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7)
- 2023(15863)
- 2022(13632)
- 2021(12947)
- 2020(10818)
- 2019(25176)
- 2018(24715)
- 2017(47932)
- 2016(25316)
- 2015(28683)
- 2014(28267)
- 2013(28034)
- 2012(25523)
- 2011(22978)
- 2010(22541)
- 2009(20417)
- 2008(19709)
- 2007(16601)
- 2006(14136)
- 2005(12142)
- 学科
- 济(107256)
- 经济(107152)
- 管理(71164)
- 业(68894)
- 企(55883)
- 企业(55883)
- 方法(51628)
- 数学(45168)
- 数学方法(44639)
- 农(29746)
- 中国(28210)
- 贸(27902)
- 贸易(27889)
- 易(27144)
- 财(24405)
- 业经(23434)
- 地方(20803)
- 学(20196)
- 农业(18642)
- 制(17140)
- 技术(16526)
- 理论(16109)
- 环境(16008)
- 和(15942)
- 务(15570)
- 财务(15498)
- 财务管理(15466)
- 产业(14648)
- 企业财务(14575)
- 银(14269)
- 机构
- 大学(357937)
- 学院(356940)
- 济(153456)
- 经济(150740)
- 管理(145068)
- 理学(127267)
- 理学院(125979)
- 管理学(123894)
- 管理学院(123284)
- 研究(118897)
- 中国(87816)
- 京(75083)
- 科学(71363)
- 财(64335)
- 所(57403)
- 农(54061)
- 中心(53510)
- 财经(53443)
- 研究所(52865)
- 业大(52185)
- 经(48972)
- 江(47754)
- 北京(47178)
- 经济学(46994)
- 范(45180)
- 师范(44775)
- 院(43768)
- 经济学院(42638)
- 农业(42515)
- 财经大学(40111)
- 基金
- 项目(252276)
- 科学(199871)
- 基金(185906)
- 研究(184952)
- 家(161453)
- 国家(160223)
- 科学基金(138693)
- 社会(118784)
- 社会科(112843)
- 社会科学(112815)
- 基金项目(98534)
- 省(95874)
- 自然(89703)
- 自然科(87672)
- 自然科学(87652)
- 自然科学基金(86076)
- 教育(83989)
- 划(80811)
- 资助(76943)
- 编号(74138)
- 成果(58291)
- 部(56680)
- 重点(55989)
- 发(54128)
- 创(52717)
- 课题(50020)
- 国家社会(49747)
- 创新(49254)
- 教育部(49064)
- 科研(48378)
- 期刊
- 济(156510)
- 经济(156510)
- 研究(102441)
- 中国(59141)
- 学报(53070)
- 管理(51962)
- 科学(50664)
- 农(48482)
- 财(46735)
- 大学(41325)
- 学学(39060)
- 农业(34759)
- 教育(33647)
- 技术(31078)
- 经济研究(27093)
- 业经(26218)
- 融(25557)
- 金融(25557)
- 财经(25255)
- 经(21760)
- 问题(21664)
- 贸(21602)
- 业(18537)
- 国际(18232)
- 技术经济(17444)
- 科技(16727)
- 图书(16589)
- 世界(16519)
- 商业(16511)
- 理论(16462)
共检索到501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佩尔 杨丽华
本文运用产品差异性的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测定了1992-2005年中国汽车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汽车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出口单位价格低于进口单位价格,开展汽车贸易的主要动因表现为成本优势和品质劣势。因此,我国应该提高汽车产品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的档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梦婷 程哲
通过最小有效规模、市场集中度、成本产出弹性指标分析得出,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出规模不经济性,根据GiuseppeCeli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出中美汽车产业内贸易中,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低于进口质量,存在着产品质量差异,表现为低端垂直产业内贸易。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未达到规模经济性,不是引起中美汽车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而基于中美两国资本-劳动比的产品质量差异,才是两国汽车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圣艳
通过利用G-L指数和GHM指数对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发现:中国汽车商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下,且主要表现为低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再以中国与30个贸易伙伴国2002-2010年的汽车商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为样本,对中国汽车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经济规模、双边汇率和加入FTA与我国汽车商品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产品品质差异与我国汽车商品产业内贸易负相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虎
产品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前提条件,但尚缺乏可度量研究。本文认为产品差异性是由生产投入同质性与消费效用替代性共同决定的,提出了利用等差异曲线确定产品差异化程度的理论模型和度量公式,并利用中日贸易产品数据对产品差异性与产业内贸易指数作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性分析模型能够正确反映生产投入同质性、消费效用替代性与产品差异性的关系,符合实际状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志成
贸易政策决策的过程就是各个利益主体的动态博弈过程。中国汽车产业贸易政策所涉及的利益主体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国外利益集团和消费者等。本文以利益主体博弈过程为主线,回顾了中国汽车产业贸易政策近20年的历史变迁,并推测未来汽车产业贸易政策为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
关键词:
汽车 贸易政策 回顾与前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梅新育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爱军 李菲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国际分工的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对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更加突出。不同贸易模式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存在差异,一般贸易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加工贸易则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两种贸易模式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影响。实证部分采用协整的分析方法证明了结论。最后针对上述研究做出总结性评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康娟 付旻杰
将核心-边缘理论具体运用于汽车产业,通过系统动力分析和美、日汽车产业核心的实例,具体阐述了核心-边缘模式自发形成和自我维持的过程。同时使用位序-规模回归和聚类分析,定量测算我国汽车产业的聚集度,界定出上海、吉林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两大核心,而"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为我国唯一已经初步形成核心-边缘模式雏形的汽车产业核心,将其与世界其他国家汽车产业核心比较,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做到了开放,却没有很好地自主;做到了合作,却没有很好地学习;做到了自主,却没有很好地创新……在跨国公司垄断全球汽车产业的局面下,中国汽车产业有无必要拥有自主品牌?有无可能发展壮大自主品牌?能否成长出几个全球性的"中国自主品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润琴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入世后其前途和命运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入世后我国许多行业的产品将会受到冲击,其中,汽车工业可能是受冲击最大、负面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谢璐
本文采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证研究中的“校正模型”及经修正的R&D补贴模型,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运用于汽车产业的R&D补贴政策和出口补贴(即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补贴政策能以更小的补贴成本产生更大的国民福利,是优于出口补贴的更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贸易产业的R&D补贴力度,促进战略性贸易产业的成长。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R&D补贴 出口补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摘要: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CSCP(产业特征-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范式,运用CSCP分析范式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产业组织模式研究,并对产业绩效的主要指标利润率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优化中国汽车产业产业组织的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大多数国家的经验表明,一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会改变该国的国际分工模式,具体表现为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上升。本文具体研究中国加入WTO以来中日汽车及其零部件的产业内贸易,得出结论:中日汽车及其零部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这一时期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作者对此原因作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
加入WTO 中日 国际分工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峥 刘晓静 何园
本文针对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较弱问题,围绕如何通过并购整合提升持续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本文将战略地图方法应用于该研究,构建基于持续创新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并购整合模式,并在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根据基于持续创新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并购整合模式,本文提出该模式实施应结合平衡计分卡,形成完整的战略体系;中国汽车产业并购政策的基本导向应是以持续创新成长战略为主导,兼顾生产率提升战略;应将持续创新成长战略指标作为重点考核指标,引导建立基于持续创新能力的并购整合模式,以此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持续创新能力 汽车产业 并购整合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