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6)
- 2023(13306)
- 2022(11054)
- 2021(10240)
- 2020(8617)
- 2019(19496)
- 2018(19093)
- 2017(38115)
- 2016(20026)
- 2015(22121)
- 2014(21655)
- 2013(21282)
- 2012(19231)
- 2011(16815)
- 2010(16726)
- 2009(15412)
- 2008(14958)
- 2007(13128)
- 2006(11318)
- 2005(9966)
- 学科
- 济(91713)
- 经济(91623)
- 业(90631)
- 企(82609)
- 企业(82609)
- 管理(75157)
- 方法(41556)
- 数学(33122)
- 数学方法(32725)
- 业经(31563)
- 农(29165)
- 财(29113)
- 务(21798)
- 财务(21757)
- 财务管理(21732)
- 农业(20768)
- 企业财务(20604)
- 技术(20100)
- 中国(19996)
- 策(18106)
- 制(16954)
- 地方(16413)
- 划(15839)
- 和(15816)
- 贸(15701)
- 贸易(15695)
- 理论(15331)
- 易(15282)
- 产业(13924)
- 体(13101)
- 机构
- 学院(281657)
- 大学(271684)
- 济(126640)
- 经济(124546)
- 管理(122564)
- 理学(106145)
- 理学院(105306)
- 管理学(104011)
- 管理学院(103479)
- 研究(81529)
- 中国(65315)
- 财(58244)
- 京(54025)
- 财经(46495)
- 科学(44470)
- 经(42283)
- 江(42173)
- 农(39842)
- 中心(39634)
- 经济学(38065)
- 所(37323)
- 业大(36868)
- 经济学院(34612)
- 财经大学(34256)
- 商学(34196)
- 商学院(33883)
- 经济管理(33527)
- 研究所(33291)
- 北京(32839)
- 州(32814)
- 基金
- 项目(188268)
- 科学(153292)
- 研究(143761)
- 基金(139775)
- 家(117782)
- 国家(116706)
- 科学基金(105265)
- 社会(94997)
- 社会科(90494)
- 社会科学(90476)
- 省(74960)
- 基金项目(74113)
- 自然(66429)
- 教育(65263)
- 自然科(64988)
- 自然科学(64976)
- 自然科学基金(63880)
- 划(60526)
- 编号(58184)
- 资助(56090)
- 成果(44191)
- 创(43093)
- 部(42345)
- 发(42023)
- 重点(41099)
- 业(39533)
- 国家社会(39432)
- 创新(39386)
- 课题(38608)
- 人文(38093)
- 期刊
- 济(139376)
- 经济(139376)
- 研究(79118)
- 管理(50774)
- 财(48311)
- 中国(46855)
- 农(37076)
- 科学(33295)
- 学报(29484)
- 技术(29056)
- 业经(26366)
- 融(26275)
- 金融(26275)
- 农业(25949)
- 大学(25103)
- 学学(24216)
- 财经(23093)
- 教育(22542)
- 经济研究(21868)
- 经(20065)
- 问题(18325)
- 技术经济(17328)
- 业(15801)
- 现代(14916)
- 商业(14706)
- 财会(14574)
- 贸(14011)
- 策(13190)
- 统计(13177)
- 世界(13122)
共检索到406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彬 贺迎春 张英
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阶段上,产业集群主体———企业通常会提出不同的政策需求,它的政策密度和广博性也有很大的差别。由于体制、制度和文化的原因,我国的政策供给存在明显的不足,表现为政策供给主体缺位、政策协调性差、集群文化薄弱等。因此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必须搭建一整套有利于企业集群发展的环境优化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监控平台。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政策集群 政策需求 政策供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建军
孤立的中小企业由于产量有限、产品单一而无法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但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构建企业间交互的网络,可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使竞争力得以提升。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专注于某一种产品的生产,从而获得专业化经济的好处。
关键词:
集聚效应 外部性 专业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英明
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 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从中小企业产业组织的新形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角度,简要阐述了中小 企业集群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集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萍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应选定并积极融入到某一集群之中,汲取企业集群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第一,充分利用集群条件,重新构建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机制。第二,重视培育合作竞争意识,建立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平衡,力争避免零和博弈。第三,明确在集群中的角色,准确定位。第四,重新调整自身的文化结构,真正适应集群的文化特点。第五,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大力提倡内部创业,努力优化人才聚集环境,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第六,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企业的诚信形象,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不断扩大企业规模。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核心竞争力 竞争战略 企业文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席四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现象。从产业集群视角对中小企业融资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融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古赞歌 卜庆军
中小企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但近些年来,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瓶颈。研究集群融资优势相关理论,使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存在的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集群融资 融资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海婷 程春清 彭艳
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推动作用已被多个国家的集群技术创新实践所证实。本文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景德镇陶瓷中小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提升该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学军 王松峰
区域品牌与中小企业集群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从区域品牌内涵的科学界定出发,研究区域品牌的相关属性,阐述区域品牌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积极效应,探讨中小企业集群构建区域品牌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小企业集群 区域品牌 品牌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艾之涵
法国竞争力集群是法国提升国家创新与竞争力的重要政策,竞争力集群的成立凸显出法国在发展产业集群中强调中小企业角色。一方面,中小企业具有较灵活的经营方式,可以成为产学研各机构的创新载体,提升集群成员的自我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透过扶植中小企业,集群间成员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也可以进一步被形塑,增加集群中的创新氛围。本文以2005年被评定为7个世界型的竞争力集群之一的通信安全解决方案竞争力集群为例,从其形成方式、行政管理及辅助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试图理解其竞争力形成的方式,并借此个案进行梳理,结合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渝萍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我国长期性的棘手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从金融和单个企业注资角度来研究,还要从中小企业整体外部环境的配合才行之有效。中小企业集群有着极强的活力和竞争力,有着整体外部环境特有的优势,配合实施合理的政策,中小企业集群是解决融资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小企业集群 融资优势 政策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党怀清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企业间组织形式,有其自身的演化规律和特点。本文在回顾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演化在经历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后,会出现三种路径:一是集群实现持续发展;二是集群走向衰亡、解体;三是由于成本或其他方面原因导致集群向其他地区转移。本文以大唐袜业中小企业集群为例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演化机理进行分析,认为要实现中小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必须保持集群创新力和控制力的动态统一,加强集群的根植性,防止其向外迁移。
关键词:
中小企业集群 企业生命周期 产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守华 刘光海 邵东涛
从意大利的中北部地区、美国的加州到中国的浙江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由于地理接近性和产业专业化的特性,在间接融资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单个游离中小企业的特点:增加信息对称性、减少交易成本、高收益与低风险。此外,本文论证了在银企之间重复的动态博弈中,可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因而利用企业的信用,有助于银行扩展信用贷款,解决集群内中小企业信贷中担保不足的重大难题。最后,本文在总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常用对策后,提出三条存量优化策略:(1)加强商业银行的产业研究功能;(2)区域性试行契约型主办银行制度;(3)增加信用贷款的力度,进一步解决产业集群内中小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柏
当前,"双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产业创新能力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也通过制定各种财税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本文结合现有政策,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对财税政策如何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进行集群创新提出建议。
关键词:
集群创新 中小企业 财税政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鲁德银
本文根据公共产品的内核和特征,给出中小企业集群的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征,将集群公共产品划分为初始公共产品和衍生公共产品,指出集群公共产品在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对提高群内中小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产业集群 公共产品 公共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鸿志 黄思明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通过集群内产业联系、声誉机制与信用成本等形成特殊的企业间制约关系,既可以发挥集群的信用优势、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又可以降低银行的交易成本,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本文阐述了国内外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实践及研究现状,分析了集群融资模式及特征,并以江西省为例,论述了集群模式选择和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产业集群 集群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