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4)
- 2023(15107)
- 2022(13201)
- 2021(12442)
- 2020(10460)
- 2019(24250)
- 2018(24034)
- 2017(46344)
- 2016(24939)
- 2015(28265)
- 2014(28220)
- 2013(27537)
- 2012(25262)
- 2011(22607)
- 2010(22220)
- 2009(20102)
- 2008(19692)
- 2007(17093)
- 2006(14718)
- 2005(12540)
- 学科
- 济(99075)
- 经济(98967)
- 管理(74317)
- 业(71155)
- 企(59549)
- 企业(59549)
- 方法(50486)
- 数学(43692)
- 数学方法(43039)
- 农(27679)
- 贸(26418)
- 贸易(26406)
- 易(25636)
- 财(24245)
- 中国(23768)
- 学(21774)
- 业经(21415)
- 技术(19770)
- 地方(19189)
- 理论(17682)
- 农业(17322)
- 务(16007)
- 制(15982)
- 财务(15929)
- 财务管理(15894)
- 和(15301)
- 环境(15067)
- 企业财务(14958)
- 划(13754)
- 银(13077)
- 机构
- 大学(354430)
- 学院(353290)
- 管理(141800)
- 济(139405)
- 经济(136433)
- 理学(124153)
- 理学院(122798)
- 管理学(120307)
- 管理学院(119692)
- 研究(113936)
- 中国(82213)
- 京(74344)
- 科学(72302)
- 财(60183)
- 农(57927)
- 所(56496)
- 业大(55486)
- 中心(52068)
- 研究所(51861)
- 财经(49677)
- 江(49672)
- 北京(46135)
- 范(46085)
- 农业(45740)
- 师范(45625)
- 经(45291)
- 院(42131)
- 经济学(41200)
- 州(40941)
- 技术(38652)
- 基金
- 项目(248677)
- 科学(194990)
- 基金(180588)
- 研究(179349)
- 家(157890)
- 国家(156647)
- 科学基金(134760)
- 社会(111865)
- 社会科(106074)
- 社会科学(106042)
- 省(97085)
- 基金项目(96067)
- 自然(89466)
- 自然科(87456)
- 自然科学(87436)
- 自然科学基金(85855)
- 教育(83085)
- 划(81405)
- 资助(75024)
- 编号(72918)
- 成果(57388)
- 重点(55305)
- 部(54740)
- 发(52074)
- 创(51983)
- 课题(49469)
- 创新(48537)
- 科研(48067)
- 教育部(46898)
- 大学(46464)
- 期刊
- 济(144430)
- 经济(144430)
- 研究(97856)
- 中国(61431)
- 学报(58475)
- 科学(52835)
- 农(51811)
- 管理(50941)
- 财(45294)
- 大学(44674)
- 学学(42157)
- 教育(38549)
- 农业(36718)
- 技术(33864)
- 业经(24625)
- 融(24078)
- 金融(24078)
- 财经(23499)
- 经济研究(23442)
- 经(20084)
- 问题(19703)
- 业(19205)
- 贸(18889)
- 图书(18553)
- 技术经济(18340)
- 科技(18147)
- 版(16931)
- 理论(16539)
- 商业(16067)
- 国际(15618)
共检索到499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锐 赖明勇
基于产品技术含量分类,计算中澳两国之间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互补指数、贸易竞争压力指数、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深入探讨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中澳两国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贸易互补性大于贸易竞争性,且互补性上升趋势明显,两国贸易竞争压力存在不对称性,中国对澳大利亚大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压力。在初级产品方面,两国贸易竞争性较强,且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压力很大,中澳两国由于工业制成品技术水平层次存在差异,中国对澳大利亚工业制成品出口没有形成真正的贸易竞争压力,中澳双边工业制成品贸易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两国的工业制成品垂直分工合作水平上升。因此,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
关键词:
贸易互补性 贸易竞争压力 出口技术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淑琴
文章按照世界银行2006年人均GNI分组标准选取了32个国家或地区为样本,在SITC Rev2的3位码分类水平下,采用杜修立、王维国对Hausmann等人修正后的方法,测算了1996-2009年各国出口品技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出口品技术含量与英国、德国等高收入国家差距较大,与墨西哥、阿根廷等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明显,不敌于金砖国家中的南非,低于东盟的新加坡,在可观测样本中仅居于下中等水平。鉴于此,文章认为中国是外贸大国但绝非外贸强国。未来中国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在高技术领域我们会受到高收入国家的阻击;在中低技术领域,金砖国家和东盟是我们的竞争对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俊妍
目前依据传统的产品分类进行国际贸易结构分析,难以更细致地描述一国贸易结构的特性并进行国际比较。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分布的视角进行国际贸易结构分析,显现出比传统分析方法更多的优势,据此能较好地反映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在国际分工中的相关信息,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结构进行比较。据此进行的中韩两国的贸易结构比较,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关键词:
技术含量 产品附加值 贸易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佟光霁 祁海佳
本文利用UNCOMTRADE中HS96编码农产品2000-2019年的贸易数据,刻画中澳农产品贸易的总体特征、趋势,分析了贸易整体结构,借助RCA、CI、TSC及ESI,从竞争和互补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中澳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弱于澳大利亚,双方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竞争但强度不高;两国农产品的出口相似度较低,结构差异较大;在分类农产品互补性上,中国对澳出口弱于澳对中国的出口。综合实证研究结论和当前形势,我国应主动参与全球供给安全治理、推动进口多元化,积极应对中澳贸易可能出现的变局。
关键词:
中澳 农产品贸易 竞争性 互补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李梦月
基于中国5位数分类349种零部件产品的比较优势与技术含量指数,考量中国零部件产品出口与技术结构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国零部件产品的比较优势与出口技术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高技术含量零部件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尤为显著。结论表明,中国零部件贸易正在经历从低技术含量零部件产品出口到高技术含量零部件产品出口的出口转化阶段。中国零部件的出口结构仍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零部件贸易 比较优势 技术含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雨
本文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角度,通过计量分析结果得出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未显著地带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这表明当前我国服务业包括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其规模的扩大带动技术含量升级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人力资本积累对传统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提升无显著影响,对新型服务贸易领域出口技术含量则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均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提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为更好发挥服务贸易在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中的作用,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应注重"质"的提升。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技术含量 人力资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广敏
后危机时代,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中美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不考虑进口的中间产品值,高估了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本文试图建立一套有效测度出口品技术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美两国若干年份出口产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结果显示: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和美国出口品技术含量明显提高,但中国产业结构仍处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而美国处于价值链分工的高端,且上升趋势明显。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产业升级,最后提出中国产业升级的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强 杨丽华 陆士群
随着技术创新在对外贸易领域的作用日渐突出,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对一国贸易比较优势的转变、对外贸易的转型及商品外部竞争力的提高越发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商品显示技术附加值作为判别技术含量差异的方式,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并测算其贸易条件指数,借助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各分类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效应,发现尽管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商品仍集中在资源型、中技术产品领域,但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力度最大。同时,经济水平、税收等因素对不同技术含量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当贸易条件处于不同分位水平时同一影响因素的作用系数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开 靳玉英
自"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以来,各国均积极寻求缔结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也在积极推行FTA战略。本文旨在深入评估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缔结的FTA所产生的出口贸易效应。首先,基于联合国贸发委的出口贸易数据和产品分类标准,按照商品技术含量对出口产品进行分类。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扩展的引力模型,就中国签订的FTA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流量和结构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显示:中国签订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FTA有助于中国产品的出口,而中国签订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的FTA减少了中国对这些国家初级产品、资源密集型商品和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但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顾国达 朱晗骐
文章基于进口和出口二维视角探讨了服务贸易技术含量对工业生产率的不同作用机制,并利用56个国家(或地区)20042013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进出口技术含量均能有效促进工业生产率提升,且进口技术含量的生产率效应强于出口技术含量;技术和知识越密集的进口服务品,其技术含量增加对工业生产率的拉动力度越强;而高技术服务品的出口技术含量对工业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不及中技术服务品,仅略高于低技术服务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顾国达 朱晗骐
文章基于进口和出口二维视角探讨了服务贸易技术含量对工业生产率的不同作用机制,并利用56个国家(或地区)2004~2013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进出口技术含量均能有效促进工业生产率提升,且进口技术含量的生产率效应强于出口技术含量;技术和知识越密集的进口服务品,其技术含量增加对工业生产率的拉动力度越强;而高技术服务品的出口技术含量对工业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不及中技术服务品,仅略高于低技术服务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玉海 张默涵
本文首先对贸易技术含量如何通过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技能结构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模型分析,然后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并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商品贸易技术含量升级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技术含量升级和进口技术含量提高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优化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进口技术含量和外商直接投资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出口技术含量对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效应,但是贸易技术含量升级对就业技能结构变迁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本文为理解中国制造业就业结构变迁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对于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玉海 张默涵
本文首先对贸易技术含量如何通过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技能结构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模型分析,然后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并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商品贸易技术含量升级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技术含量升级和进口技术含量提高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优化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进口技术含量和外商直接投资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出口技术含量对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效应,但是贸易技术含量升级对就业技能结构变迁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本文为理解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群 张曙霄
本文采用2001-2011年的全球贸易数据,从产品技术含量的视角比较了中德出口商品结构。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中国中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比例最高,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而同期德国变化最大的是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比例有所提升;在2001-2011年的绝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出口商品整体技术水平超过了德国,但就技术高度而言远落后于德国;中国出口商品技术结构变动幅度大,德国则比较稳定;除了2004-2006年间中国的出口结构优化程度高于德国外,其余时段德国出口商品结构质量更高;中国高技术产品优化较明显,但仍没有德国高技术产品的优化度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丛海彬
根据Lall(拉尔)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分布的角度,对浙江省1999年~2010年出口贸易技术结构进行了分类研究,证明,该阶段浙江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整体上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但存在不合理现象,进一步优化技术贸易结构势在必行。
关键词:
浙江出口贸易结构 技术含量 技术附加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