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68)
- 2023(20998)
- 2022(17645)
- 2021(16441)
- 2020(13676)
- 2019(31338)
- 2018(30865)
- 2017(58772)
- 2016(31477)
- 2015(35442)
- 2014(35099)
- 2013(34721)
- 2012(32023)
- 2011(28858)
- 2010(28837)
- 2009(26472)
- 2008(26138)
- 2007(22975)
- 2006(20286)
- 2005(18317)
- 学科
- 济(138360)
- 经济(138208)
- 业(109399)
- 管理(101956)
- 企(95418)
- 企业(95418)
- 方法(59213)
- 数学(48741)
- 数学方法(48161)
- 农(41121)
- 中国(39002)
- 业经(37748)
- 财(36951)
- 地方(28575)
- 农业(27507)
- 贸(26469)
- 贸易(26450)
- 易(25745)
- 制(25522)
- 技术(25492)
- 务(25401)
- 财务(25317)
- 财务管理(25274)
- 学(24811)
- 企业财务(23954)
- 和(23154)
- 理论(22937)
- 环境(20741)
- 划(20641)
- 银(20618)
- 机构
- 学院(450441)
- 大学(447964)
- 济(189424)
- 经济(185728)
- 管理(181152)
- 理学(155660)
- 理学院(154012)
- 研究(152438)
- 管理学(151583)
- 管理学院(150748)
- 中国(117511)
- 京(96475)
- 科学(91249)
- 财(85346)
- 所(75788)
- 农(73125)
- 中心(69099)
- 研究所(68657)
- 财经(68089)
- 江(66423)
- 业大(64832)
- 经(62110)
- 北京(61469)
- 范(57991)
- 师范(57453)
- 农业(56963)
- 经济学(56561)
- 院(55425)
- 州(53508)
- 经济学院(50985)
- 基金
- 项目(301670)
- 科学(239330)
- 研究(223054)
- 基金(220280)
- 家(191606)
- 国家(189807)
- 科学基金(164303)
- 社会(142461)
- 社会科(135175)
- 社会科学(135138)
- 省(116778)
- 基金项目(115691)
- 自然(105628)
- 自然科(103250)
- 自然科学(103225)
- 教育(101841)
- 自然科学基金(101413)
- 划(97735)
- 资助(90912)
- 编号(90421)
- 成果(72207)
- 重点(67119)
- 发(66944)
- 部(66906)
- 创(64179)
- 课题(61991)
- 创新(59501)
- 国家社会(59227)
- 教育部(57731)
- 科研(57111)
- 期刊
- 济(212428)
- 经济(212428)
- 研究(135190)
- 中国(89002)
- 管理(71657)
- 农(67609)
- 财(67017)
- 学报(66096)
- 科学(64241)
- 大学(51429)
- 教育(49466)
- 学学(48371)
- 农业(47293)
- 技术(43713)
- 融(40115)
- 金融(40115)
- 业经(36307)
- 经济研究(33971)
- 财经(33604)
- 经(29033)
- 问题(27361)
- 业(27221)
- 技术经济(24615)
- 贸(22226)
- 图书(21799)
- 世界(21548)
- 科技(21534)
- 现代(21146)
- 商业(20676)
- 理论(20214)
共检索到678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朱方伟 蒋兵 张国梁
从产品视角,技术可以理解为由支撑终端产品发明和改进的关键技术环节构成的产品技术链,涵盖了主导设计(技术标准)、核心元件技术和产品架构技术3个技术环节。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追赶需经历由低端产品架构技术向高端主导设计(技术标准)发展的技术链构建,依次表现为终端产品的集成创新、核心元件的渐进式追赶和主导设计变迁的技术超越。通过一汽轿车、华录松下和大唐电信3个企业案例对技术链技术突破的3种模式进行了系统论证,将3个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印证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只有建立完整的技术链才能真正实现技术追赶,而灵活运用基于外部技术获取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加快技术链的发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洪勇 苏敬勤
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是内外部诸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内涵加以界定,以产业环境驱动、技术合作网络、外部技术转移和内部技术努力4个维度的各因素为基础,构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1家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对理论模型和相关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产业环境驱动维度的因素都对技术能力提升有显著影响,其中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对能力提升呈正向影响,市场压力对能力提升呈负向影响;技术合作网络维度的纵向和横向技术合作关系对技术能力提升没有显著影响;外部技术转移对技术能力提升呈现出显著负向影响;内部技术努力中的技术投入对技术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氛围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枫云
发展中国家统计技术引进中的追赶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统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希望通过引进先进的统计技术增强自己的技术能力,从而能够跨入先进技术的行列,但在引进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引进之时尚属先进的统计技术,很快就变成了衰退或行将被淘汰的技术,于是,不得不又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引进,使发展中国家统计技术的引进陷入"引进——技术差距缩小——消化吸收不良——改造创新不力——差距再次拉大——再次引进"的恶性循环。对于处于经济社会迅
关键词:
技术引进 统计技术 技术差距 吸收不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丽群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技术追赶过程中,除获得后发优势外,还可能产生"后发劣势"。"潮涌式"投资导致产能过剩是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追赶后发劣势的主要表现之一。在后发国家技术追赶模式中,路径追随式追赶最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发生产能过剩,因此,让后发国家实现由"路径追随式"追赶向"阶段跨越式"和"路径创造式"追赶的转变,才能真正避免产能过剩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技术追赶 产能过剩 潮涌投资 彩电产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星
后进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赶上发达国家的可能性,是因为后进国具有后发优势,其中,主要是在转换成本上占有优势。所谓转换成本是指由一种状态或行为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或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需要付出的代价。在技术进步中,它是指从一种技术(产品或工艺)转换为另一种技术(产品或工艺)的损失和需支付的费用。在技术进步中转换成本主要表现为:(1)新产品推出可能导致原有产品销售量及价格的下降;(2)产品或工艺的创新可能导致尚未达到预定使用寿命的有形资产提前报废损失;(3)采用新技术导致原有生产过程的中断,由于减产、停产将给企业带来利润的损失和财务的困难;(4)新技术的采用可能导致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宇轩
文章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GVC产业技术提升的机制。首先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在GVC上的"技术微笑曲线"特征,并分析形成特征的纵向、横向技术锁定机制。其次通过显性、隐性知识要素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赶超的内在逻辑,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产业在GVC上如何由OEA/OEM向OBM等阶段的升级机制,最后探讨了影响发展中国家产业在GVC上实现技术升级的基本因素。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技术赶超 技术锁定 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勇 苏敬勤
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追赶战略的实现,应依靠产业和技术的协同发展,尤其是核心产业链和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本文界定了核心产业链和核心技术链的概念;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发展中国家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起步模式是“产业发展拉动技术进步”,而非“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的一般模式;重点研究基于追赶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机制,并结合案例来说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艳 黄永明
本文以韩国Samsung电子为案例来分析技术创新的路径,结论为:OEM模式在隐含性知识的转移中更有效率,因而在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受到制度和技术的约束的条件下,OEM模式是技术创新的一条有效的低成本途径。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学习,OEM-ODM-OBM的升级模式可以嵌入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轨迹,并最终在同一条技术发展轨迹上运行。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路径选择 OEM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陆剑 王小明
文章在一个内生市场结构的增长模型中研究了处于不同技术差距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在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可利用的外溢知识的形成机制进行设定后,文章的分析表明,恰当的市场结构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当国内外技术差距较大时,垄断性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当技术差距较小时,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则会阻碍技术的进步;从一个较大的技术差距开始,发展中国家可以首先采取垄断性的市场结构提高其收敛的稳态知识水平;当技术差距小于临界值以后,应该采取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以提高其技术进步的速度。
关键词:
技术差距 知识外溢 市场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海燕 张会清
对40个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于价值链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主要来源于高层次分工合作的贡献,并且这一作用的发挥要以人力资本、服务质量以及制度环境等支持性条件的满足为前提。中国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价值链位置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交通服务质量的改进和偏向于高层次分工的政策引导起到关键作用,在人力资本和制度环境上还有进一步改善的潜力。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 价值链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志珊
本文基于Michaely的研究,采用Hausmann,Huang和Rodrik等人的测量产品技术含量的方法,设计了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复杂度指数,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4年(WIOD)的数据,选取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计算了这四个国家的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指数,得出结论:在1995至2014年的20年间,这四个国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都在提升,各国间差距不明显,基本同属一个档次,但是进步最快的是印度。原因主要是印度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形成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沿着价值链在升级。因此,中国在实践中应学习印度的成功经验,达...
关键词:
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 新兴发展中国家 中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玲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借助中间产品质量进步型技术创新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技术模仿实现赶超的路径。结论表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过程是非均衡的,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应该是与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相适应;技术赶超的源动力来自于持续高速的本国企业的危机意识。
关键词:
技术模仿 质量进步 危机意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关晶奇 翟木林 武睆
文章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各类国际化方式对企业价值创新模式选择的多种影响渠道,并基于世界银行的企业调研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国际化对价值创新方式的选择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价值创新方式的选择却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当企业通过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开展贸易时,企业更倾向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当企业通过国际技术许可获取国外先进的技术或设备时,企业倾向于进行流程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当企业吸收国外直接投资时,企业更加倾向于非技术层面的组织创新和流程创新。在运用了倾向匹配得分法,部分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关晶奇 翟木林 武睆
文章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各类国际化方式对企业价值创新模式选择的多种影响渠道,并基于世界银行的企业调研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国际化对价值创新方式的选择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价值创新方式的选择却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当企业通过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开展贸易时,企业更倾向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当企业通过国际技术许可获取国外先进的技术或设备时,企业倾向于进行流程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当企业吸收国外直接投资时,企业更加倾向于非技术层面的组织创新和流程创新。在运用了倾向匹配得分法,部分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