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5)
2023(15047)
2022(12566)
2021(11628)
2020(9306)
2019(21324)
2018(20797)
2017(39630)
2016(21021)
2015(23424)
2014(23404)
2013(22589)
2012(20959)
2011(18713)
2010(18745)
2009(16720)
2008(16261)
2007(14324)
2006(12472)
2005(11204)
作者
(57268)
(47792)
(47396)
(44908)
(30369)
(22720)
(21597)
(18510)
(18303)
(17032)
(16195)
(16143)
(15139)
(14686)
(14685)
(14567)
(14086)
(13881)
(13627)
(13553)
(11792)
(11518)
(11518)
(11018)
(10748)
(10680)
(10528)
(10381)
(9538)
(9403)
学科
(93860)
经济(93761)
(57859)
管理(57424)
(46809)
企业(46809)
方法(36090)
数学(30477)
数学方法(30050)
中国(27725)
(26714)
地方(24997)
业经(23239)
(20358)
农业(18154)
(16207)
(15946)
理论(15819)
(15727)
贸易(15713)
技术(15580)
(15147)
(14661)
银行(14645)
(14552)
金融(14549)
产业(14175)
(14120)
(14055)
环境(14046)
机构
学院(291761)
大学(286980)
(122312)
经济(119840)
管理(112481)
研究(96325)
理学(96303)
理学院(95264)
管理学(93660)
管理学院(93106)
中国(73148)
(60228)
科学(56182)
(56152)
(46236)
中心(45329)
(44925)
财经(44315)
(42387)
研究所(41511)
(40254)
(40241)
师范(39867)
业大(39079)
北京(37887)
经济学(37753)
(36245)
(35632)
经济学院(33989)
财经大学(32883)
基金
项目(194266)
科学(154539)
研究(149061)
基金(138921)
(119666)
国家(118258)
科学基金(102618)
社会(95402)
社会科(90494)
社会科学(90474)
(78111)
基金项目(73107)
教育(68966)
(64290)
自然(62995)
编号(61923)
自然科(61488)
自然科学(61475)
自然科学基金(60345)
资助(55495)
成果(49459)
(47518)
重点(44092)
课题(43250)
(42538)
(41938)
国家社会(39401)
创新(38998)
发展(38580)
(37929)
期刊
(141312)
经济(141312)
研究(87547)
中国(61079)
管理(43878)
(43842)
(40181)
学报(38795)
教育(38541)
科学(38208)
大学(31240)
技术(29281)
学学(29119)
农业(27669)
(27313)
金融(27313)
业经(25373)
经济研究(21789)
财经(21676)
(18883)
问题(18574)
技术经济(14521)
图书(14520)
(14373)
商业(14109)
(13680)
科技(13507)
现代(13329)
(13030)
论坛(13030)
共检索到442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凌翔  许蓝月  
我国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成若干个世界级一流高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国家高新区已历经多次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但也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园区企业之间竞合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本文从产业集群效应的视角构建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的模型图,从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三维视角剖析国家高新区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外高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高新区发展新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瑞红  和金生  张自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家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功能错位、机制落后、协同度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文章从问题出发,探索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分析了高新区集群发展的条件,提出了高新区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盛翔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深刻地改变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增长的方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高新区增长极的带动和辐射功能。未来时期,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做到增长极带动功能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互兼顾,重点是要构建多元化网络体系、正确处理好高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创新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方式并提高其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黎晓奇  柯水发  齐林  
文章从结构的视角对我国高新区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国家高新区政策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我国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特征、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新区发展及其对政策需求的趋势。对政策结构性问题和发展新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从供给侧的角度研究如何使政策创新过程服务于结构调整,并提出未来我国高新区政策创新方向和路径,为高新区政策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黎晓奇  柯水发  齐林  
文章从结构的视角对我国高新区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国家高新区政策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我国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特征、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新区发展及其对政策需求的趋势。对政策结构性问题和发展新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从供给侧的角度研究如何使政策创新过程服务于结构调整,并提出未来我国高新区政策创新方向和路径,为高新区政策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锡辉  魏谷  
国家高新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在当前全社会关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形势下,本文探讨其定位问题和历史使命。对事关高新区发展面临的五大战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以期对这些问题引起关注、思考和研究,并对进一步加快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锡辉  徐东岳  施祖麟  
国家高新区当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推动着科技与经济的成功结合。人才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发展国家高新区的重要保障。本文依托战略学的战略要素,通过对当前人才战略国内外环境以及国家高新区人才情况的详细分析,提出国家高新区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和人才战略目标,并进一步探讨了人才战略重点和人才战略对策,以期服务于国家高新区人才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发展密不可分,产业集群可以优化高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和提高高新区影响力与竞争力;高新区的发展又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南宁高新区面临着产业集群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和有效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产业集群建设应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扩大集群范围与效应;完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区域创新网络功能;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企业筹资渠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冬梅  汪波  张保银  
根据被调研高新区科技人才变动工作比例及影响因素,结合各年龄段科技人才的共性和特性,引入生态系统生态位概念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立科技人才生态位模型;分析了科技人才流动现象与所在生态位关系,提出五点建议,以期为高新区政府及高新企业制定人才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光军  孙骞  王茜  
作为地方实施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载体存在的高新区,走集群化道路是其内生发展的依据和方向,其集群化水平决定了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程度。本文结合定量分析工具设计了测度评价高新区集群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内高新区集群化程度进行实证测评,得出湖北省内高新区在集群化水平因子和发展因子都比较低下的基本实情;提出了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定位招商,优化产业链,走内生发展道路,以及加大社会资本建设步伐,促进园区协同创新;最后,根据集群化综合评分将湖北高新区划分为三个发展梯队,根据不同梯队的集群化状况提出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冀新   汤洁文  
高端化与创新融合纵深发展正逐步成为国家高新区新的发展方向。自2013年我国设立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以来,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高新区高端化和创新发展的又一影响因素。为厘清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的影响机制,选取113家国家高新区2013—2020年面板数据,其中以第二批和第三批获批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53家高新区作为实验组,以同期未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60家高新区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实施对国家高新区高端化与创新能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2015—2018年间,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政策对国家高新区高端化与创新能力影响均较为显著,但在2018年后对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增加R&D经费内部支出能显著促进高新区高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能促进高新区高端化水平提升,但R&D人员投入对高新区高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有限;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对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对中部和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高端化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为此,应结合各国家高新区的区位优势,探索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差异化发展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兆友  刘冠男  
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政策文本,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进行国家级高新区科技政策研究,对不同政策类型的综合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4种条件变量的组合影响路径:资源投入型路径、资源协作型路径、内敛规制型路径和外向规制型路径。人力资源政策和财政优惠政策在组合路径中具有导向作用,创新平台政策和组织制度政策是影响高新区创新驱动力的内部保障性条件,外部投入型政策与内部规制型政策具有政策互补性,对制度性政策的倾斜往往会产生更显著的驱动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玉雯  薛伟贤  
为破解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增长不均衡、不充分突出的困境,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序列型网络RAM模型和引力模型,从绿色创新效率和绿色创新联系度两方面对39个西部国家高新区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合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导向下西部国家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功能和使命,研究提出促进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差异化路径。结果表明,成熟型国家高新区需着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创新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成长型国家高新区以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为主要任务;发育型国家高新区应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释放绿色创新潜能辐射带动邻近高新区;潜在型国家高新区则要敢于培育其独特的绿色创新文化,为成功对接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高新区奠定基础。研究结论为西部国家高新区全面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强  赵静  
2009年起,国务院相对集中地批准了51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但其总体发展水平相对弱于此前获批的国家高新区。在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新升级的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化发展的压力加大。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基础理论,运用变异系数法分析新升级高新区主要经济和科技指标反映出的主要特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重点探索依托创新型集群培育实现高新区创新发展的路径,并形成具体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曹灿明  段进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创新立国的主导产业。以昆山高新区为例,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视角,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人才引进与培养、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政府采购、投融资体系以及制度创新等八个方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