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7)
2023(12201)
2022(10016)
2021(9460)
2020(7689)
2019(17522)
2018(17113)
2017(32609)
2016(17736)
2015(19973)
2014(19668)
2013(18443)
2012(16696)
2011(14824)
2010(14487)
2009(12705)
2008(12116)
2007(10727)
2006(8847)
2005(6962)
作者
(45955)
(38704)
(38490)
(36511)
(24272)
(18060)
(17473)
(14991)
(14811)
(13593)
(13155)
(12999)
(11945)
(11939)
(11659)
(11560)
(11474)
(11377)
(11175)
(10991)
(9364)
(9358)
(9329)
(8867)
(8778)
(8732)
(8488)
(8352)
(7742)
(7659)
学科
(69816)
经济(69754)
管理(47785)
(43324)
(35322)
企业(35322)
方法(32183)
数学(28468)
数学方法(27996)
(20145)
中国(18626)
业经(17045)
地方(15886)
(15522)
农业(13365)
(12146)
产业(11993)
技术(11815)
理论(11767)
(10931)
贸易(10927)
(10702)
环境(10604)
(10590)
(10554)
(9440)
财务(9381)
财务管理(9359)
教育(9269)
企业财务(8861)
机构
学院(234399)
大学(234360)
(92992)
管理(92073)
经济(91152)
理学(80479)
理学院(79658)
管理学(78021)
管理学院(77590)
研究(72417)
中国(51981)
(47456)
科学(44253)
(41221)
(34864)
中心(34811)
业大(34600)
(34416)
财经(33511)
(33266)
(32684)
师范(32340)
(30650)
研究所(30597)
经济学(28861)
北京(28617)
(27590)
(27335)
农业(27251)
经济学院(26280)
基金
项目(168735)
科学(134276)
研究(127896)
基金(121002)
(104180)
国家(103293)
科学基金(90302)
社会(81002)
社会科(76866)
社会科学(76846)
(68298)
基金项目(64429)
教育(60856)
自然(57173)
(56520)
自然科(55868)
自然科学(55853)
自然科学基金(54842)
编号(52917)
资助(47893)
成果(42426)
重点(38233)
(37789)
(37098)
课题(36827)
(36752)
创新(34190)
国家社会(33341)
项目编号(32570)
科研(32472)
期刊
(96830)
经济(96830)
研究(63664)
中国(45237)
管理(33874)
教育(33698)
学报(33668)
(31637)
(31548)
科学(31271)
大学(27536)
学学(24969)
技术(23694)
农业(22300)
业经(17802)
(16019)
金融(16019)
财经(15899)
经济研究(15061)
图书(14828)
(13849)
问题(13003)
(11257)
科技(11247)
技术经济(11238)
(11145)
书馆(10413)
图书馆(10413)
统计(10180)
商业(10085)
共检索到331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妍   刘小雪  
借鉴供需适配理论,构建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的“规模匹配—结构匹配—技能匹配”三维逻辑关系框架,认为产业需求导向下高校学科建设存在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多元化需求、学科建设同质化与滞后化难以适应产业前瞻性布局、学科培养模式单一难以契合产业发展的技能诉求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产业需求预测相对不足,学科整体规划“碎片化”;学科科类结构相对固化,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滞后;学科建设系统相对封闭,与产业转型发展联动薄弱。因此,产业需求导向下高校学科建设应坚持“市场化”思维,加强产业需求预测和产教联动;立足学科结构优化,实施适应性评估和动态调整;聚焦跨学科技能培养,强化课程体系变革和多元协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天凯  董玮  张立迁  刘晓  胡明列  贾宏杰  郑刚  
基于需求导向建设一流学科是学科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双一流"战略实施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当前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模式、人才引育思路、资源配置机制、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需要聚焦需求,引领学科建设内涵;服务需求,创新人才引育模式;瞄准需求,改革资源配置机制;立足需求,健全学科评价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秋林  
如何"因材施教"地向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学习动机与学习需求的学习者提供高质量、个性化与定制化的社区教育服务,已成为社区教育领域亟待深入探究的问题。在辩证分析MOOC与个性化社区教育互动耦合关系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了基于MOOC平台的个性化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实现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主要包括建设MOOC资源库、进行学习分析、建立学习约束机制、构建良好的交互环境、提升教师MOOC教学技能等。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冯立杰  李超帅  王金凤  张珂  
领先用户导向的产品创新有利于企业精准把握用户的需求偏好,大大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进而在提高创新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本文在识别领先用户及其对产品的创新需求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维技术创新地图,使创新维度与创新法则进行变换、迭代和重构以形成产品创新机会和创新路径,最后以儿童智能手表为例验证了该路径的可行性,为企业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以有效降低创新风险,前瞻性正确把握产品创新先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理论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思雄  
随着生产的垂直分离趋势日益加大,使得流通企业生产迂回链条和商品流通环节更加细化,消费市场需求导向作用愈发凸显。流通企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流通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流通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经营方式落后等。本文在研究流通企业价值链内涵及其构成的基础上,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分析消费需求对流通企业价值链的影响,并由此基于需求导向视角,提出优化流通企业价值链的创新途径,以期实现流通企业价值链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思雄  
随着生产的垂直分离趋势日益加大,使得流通企业生产迂回链条和商品流通环节更加细化,消费市场需求导向作用愈发凸显。流通企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流通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流通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经营方式落后等。本文在研究流通企业价值链内涵及其构成的基础上,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分析消费需求对流通企业价值链的影响,并由此基于需求导向视角,提出优化流通企业价值链的创新途径,以期实现流通企业价值链优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涛  曾令奇  
在"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理念基础上,按照从知识到工作的逻辑,分析基于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观:逻辑起点是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逻辑路线是从知识到工作,逻辑终点是专业性职业;其次从学科范式构建的角度认为,基于职业导向的学科建设必须瞄准专业应用型学科,并在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与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进而提出由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转换成职业导向型学科范式的设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雪梅  于旭蓉  胡玉才  
分析现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完善的动态机制和科学的学科绩效评价体系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提供的发展机遇。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路径,以海洋水产类地方高校为例,提出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3522"发展战略和具体建设措施,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玉玺  郑旭  葛继平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主要工作,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决定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需要整合学科资源,协同创新,以此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分析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外部和内部协同创新因素,深入研究学科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学科建设协同创新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辜刘建   王传毅  
高校专任教师规模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面向2035年预测全国、分区域、分学科高校专任教师供需量,研判高校专任教师的供需形势。研究发现,全国高校专任教师需求量稳步扩大,但供给能力却相对乏力,到2035年将面临约48万名专任教师的供需缺口。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大、教师供给能力弱的省份和学科在2035年将面临更严峻的供需矛盾。教育主管部门需整合各类人才项目,增强高校专任教师供给能力,缓解供需矛盾;通过加大区域高校专任教师统筹布局力度,加快国家亟需领域学科师资供给来优化高校专任教师区域与学科布局结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龙炳  付艳  周文萍  赵金  
认为财经类高校的学科相较于综合类院校具有明显特点,然而从部分高校学科建设榜单来看,财经类高校的表现却并不显著。通过分析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财经类高校参评学科的表现,总结财经类高校学科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下阶段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建设思路,以加快财经类高校"双一流"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渊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克服"唯技术化标准""轻体系性能力建构""纯学科视域""弱合纵连横蝶变"等路径依赖,建立多维度多元化的一流学科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内生能力生长的学科生态系统、重构学科建设行政性力量的传导方式与作用机制、建立基于杠杆驱动的学科建设双连横架构、矫正与引导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社会心理及文化心态,全面提升中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金昌在《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高职院校应以需求为导向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需求导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寻了高职院校需求导向的路径选择。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需求导向存在三方面问题。1.片面追求就业需求而忽视人才全面发展,弱化了教育的本体功能,致使高职院校学生获取理论知识不足、能力层次下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极差。2.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金昌  
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中,高职院校需要以优质服务来兼顾各种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就业需求而忽视人才全面发展,片面强化社会需求而忽视学生就业愿望,片面认识人才需求而忽视技术研发服务。高职院校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应充分考虑各个利益主体的发展需求,将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有机结合,构建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体现核心能力的"三个课堂"相结合的育人体系,以及开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技术研发服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呼丰  孙国华  沈春  
创新计划项目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科技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该项目需要在建设实践中更加注重创新的交叉学科性和社会产业化,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研究生工作站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有助于推动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产业化驱动、交叉学科协同和创新培养机制建设,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新的实践路径,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