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6)
2023(11906)
2022(10119)
2021(9370)
2020(7783)
2019(17692)
2018(17206)
2017(34276)
2016(17718)
2015(19644)
2014(19060)
2013(18490)
2012(16574)
2011(14528)
2010(14206)
2009(12740)
2008(11888)
2007(10067)
2006(8442)
2005(6985)
作者
(45170)
(38034)
(37535)
(35920)
(24015)
(17803)
(17228)
(14759)
(14329)
(13434)
(12663)
(12620)
(11731)
(11702)
(11424)
(11366)
(11365)
(11144)
(10750)
(10738)
(9095)
(9073)
(9013)
(8632)
(8551)
(8484)
(8054)
(8023)
(7465)
(7405)
学科
(74247)
经济(74182)
管理(55027)
(54423)
(44745)
企业(44745)
方法(34847)
数学(31219)
数学方法(30818)
(22013)
(19316)
中国(18004)
业经(17765)
地方(15216)
(14235)
贸易(14229)
农业(13748)
(13744)
技术(12740)
(12613)
产业(12511)
(12170)
财务(12125)
财务管理(12102)
企业财务(11425)
(11261)
环境(11208)
(10528)
银行(10522)
(10274)
机构
学院(239679)
大学(233762)
(106283)
经济(104511)
管理(101538)
理学(89161)
理学院(88425)
管理学(87130)
管理学院(86685)
研究(71467)
中国(53711)
(47167)
(45751)
科学(39968)
财经(38149)
中心(35258)
(34869)
(33759)
(33371)
经济学(32984)
业大(32888)
(31810)
经济学院(30000)
研究所(28886)
(28518)
财经大学(28476)
师范(28279)
经济管理(27863)
北京(27296)
商学(27114)
基金
项目(170513)
科学(137995)
研究(128793)
基金(126297)
(107485)
国家(106619)
科学基金(95122)
社会(85147)
社会科(81193)
社会科学(81175)
(67723)
基金项目(66842)
自然(60028)
教育(59018)
自然科(58724)
自然科学(58712)
自然科学基金(57687)
(55535)
编号(51978)
资助(50630)
成果(39559)
(38470)
(38219)
重点(37772)
(37269)
国家社会(35736)
创新(34743)
课题(34592)
人文(34259)
教育部(34036)
期刊
(108937)
经济(108937)
研究(66351)
中国(38420)
管理(37038)
(35513)
(30008)
科学(28861)
学报(28584)
大学(23529)
技术(23002)
学学(22536)
业经(21478)
(21238)
金融(21238)
教育(21209)
农业(20981)
经济研究(19350)
财经(18036)
(15664)
问题(14427)
商业(13313)
技术经济(12144)
(11467)
统计(11207)
(10938)
理论(10923)
现代(10863)
科技(10581)
(10454)
共检索到330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应友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生鲜蔬菜的供求不断出现变化,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受到了生鲜蔬菜流通效率的影响。通常来讲生鲜蔬菜主要的销售路径是从蔬菜的产地经过不断转移之后向市场销售,在蔬菜销售过程中可以通过销售了来获得一定的利润。从目前的生鲜蔬菜的销售情况来看,其生鲜蔬菜整个市场依旧存在问题,对此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管理机制,以便保证我国生鲜蔬菜的销售平稳进行。基于此,现基于产业链视角对生鲜蔬菜流通效率的度量及提升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娜  
大型连锁超市正在成为生鲜蔬菜的重要零售终端,商务部力推"农超对接"模式,希望借以解决蔬菜流通环节过多问题,然而实践具有明显的复杂性。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对以大型连锁超市为零售终端的渠道效率进行了分析及评价,认为此类渠道多处于非数据包络模型有效的状态;在大型连锁超市从批发市场组织生鲜蔬菜货源的情况下,供货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超对接"模式的相对效率较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娜  刘东英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由石家庄市场上销售的、产自周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叶菜的11种基本流通渠道模式的27种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效率比较与评价,从实证结果看,流通环节多少及流通渠道长短与流通渠道效率的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只关注交易成本的渠道创新还不够,还需充分考虑渠道组织成本、渠道流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东红  
最近,蔬菜等农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蔬菜的零售价格一直以来居高不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市场饱和与价格居高不下"两种现象的同时出现,似乎与经济学的供需均衡理论相违背。分析蔬菜供应链的独特性质,探究"菜贱伤农"现象形成的根源,进而提出优化蔬菜供应链的解决对策,不仅是现实迫切需要解决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晨光  
分析了我国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现状及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生鲜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架构及信息追溯方式,介绍了系统功能模块并对功能实现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志权  顾海英  
蔬菜业在我国大中城市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现 ,本文从产业链管理理论出发 ,对大中城市蔬菜产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大中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纪琴  王凯  
蔬菜业已经成为南京市农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主导产业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由于南京市蔬菜生产总量增长过快 ,再加上外地蔬菜大量涌入 ,大宗蔬菜品种出现了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过剩 ,市场竞争加剧 ,蔬菜价格普遍呈下跌趋势 ,农民种菜效益下降 ,蔬菜市场供大于求已成不争的事实。本文试图从产业链管理理论出发 ,对南京市蔬菜产供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进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东红  
本文结合经济学、物流学等学科知识,在分析我国蔬菜供应链特征的基础上,从市场结构视角揭示了我国"菜贱伤农"这一经济现象形成的产业组织根源,提出蔬菜供应链优化的相应对策,从而避免"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希望能够为政府有关政策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娜  张磊  
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者福利及理顺各类农产品流通主体利益分配格局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学者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与提升研究较早,而中国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与应用,文章对国内外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评价、影响因素等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个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的分析框架,并阐述了在该研究框架下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龙文军  王慧敏  
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形成了以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加工企业和电商主导的多种生鲜蔬菜流通模式。不同类型蔬菜流通模式在交易费用、流通时间和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但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标准缺乏、流通过程制度性成本高、冷链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不足是蔬菜流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今后,批发市场主导和多种流通模式并存是蔬菜流通的主要格局,细分消费市场将促进新型蔬菜流通模式不断涌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东英  梁佳  
本文对河北省乐亭县生鲜蔬菜物流系统中三种典型的物流链进行了分析,认为依托于批发市场的随机型物流链,在物流主体具有明显的低组织化程度、低物流综合能力的特征情况下,是一种具有交易效率的物流组织形式。但是,随着物流增值空间在消费市场的打开,具有现代物流综合能力的物流链形式会被创新并发展起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利民  
加入 WTO符合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同时 ,对我国的农业也会带来一些冲击 ,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入 WTO后陕西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是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种植模式 ,瞄准国际国内市场 ,发展名特优出口创汇蔬菜 ,发展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 ;二是增加科技投入 ,积极发展蔬菜产品的采后加工 ,实现多次增值增利 ;三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为蔬菜产品流通提供商机和信息服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美晔  王凯  
本研究基于蔬菜核心企业视角,对四种不同类型的蔬菜产业链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在蔬菜产业链链接过程中主要采取契约式链接模式,产权式链接尚不是主流;销售型核心企业的上游链接对象主要是个体菜农和菜农合作组织,与下游企业的链接相对较为松散;而加工型核心企业则更多地倾向于与具有一定规模的上游蔬菜供应商作为链接对象,与下游企业的链接往往采取契约方式进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桂芹  王丽丽  
本文利用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蔬菜价格月度数据测算了蔬菜生产与批发、生产与零售、批发与零售价格之间的同期相关系数,认为蔬菜全产业链条价格之间有超越"线性"的影响关系,呈现出"相互影响"的特点,蔬菜全产业链条价格之间的传递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与零售价格相比,蔬菜批发价格的上涨更能带动生产价格的提高。因此,要实现蔬菜全产业链价格的科学传递和合理分配,必须提高菜农组织化水平,发展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优化蔬菜零售终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有望  李崇光  宋长鸣  
本文以大白菜、西红柿和青椒为例,运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对我国蔬菜产业链价格逆向传递的非对称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蔬菜的价格沿产业链逆向传递均具有非对称特征。其中,零售环节到批发环节存在"正"的价格非对称传递,批发环节到生产环节存在"负"的价格非对称传递。这种价格的非对称传递造成蔬菜生产者福利受损,导致其在零售价格上涨时获利少,并在零售价格的下跌时亏损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