34483)
- 北京(33747)
- 研究所(32560)
- 职业(32236)
- 经济学(29691)
- 农业(29683)
- 基金
- 项目(179336)
- 科学(141233)
- 研究(138953)
- 基金(125495)
- 家(106913)
- 国家(105932)
- 科学基金(92961)
- 社会(83436)
- 社会科(78877)
- 社会科学(78857)
- 省(73961)
- 教育(70528)
- 基金项目(66112)
- 编号(61159)
- 划(60895)
- 自然(59987)
- 自然科(58671)
- 自然科学(58660)
- 自然科学基金(57559)
- 资助(52406)
- 成果(48834)
- 课题(43164)
- 重点(40696)
- 部(39815)
- 创(38428)
- 发(37830)
- 项目编号(36744)
- 年(36147)
- 创新(35571)
- 大学(35311)
- 期刊
- 济(108985)
- 经济(108985)
- 研究(76915)
- 中国(59360)
- 教育(50073)
- 财(44974)
- 管理(39613)
- 学报(36108)
- 农(34624)
- 技术(33333)
- 科学(32749)
- 大学(29492)
- 学学(26974)
- 农业(23976)
- 融(21113)
- 金融(21113)
- 业经(19983)
- 财经(19229)
- 职业(18424)
- 经济研究(16677)
- 会计(16638)
- 经(16463)
- 财会(15420)
- 图书(15367)
- 问题(14041)
- 技术经济(13380)
- 版(13364)
- 坛(12993)
- 论坛(12993)
- 业(12986)
共检索到403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光英 马玉林
许多高职院校经过外延快速扩张后认识到工学结合的重要性,既要做到工学结合发展产业经济,同时也要注重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并把内涵发展作为学校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意见强调各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带动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宣国萍
高职教育必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正因如此,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经济犯罪率高居不下,尤其以财务会计舞弊为手段的经济犯罪案件较为突出,公、检、法、司迫切需要能够胜任财务会计资料核查、鉴定的专业人才。司法会计鉴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也需要大量的既懂会计又熟悉法律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对司法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要注重模式的创新,提高培养出的人才与现实需要的切合度,使培养出的司法会计类专业人才更加合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晓丽 敬采云
一、引言"人才培养模式"首次被提出是在文育林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一文中,其后,众多学者开始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各类研究。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正式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俊 汤泉 倪爱东 顾瑞鹏
会计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和热点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直为高职院校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首要阵地。苏州市职业大学会计专业依托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省重点专业群建设,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等平台,初步构建颇具特色的"实境耦合式"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界定"实境耦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总结其实践并凝练未来探索的方向,不仅有利于该模式的完善,而且有助于会计专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
实境耦合式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实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刘玉 张涛
本文以2014年上海市高职院校420名会计专业应届就业的毕业生为样本,实证考察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与职业能力证书、就业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以会计上岗证为核心,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实施"分层、分类、分批"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乔庆敏
结合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对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分析,探索符合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对接的实施策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军峰 黄红球
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深刻认识、正确把握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和要求,对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面向国际化、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莉莉
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将知识、能力、素质合而为一,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地方院校会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全面实施会计行业人才规划、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会计人才 培养模式 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岚清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的形式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其技能培训的方式也变得更为多元化。依托于“1+X”证书制度所开展的会计专业人才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在这一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有关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静
当前,我国高职法学教育过多注重课堂上法律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进展甚微。文章阐述了高职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产生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行的改革措施。高职院校应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国家对法律人才的各项要求,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高职 法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冬
本文通过对服务外包这一新兴行业的岗位需求特点分析,指出服务外包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并探讨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
关键词:
服务外包 技能复合型人才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敬采云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特殊性,产生了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而现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小企业的需求不相适应。笔者认为解决的途径是要基于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特殊性和特殊需要,对现行企业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和改善教学团队、建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菁 游春晖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单一化与行业需求多样化、刚性供给与培养对象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了"双能"目标导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柔性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根据能力需求层次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划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开发建设、教学组织管理、实践环节"五个柔性"共同作用,最终实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双能"目标。
关键词:
“双能”目标 高职 会计专业 柔性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