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4)
- 2023(15941)
- 2022(13367)
- 2021(12309)
- 2020(10540)
- 2019(24117)
- 2018(24140)
- 2017(47316)
- 2016(25154)
- 2015(28182)
- 2014(27833)
- 2013(27454)
- 2012(24733)
- 2011(21709)
- 2010(21927)
- 2009(20730)
- 2008(20354)
- 2007(17829)
- 2006(15631)
- 2005(14187)
- 学科
- 济(106602)
- 经济(106451)
- 业(100780)
- 管理(91496)
- 企(89477)
- 企业(89477)
- 方法(50534)
- 数学(41541)
- 数学方法(40882)
- 农(35526)
- 财(35410)
- 业经(32605)
- 制(25643)
- 中国(25428)
- 务(24817)
- 财务(24751)
- 财务管理(24714)
- 企业财务(23418)
- 农业(23296)
- 技术(20547)
- 贸(19999)
- 贸易(19983)
- 理论(19655)
- 易(19506)
- 划(18226)
- 体(17969)
- 和(17781)
- 地方(17621)
- 策(17618)
- 银(16220)
- 机构
- 学院(353121)
- 大学(347250)
- 济(149632)
- 管理(146726)
- 经济(146651)
- 理学(126612)
- 理学院(125441)
- 管理学(123324)
- 管理学院(122641)
- 研究(105281)
- 中国(85249)
- 财(72542)
- 京(71286)
- 科学(60235)
- 财经(56889)
- 农(54876)
- 江(53967)
- 经(51719)
- 中心(51230)
- 所(50365)
- 业大(49281)
- 经济学(45158)
- 研究所(44810)
- 北京(44040)
- 农业(42731)
- 财经大学(42119)
- 州(42094)
- 经济学院(40857)
- 范(40463)
- 师范(40078)
- 基金
- 项目(233955)
- 科学(187721)
- 研究(174300)
- 基金(172774)
- 家(148039)
- 国家(146760)
- 科学基金(129962)
- 社会(113167)
- 社会科(107423)
- 社会科学(107394)
- 省(92087)
- 基金项目(90967)
- 自然(83590)
- 自然科(81804)
- 自然科学(81787)
- 教育(80928)
- 自然科学基金(80376)
- 划(75575)
- 编号(71178)
- 资助(70627)
- 成果(56055)
- 部(52415)
- 创(51713)
- 重点(51682)
- 发(49320)
- 制(48289)
- 课题(47609)
- 创新(47607)
- 国家社会(47039)
- 教育部(46062)
- 期刊
- 济(165802)
- 经济(165802)
- 研究(100494)
- 中国(68523)
- 财(61182)
- 管理(59887)
- 农(51194)
- 科学(45506)
- 学报(45398)
- 大学(37273)
- 技术(35611)
- 农业(35195)
- 学学(35152)
- 教育(33698)
- 融(32807)
- 金融(32807)
- 业经(29653)
- 财经(28675)
- 经济研究(25960)
- 经(24701)
- 问题(21695)
- 业(21105)
- 技术经济(19854)
- 财会(17916)
- 统计(17909)
- 策(17017)
- 商业(16996)
- 现代(16921)
- 贸(16307)
- 理论(16106)
共检索到524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晓蔚 蔺雷 吴贵生
在回顾已有服务增强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产品层次理论为基础,结合对服务概念与产品质量概念的剖析,明确界定了服务增强研究的范畴、界限与基本内容,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服务增强 产品层次理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柏昊 徐捷
服务增强已成为提高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学者对服务增强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差异化和服务价值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通过对服务增强过程中用户使用创新、缄默知识积累和潜在市场机会进行分析,探讨了服务增强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并以一个中国企业的服务增强实践案例进行说明。最后给出这一分析的意义,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服务增强 制造业 竞争力 产品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卫涛 周晶
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需求,企业如何合理调配有限产能、以实现收益最大化是一个重要的经营决策问题。本文首先比较分析制造业企业与民航为代表的服务业在资源分配、产品市场和服务特征等方面的异同;然后以服务业收益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构建基于产能约束的制造业企业收益管理概念模型,提出制造企业收益管理基本研究框架,并对其进行定义描述和系统阐释,旨在推动收益管理理论在制造业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产能约束 收益管理 MTO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卫涛 周晶
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需求,企业如何合理调配有限产能、以实现收益最大化是一个重要的经营决策问题。本文首先比较分析制造业企业与民航为代表的服务业在资源分配、产品市场和服务特征等方面的异同;然后以服务业收益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构建基于产能约束的制造业企业收益管理概念模型,提出制造企业收益管理基本研究框架,并对其进行定义描述和系统阐释,旨在推动收益管理理论在制造业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产能约束 收益管理 MTO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保利 杨欣
在全球化与超竞争趋势下,服务增强和技术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关键。相比于技术创新,服务增强的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因此,将服务增强与技术创新纳入同一框架,深入分析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对技术创新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环境动荡性对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支持企业产品的服务增强(SSP)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呈倒U型影响,而支持客户行为的服务增强(SSC)对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服务增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桥梁”作用;环境动荡性对SSP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但正向调节SSC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服务增强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蔺雷 吴贵生
运用服务增强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没有对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差异化机制的作用有效性进行令人信服的实证检验。本文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和和营销理论,构建了服务差异化实证模型,采用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2005年国内制造业的大样本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EFA、CF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检验了服务差异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考察了产品类别和企业规模两个控制变量的作用。研究发现:基于组织资源投入的服务质量差异化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服务差异化能有效增强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工业品企业较消费品企业更倾向于进行服务差异化竞争,而大规模企业较中小企业有更强的动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蔺雷 吴贵生
通过"服务"增强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服务差异化竞争已成为全球化竞争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在界定"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微观层面概念和阐述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国内制造企业的服务增强具有明显的"质量弥补"特征;随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国内制造业的大样本数据,针对基于要素替代的质量弥补以及服务差异化竞争对绩效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最后,指出国内制造业服务增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对企业管理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彭本红 段一群
目前,服务战略转型已成为制造企业加强竞争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服务增强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制造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采取差异化的服务竞争战略。并以波音公司为例,分析其服务化战略转型的做法,为我国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增强战略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服务增强 战略转型 服务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海峰,吕道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浩澂
运用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建立企业物流模式选择模型,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进行决策,为汽车制造企业有效选择物流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志 刘峻江 肖锦葵
针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传统制造业对用户自然语言表达分析不到位,以及商家不能准确把握反馈的产业环境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感性工学增强的GPT模型(简称“感性工学GPT”),并基于感性工学GPT进一步提出分布式定制化制造方案。该方案通过研究、微调、训练GPT语言模型,并结合基于感性工学的文字情感挖掘方法,探讨感性词汇的情感量化,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生成定制产品。同时将个性化产品数字原型上传至区块链,通过区块链技术保护用户知识产权和敏感信息。针对分布式制造环境中缺少透明管理机制、设备差异大、用户需求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属性逆拍卖和区块链的任务分配及定价机制。最后建立基于感性工学GPT的区块链分布式3D制造管理平台,通过与其他分配方法对比,验证提出的任务分配策略在分布式制造环境中的可行性,证明了基于感性工学GPT驱动的分布式定制化制造方案能有效地在分布式环境中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章成志 侯汉清
针对当前Web文本挖掘工具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面向概念挖掘的模型,即文本层次模型。该模型具有数据源适应性强、结构灵活、可操作性强、用途广泛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可扩展能力。图2。参考文献13。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晓煜 孙梦迪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逐渐深入,制造企业的经营理念正由产品导向转变为服务导向。将服务导向划分为战略层服务导向、组织层服务导向和员工层服务导向,分析了各层次服务导向的内涵及外延,建立了以服务导向为自变量、服务创新为中介变量、服务价值为因变量以及竞争强度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同时,以组织市场(B2B)作为研究背景,面向制造企业的管理者收集数据,对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层次的服务导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对服务创新和服务价值具有积极影响,竞争强度在员工层服务导向与服务价值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构建多层次的服务导向体系是制造企业推进服务创新,创造服务价值并构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辛国斌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系列规划,不断健全体系,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推动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加快迈入世界一流行列,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传军
企业集团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而建立的以母公司为核心、以资产或契约为纽带的复合结构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集团的目标是在集团内部最佳配置资源,并通过经济规模实现财富最大化。正确认识企业集团,首先要区分集团和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