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9)
2023(14242)
2022(12583)
2021(11656)
2020(9894)
2019(22841)
2018(22641)
2017(44538)
2016(23844)
2015(26858)
2014(26523)
2013(26152)
2012(23822)
2011(21337)
2010(21040)
2009(18867)
2008(17897)
2007(15308)
2006(13037)
2005(10921)
作者
(65956)
(54965)
(54466)
(51729)
(34698)
(26268)
(24993)
(21679)
(20776)
(19264)
(18642)
(18108)
(17109)
(17076)
(17057)
(16448)
(16414)
(16280)
(15581)
(15571)
(13337)
(13240)
(13167)
(12573)
(12254)
(12094)
(11935)
(11925)
(10916)
(10806)
学科
(97201)
经济(97103)
管理(67300)
(66755)
(54221)
企业(54221)
方法(47509)
数学(41235)
数学方法(40682)
(28443)
(23066)
中国(23014)
业经(22051)
(20264)
贸易(20259)
地方(19774)
(19733)
(18957)
农业(17954)
技术(15985)
理论(15908)
(15631)
(15253)
环境(14576)
(14457)
财务(14386)
财务管理(14356)
产业(13977)
(13954)
金融(13950)
机构
学院(329973)
大学(329788)
管理(136848)
(135925)
经济(133273)
理学(120105)
理学院(118905)
管理学(116840)
管理学院(116265)
研究(106711)
中国(77723)
(68920)
科学(64891)
(58259)
(51598)
(50915)
业大(49842)
中心(49193)
财经(48062)
研究所(47372)
(44811)
(43952)
北京(42902)
(42058)
师范(41680)
经济学(40397)
农业(39947)
(39456)
(37000)
经济学院(36703)
基金
项目(235385)
科学(186151)
研究(172566)
基金(171972)
(148994)
国家(147820)
科学基金(128507)
社会(109087)
社会科(103581)
社会科学(103551)
基金项目(91971)
(91461)
自然(84128)
自然科(82192)
自然科学(82175)
自然科学基金(80658)
教育(78847)
(76576)
资助(70902)
编号(70418)
成果(55086)
(52124)
重点(52065)
(50286)
(49362)
课题(47186)
创新(46020)
科研(45053)
教育部(45004)
国家社会(44798)
期刊
(139827)
经济(139827)
研究(92856)
中国(54217)
管理(49127)
学报(49107)
科学(46296)
(45766)
(42243)
大学(38183)
学学(36043)
教育(32922)
农业(32635)
技术(29648)
(24813)
金融(24813)
业经(24482)
经济研究(22838)
财经(22148)
(18989)
问题(18764)
(16807)
图书(16300)
技术经济(16270)
科技(16157)
理论(16101)
商业(15417)
(15107)
实践(14855)
(14855)
共检索到461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友金  胡黎明  赵瑞霞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与以往基于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的国际产业转移不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在此背景下,产业转移的特征、动因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对此进行了归纳,并揭示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贞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国际外包市场迅速发展,业务外包成为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新方式和新趋势。中国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俊江  李一鸣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承接产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ODI)、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离岸外包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产业转移由垂直分工向垂直与水平复合型分工方式发展。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更加积极,由被动地接受边缘产业或环节向主动"走出去"转变。同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避免海外高新技术在我国市场形成垄断;重视独立自主研发,提高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计志英  
随着东亚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东亚整体的经济格局已不再存在适合"雁行模式"的条件。本文论述了"雁行模式"重构下我国经济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提出了利用外资加快我国产业升级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金融危机导致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大幅度下降,并呈现出更加注重东道国家消费市场、研发中心与生产转移结合紧密、新兴产业成为新热点以及围绕能源、原材料、技术和科研成果激烈争夺的态势,中西部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重要性突显。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应积极引导区域发展策略,充分利用市场战略资源,促进技术转移与生产转移结合,加快新兴产业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打造面向未来的新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雯  郭文豪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德友  
因区域产品内分工变化而引发的产业转移是本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也是全球价值链空间再配置的体现。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表现出新的特征和特殊条件,使得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产业链格局形成新的影响。中国国内的区际产业转移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延伸,因处于大国综合特征的环境下而表现出多梯度空间纵深、大市场规模优势、完善产业配套和区域政策干预的特征。结合中西部要素结构的动态变化,利用好国际区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艳华  陈萍  
世界航空制造产业国际转移的新趋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世界航空制造产业的现状特点和国际转移出现的新趋势,结合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我国承接国际航空产业转移的关键性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瑞峰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分工与专业协作将进入更高阶段。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呈现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垂直分工扩展、多极化等新趋势。在未来十年内,随着服务贸易地位的提升,发展中国家将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的重要力量,但也面临着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低端的尴尬局面。在"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背景下,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政  杨丹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准确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对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南  李建军  
本文认为,产品内分工的出现和全球价值链的分解,使得嵌入其中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方式演变为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攀升。因此,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要在战略层上要充分重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力求突破跨国公司的结构性封锁以及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实现全球—国内价值链的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雪  
20世纪以来,已经有不少外国学者对国际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些理论或观点。文中先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回顾,然后综述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对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雪琴  
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全球布局发生重大调整。一方面,由于区域制造业综合成本的变化,推动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我国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的关键时期,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已逐步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端转移,呈现产业结构和转移方式双调整的特点。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制造业既要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GVC)中的位次并主导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同时也要构建我国国家产业价值链(NVC),推动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