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8)
- 2023(15850)
- 2022(13726)
- 2021(12856)
- 2020(10892)
- 2019(24782)
- 2018(24596)
- 2017(47852)
- 2016(25540)
- 2015(28464)
- 2014(27530)
- 2013(26956)
- 2012(24404)
- 2011(21797)
- 2010(21581)
- 2009(19320)
- 2008(18497)
- 2007(16042)
- 2006(13648)
- 2005(11376)
- 学科
- 济(101697)
- 经济(101602)
- 管理(78232)
- 业(77074)
- 企(65664)
- 企业(65664)
- 方法(48457)
- 数学(41818)
- 数学方法(41255)
- 农(27449)
- 中国(25599)
- 财(25378)
- 业经(24490)
- 技术(22164)
- 学(21190)
- 地方(20612)
- 农业(18387)
- 制(17803)
- 理论(17654)
- 贸(17362)
- 贸易(17352)
- 易(16847)
- 务(16351)
- 财务(16281)
- 财务管理(16248)
- 和(16074)
- 企业财务(15412)
- 产业(15013)
- 环境(14997)
- 划(14438)
- 机构
- 大学(348978)
- 学院(348966)
- 管理(146007)
- 济(140444)
- 经济(137662)
- 理学(128156)
- 理学院(126850)
- 管理学(124664)
- 管理学院(124031)
- 研究(109859)
- 中国(79672)
- 京(72591)
- 科学(67918)
- 财(61280)
- 所(52209)
- 业大(51741)
- 农(51447)
- 中心(50473)
- 财经(50333)
- 江(48847)
- 研究所(48018)
- 经(45946)
- 范(45078)
- 北京(44808)
- 师范(44647)
- 经济学(42161)
- 院(40762)
- 农业(40109)
- 州(39834)
- 经济学院(38204)
- 基金
- 项目(249882)
- 科学(198902)
- 研究(183680)
- 基金(182623)
- 家(158041)
- 国家(156751)
- 科学基金(137273)
- 社会(117047)
- 社会科(111148)
- 社会科学(111121)
- 省(98590)
- 基金项目(97535)
- 自然(89444)
- 自然科(87457)
- 自然科学(87438)
- 自然科学基金(85896)
- 教育(84502)
- 划(81926)
- 编号(74364)
- 资助(74329)
- 成果(58302)
- 创(55549)
- 重点(55373)
- 部(54781)
- 发(53341)
- 创新(51253)
- 课题(50199)
- 国家社会(48254)
- 科研(47648)
- 教育部(47574)
- 期刊
- 济(144904)
- 经济(144904)
- 研究(97364)
- 中国(61306)
- 管理(54148)
- 学报(51900)
- 科学(49471)
- 财(46016)
- 农(45622)
- 大学(40435)
- 教育(38452)
- 学学(38051)
- 技术(32737)
- 农业(32104)
- 业经(25751)
- 融(24895)
- 金融(24895)
- 财经(23754)
- 经济研究(23734)
- 经(20396)
- 科技(18864)
- 问题(18828)
- 图书(18426)
- 技术经济(17930)
- 业(16754)
- 理论(16422)
- 商业(16326)
- 现代(15649)
- 版(15271)
- 实践(15033)
共检索到485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刚
产业知识蕴藏于产业中不同的企业,构成了以产业链为纽带、企业为节点的知识系统,研究产业链中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对于揭示知识在产业中的运动规律,建立产业自主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产业链的组成和知识的特性,研究了产业链中不同企业的作用、知识特性、知识转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和创新结构,分析了结构中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过程,并给出了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产业链 知识转移 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龙跃 顾新
基于生态位理论,将知识转移细化为投入知识转移和存量知识转移,通过构建基于AJ模型的知识投入利润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和算例验证,揭示了知识转移对知识投入及创新收益增量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系数对成员收益增量及知识转移演化均衡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两类知识的转移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有望推动知识有效转移,促进成员知识存量增加,降低单个成员以及联盟知识投入量,提高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成员及联盟的收益增量。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知识投入 演化 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龙跃 顾新
基于生态位理论,将知识转移细化为投入知识转移和存量知识转移,通过构建基于AJ模型的知识投入利润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和算例验证,揭示了知识转移对知识投入及创新收益增量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系数对成员收益增量及知识转移演化均衡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两类知识的转移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有望推动知识有效转移,促进成员知识存量增加,降低单个成员以及联盟知识投入量,提高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成员及联盟的收益增量。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知识投入 演化 博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化尧 叶欣园
虽然我国引入了大量的外资,但大量本土配套企业并没能因进入全球价值链而实现升级,而是牢牢地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因此,其中的知识转移阻碍机制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输出方、知识接收方和知识特性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在全球价值链下知识从跨国公司到本土企业的转移受阻原因,确定了影响知识传输的九种因素及知识输出和接收方对知识传输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加入全球产业链本土企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对中小企业配套集群"、量产型"专业制造企业和"伙伴型"品牌企业升级障碍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全球产业链 知识转移 本土企业 转型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伟
产业知识链是在知识价值链的驱动下,通过产业的知识供应链,实现产业链上以企业为主体的不同组织之间以及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知识的流动而形成的。本文以产业知识链为基础,结合能源密集型产业链及其知识分布特征,分析能源密集型产业知识链的形成机理,并以铝及铝加工产业链为案例,分析能源密集型产业链低碳化知识的创新途径、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洁 刘思峰 施琴芬
中国企业如何形成具有区域创新优势的产业集群,如何利用知识联盟参与竞争并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探讨了产业集群下的知识创新体系构建动机和体系框架,详细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知识特征,系统研究了产业集群下知识的转移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创新体系 知识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朝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由此催生出来的互联网产业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生了价值转移。本文首先阐述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构成、演变过程;其次总结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价值转移特点;最后提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价值转移下的电商发展模式创新策略。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产业链 电商 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朝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由此催生出来的互联网产业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生了价值转移。本文首先阐述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构成、演变过程;其次总结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价值转移特点;最后提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价值转移下的电商发展模式创新策略。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产业链 电商 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樊玉然 李一鸣
产业链纵向治理结构应顺应当今纵向产业组织垂直解体和网络化的趋势,向企业网络组织演进。为充分发挥企业网络组织的高效率,本文重点探讨该组织的稳定运行机制和高效运行机制以及这两种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稳定运行机制着眼于抑制合作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高效运行机制以激励机制设计为主要手段,着眼于合作剩余的最大化。企业网络组织的稳定运行是其高效运行的基础和保证,而高效运行反过来促进其稳定运行,并使该组织实现真正的长期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凌永辉 查婷俊
在创新集群成为全球各主要国家创新经济发展主体形态的背景下,我国如何引导创新集群加快形成,成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各界关切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首次构建一个统一分析框架,揭示创新集群形成与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显示:产业链内部整合能够通过本地市场效应吸引创新要素集聚,且这种集聚又会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反过来促进产业链内部进一步整合,而产业链外部整合则通过优化创新制度环境促进创新集群加速形成。这可以概括为创新集群形成与演化的诱发机制、自增强机制和加速机制,但这些动力机制存在“逆转”为阻力机制的可能,二者共同决定了创新集群有着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调整阶段的生命周期演化过程。本文在回应学术界相关争议的同时,为政府制定科学政策推进创新集群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创新集群 产业链整合 要素集聚 动态演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从才 原小能
当前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怎样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课题。对我国来说,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关键是我们能否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推动世界制造业基地建设。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巧莲 胡珑瑛 崔双双
在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是合作创新的必要过程,也是合作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信任可以促进合作创新伙伴之间的知识分享和知识转移,并由此促进合作创新的效果。因此,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视角进行了合作创新伙伴信任评价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的方法,建立了基于知识转移的合作创新伙伴信任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构建了合作创新伙伴信任评价的RS-SVM模型;最后选择某研究所及其30个合作创新伙伴作为样本,对评价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显示,RS-SVM模型的准确率和效率均比较高。本研究不仅可以拓展目前信任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从实践上帮助合作创新主体进行有效的信任管理,以进一步促进伙伴之间的知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振华 沈瑶
本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下构建了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劳动力工资之间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的基本框架,并且利用2003-2012年美国在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26个国家的跨国公司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1)当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时,高质量产品的创新成功率将会得到一定时期的增加。(2)当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时,拥有高质量产品的全球价值链链主更愿意将生产制造部分放置于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增加技术转移的可能性。(3)当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时,链主所在的发达国家与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资差距会缩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芮明杰 刘明宇
透过知识视角考察模块化生产的本质,通过对以模块化生产为基础的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分工模式,以及知识创新的SECI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分散的知识创新是网络状产业链区别于线性产业链的一个根本差异。
关键词:
模块化 网络状产业链 知识分工 知识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江波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分为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融合和产业链拉动创新链融合两种模式:前者起步模式是"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理论逻辑源于"先有产业生成然后才有技术创新,最后两者再相互促进"的理念,一般适用于研发能力较强的国家或地区,而后者起步模式是"产业链拉动创新链",理论逻辑源于"先有产业生成然后才有技术创新,最后两者再相互促进"的思想,一般适用于研发能力较弱的国家或地区。而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是一项涉及长期性、系统性的战略工程,在现实中受制于多种因素制约,常常致使两者陷入相互割裂状态。通过分析可知,应从完善创新链整
关键词:
创新链 产业链 产业升级 融合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