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2)
- 2023(17617)
- 2022(15146)
- 2021(14126)
- 2020(11874)
- 2019(26883)
- 2018(26541)
- 2017(51005)
- 2016(27721)
- 2015(31122)
- 2014(30677)
- 2013(29649)
- 2012(27081)
- 2011(24283)
- 2010(24003)
- 2009(21687)
- 2008(20796)
- 2007(18108)
- 2006(15557)
- 2005(13107)
- 学科
- 济(109653)
- 经济(109539)
- 管理(81127)
- 业(76756)
- 企(65189)
- 企业(65189)
- 方法(49732)
- 数学(42888)
- 数学方法(42263)
- 农(29042)
- 中国(28353)
- 财(26429)
- 业经(25742)
- 地方(25227)
- 学(23667)
- 技术(22386)
- 制(20015)
- 理论(19529)
- 农业(19363)
- 和(17534)
- 贸(17327)
- 贸易(17318)
- 环境(17008)
- 易(16748)
- 务(16658)
- 财务(16573)
- 财务管理(16535)
- 银(15937)
- 银行(15883)
- 企业财务(15649)
- 机构
- 学院(379581)
- 大学(378593)
- 管理(152901)
- 济(148261)
- 经济(145064)
- 理学(133321)
- 理学院(131857)
- 管理学(129403)
- 管理学院(128718)
- 研究(124820)
- 中国(90844)
- 京(79969)
- 科学(79329)
- 财(66043)
- 所(61381)
- 农(61206)
- 业大(58076)
- 中心(57093)
- 研究所(56429)
- 江(55171)
- 财经(53486)
- 范(50817)
- 师范(50275)
- 北京(49683)
- 经(48782)
- 农业(47890)
- 院(46730)
- 州(44706)
- 经济学(43931)
- 技术(42339)
- 基金
- 项目(270761)
- 科学(213758)
- 研究(197987)
- 基金(195006)
- 家(170535)
- 国家(169121)
- 科学基金(145927)
- 社会(124340)
- 社会科(117793)
- 社会科学(117764)
- 省(108114)
- 基金项目(103813)
- 自然(95295)
- 自然科(93101)
- 自然科学(93075)
- 教育(91693)
- 自然科学基金(91374)
- 划(90471)
- 编号(80707)
- 资助(79190)
- 成果(64089)
- 重点(60768)
- 创(59152)
- 部(58827)
- 发(58445)
- 课题(56207)
- 创新(54710)
- 科研(51600)
- 国家社会(50924)
- 教育部(50301)
- 期刊
- 济(156884)
- 经济(156884)
- 研究(105977)
- 中国(72915)
- 学报(60799)
- 管理(56316)
- 科学(55979)
- 农(54395)
- 财(49841)
- 教育(46843)
- 大学(46277)
- 学学(43536)
- 农业(38022)
- 技术(35978)
- 融(28087)
- 金融(28087)
- 业经(27517)
- 财经(25078)
- 经济研究(25044)
- 经(21572)
- 科技(20444)
- 问题(20214)
- 业(19994)
- 图书(19408)
- 技术经济(18917)
- 版(17788)
- 统计(17135)
- 理论(17077)
- 资源(17004)
- 商业(16971)
共检索到540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力 王燕燕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首次建立起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月征 袁乐平
区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文章借用管理熵理论,从区域创新的系统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到了各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并根据Brusselator模型给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的判据,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和区域创新系统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评价 管理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菊华
从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江苏省连云港市13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分析;对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2002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蕾 张军涛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各个行为主体的创新行为,更取决于创新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出发点,从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创新扩散系统和创新支撑环境4个子系统维度,从创新资源的投入、创新成果的产出、创新合作以及创新环境等几个层面,共96项评价指标,构建一个既能够从总体上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又能够描述各个区域创新子系统和区域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又能体现创新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区域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良强 郑雨苹 周颖
针对我国区域经济中存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和功能分离的现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及目标关联等四个维度评价区域创新体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度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的评价与分析,为寻求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振亚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提高区域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应当依据产业集群融资的特点,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探索和研究扶持产业集群创新的区域金融体系。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 金融扶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邦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作者认为,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来构建西部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西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产业集群主体建设,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模范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促进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中介机构之间信息高效流动,合理配置资源;(3)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林生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创新网络,产业集群有利于知识扩散、企业合作、创新人才的聚集及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等;我国目前许多区域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产业集群,但存在集群以中小型的非公有企业为主,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产业聚集基地的创新体系不健全,各地创新能力不平衡等问题;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 创新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产业的集聚发展、创新体系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逐渐成为新世纪产业发展的主流,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又构成次一级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规模变小的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如果没有本地化的产业体系为依托,就失去了根本的发展动力。按照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产业与区域创新环境的整合度越高,越利于产业和区域的发展。因此,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产业融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靖忠 关军
钢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日益表现出集聚的特征,而产业集群从创新的视角看是一个创新网络,其网络创新能力影响到集群的竞争实力与发展前景。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是集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钢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应能够体现出其行业特征。本文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在对钢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钢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模糊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经模糊综合评价得到评价结果。选取唐山地区钢铁产业集群为对象,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总结综合评价结果。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许崴 林海明
区域创新能力可划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环境优化能力。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四大能力评价子指标体系整合而成。根据动态分析结果可知: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持续增长,2004年~2005年增幅最大。其中科技发展因子持续增长,新产品开发效果与科技资源配置因子、技术研发能力因子、科技投入效果补充因子起伏较大,直接影响了其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晨 江洪 叶茂 章日辉
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产业关联及结构、科技转化能力、创新环境支撑5个维度,筛选并构建包含34个末端指标的评价体系。以中国激光产业2019年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AHP)-熵权法模型,对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大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从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局面。其中,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强;华中地区有较好的政策环境支撑,但在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方面仍有待加强;华北地区整体集中度较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相平
本文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及开放式创新能力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从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创新文化等3个方面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认为科学化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有利于地方政府在营造开放式创新环境方面有所为,有所不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秀娟 吴诗禾 黄和亮
首先阐述了企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创新能力;然后从二维的角度分析了制浆造纸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产业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产业自身创新能力因素和产业外部环境因素;最后,提出浆造纸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产业创新资源、产业创新倾向、产业创新成果以及产业制造能力等产业自身创新能力指标和产业政策支持、相关服务业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指标。
关键词:
制浆造纸 创新能力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巾
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体系的成熟能促成产业集群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台州产业集群面临的创新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项目驱动的科技平台进行发展、完善集群与区域创新政策、培育企业孵化器、打造学习型和竞争合作集群文化方面,提出了加强区域创新和集群创新耦合发展的建设性方案。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 耦合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