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8)
- 2023(14735)
- 2022(12411)
- 2021(11418)
- 2020(10135)
- 2019(23110)
- 2018(23187)
- 2017(45931)
- 2016(24524)
- 2015(27757)
- 2014(27637)
- 2013(27798)
- 2012(25523)
- 2011(22719)
- 2010(22806)
- 2009(21723)
- 2008(21759)
- 2007(19642)
- 2006(17034)
- 2005(15242)
- 学科
- 济(113497)
- 经济(113365)
- 业(99208)
- 企(87462)
- 企业(87462)
- 管理(86766)
- 方法(54559)
- 数学(45264)
- 数学方法(44802)
- 财(34684)
- 农(33939)
- 业经(32467)
- 中国(26645)
- 务(24142)
- 财务(24092)
- 财务管理(24048)
- 农业(23227)
- 企业财务(22796)
- 制(22149)
- 技术(21168)
- 贸(21004)
- 贸易(20997)
- 易(20416)
- 地方(19472)
- 和(18867)
- 理论(17648)
- 学(17112)
- 划(17095)
- 策(16925)
- 银(16427)
- 机构
- 学院(365736)
- 大学(360214)
- 济(158540)
- 经济(155615)
- 管理(150545)
- 理学(129972)
- 理学院(128756)
- 管理学(126860)
- 管理学院(126196)
- 研究(111590)
- 中国(88039)
- 京(74181)
- 财(74068)
- 科学(65808)
- 财经(59427)
- 农(58879)
- 所(55510)
- 江(54388)
- 经(53702)
- 中心(52523)
- 业大(52093)
- 研究所(49821)
- 经济学(48311)
- 农业(46427)
- 北京(46215)
- 经济学院(43944)
- 财经大学(43771)
- 州(43108)
- 范(42041)
- 师范(41642)
- 基金
- 项目(237376)
- 科学(189225)
- 基金(174607)
- 研究(173960)
- 家(149902)
- 国家(148601)
- 科学基金(130199)
- 社会(112893)
- 社会科(107289)
- 社会科学(107261)
- 省(93745)
- 基金项目(92604)
- 自然(84163)
- 自然科(82278)
- 自然科学(82254)
- 自然科学基金(80858)
- 教育(79195)
- 划(77198)
- 资助(71769)
- 编号(70092)
- 成果(54756)
- 部(53215)
- 重点(52356)
- 创(51800)
- 发(51476)
- 创新(47770)
- 课题(46842)
- 业(46732)
- 国家社会(46501)
- 教育部(46134)
- 期刊
- 济(174122)
- 经济(174122)
- 研究(102384)
- 中国(61143)
- 财(60577)
- 管理(59170)
- 农(53963)
- 学报(48919)
- 科学(48390)
- 大学(38097)
- 农业(36847)
- 学学(36441)
- 技术(34692)
- 融(32677)
- 金融(32677)
- 业经(31379)
- 财经(29942)
- 经济研究(27330)
- 教育(27225)
- 经(25813)
- 问题(23877)
- 业(21746)
- 技术经济(21710)
- 统计(19270)
- 商业(19252)
- 贸(18983)
- 策(18039)
- 现代(17927)
- 财会(17493)
- 理论(17364)
共检索到529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龙 李秉龙
从产业链的视角切入,研究探讨中国奶业不合理利益分配格局的成因及其对中国奶业发展长效机制的影响。以乳品加工企业为中心,竞争激烈的产品市场和作为要素市场上的区域垄断买者,使乳品加工企业为应付产品市场上激烈的价格竞争竞相压低原料奶价格,将产业利润由要素市场移至产品市场,而将成本压力由产品市场向要素市场转移,进而形成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而奶业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通过制约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和各产业主体之间形成稳定的供求和紧密的契约关系,影响中国奶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质量安全 利益分配 长效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晓霞 许世卫 李哲敏 李干琼
本文以2005-2010年的玉米价格、豆粕价格、原料奶价格和鲜奶价格月度数据组成的奶业产业链价格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理论和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奶业产业链内部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和传导关系,揭示了奶业产业链内部价格传导机制。
关键词:
奶业产业链 价格波动 传导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亮 李小军
本文以一次博弈为分析的起点,研究了奶业产业链中乳制品企业和奶农行为主体间在一次博弈、重复博弈的战略选择。分析表明,如果乳制品企业和奶农进行一次博弈,毁约便成为两者的理性选择;如果两者进行有限次重复博弈,其结果是一次性博弈均衡结果的简单反复;如果两者之间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就能够得到最优的帕累托均衡点,选择(履约,履约)是最优策略,两者将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乳制品企业和奶农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乳制品企业 奶农 一次博弈 重复博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萍 卢嘉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城市扩张中农地转用利益分配关系呈现的失衡状态以及需要建立有效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适于农地转用制度改革的土地利益分配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而近期目标则以建立征地收益金制度为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地转用 利益分配 调整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龙祖坤 刘长庚
农业产业化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应运而生的新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其实质是农业产业链中各经济主体间的分工与协作,从而形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对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樊玉然 吕福玉 潘春跃
我国食盐产业链合作利益在各环节的分配严重不公平,这造成了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损失。合作利益的分配问题是由食盐产业链纵向和横向上的不合理的产业组织状况所导致的,而产业组织的不合理性有着包括盐业管理体制问题在内的制度性根源。以市场化为目标的食盐专营制度改革和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目标的产权制度改革,将优化盐业产业组织结构,从而提升整个盐业产业链的效率,最终增强我国盐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力 王洁菲
本文以棉农、轧花厂、棉纺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分析棉花产业链利益分配现状。结果表明:当前流通体制并没有增加棉农收益,棉纺企业生存也举步维艰,而轧花厂从中获取大部分利益。基于此结果,文章利用Shapley值法,根据各环节主体对价值链整体的贡献度,测算出1吨32支棉纱的附加值在各环节的利润分配比例并提出稳定价值链、确保各环节主体收益分配合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迟琳 张建军 杜富林
利用锡林郭勒盟的实地调研数据,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传统市场交易模式下肉羊产业链成本收益和综合成本利润率分配情况,并运用修正的Shapley值法,在考虑各方贡献程度的基础上引入投入因子和风险因子,计算出肉羊产业链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在传统市场交易模式下,各主体综合成本利润率之比为1.65%:1.61%:4.72%:7.90%。牧户处于劣势地位,综合成本利润率水平极低,零售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综合成本利润率水平相对较高,利益分配额与投入及风险大小不对等。通过修正的Shapley值法进行重新分配,得出与投入及风险大小更加匹配的利益分配额,综合成本利润率之比为2.14%:1.90%:7.72%:7.93%。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应加强肉羊生产环节扶持力度,提升肉羊养殖效益;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发展深加工产品,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强化政府干预能力,完善风险保障和利益约束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海清 王子军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打造从源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全程控制链的效益、产出和安全性。这里借助产业链、价值链及其治理理论,以我国奶业和种业产业链为研究案例,论证我国农业产业链一般呈倒偏"U"型;尽管农户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但农户也是产业链上权力等级最弱和价值获得最少的利益主体;大型农产品企业在各自产业链上具有治理能力。为营造和谐农业产业链,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应以大型农业加工销售企业为核心协调产业链上各主体间利益关系。重要的是保证农业产业链源头——农民的利益。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农业现代化 奶业 种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私营企业内部利益分配关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理顺私营企业与各要素投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搞清其内部利益分配的主体与客体,找出其内部利益分配的主、客体存在哪些问题,剖析其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我国私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增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艳 杨煜
结合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特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得出影响其利益分配的三大核心因素——合作贡献率、成本承担、风险承担,并构建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利益分配指标体系,采用AHP-GEM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然后运用兼顾多个影响因素的Shapley值法进行利益分配;最后通过实例对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加以验证,为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利益分配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彦丽 孙永珍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奶产业链中生产者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是否存在非对称价格传递来观察2008年以来中国的奶产业链重构是否使奶农利益得到改善。脉冲响应函数和误差修正分析均表明,奶产业链上的价格非对称传递确实存在;非对称误差修正分析发现,牛奶零售价格的误差修正速度远快于生产者价格;而且牛奶零售价格对应于上游价格上涨的传递敏感于上游价格下跌。因此,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没有改善奶农利益受损的情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彦丽 孙永珍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奶产业链中生产者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是否存在非对称价格传递来观察2008年以来中国的奶产业链重构是否使奶农利益得到改善。脉冲响应函数和误差修正分析均表明,奶产业链上的价格非对称传递确实存在;非对称误差修正分析发现,牛奶零售价格的误差修正速度远快于生产者价格;而且牛奶零售价格对应于上游价格上涨的传递敏感于上游价格下跌。因此,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没有改善奶农利益受损的情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发 李萌萌 王强 王向丽
各利益相关者间稳定的竞合关系是生态产业链(EIC)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以生产型、运输型、消费型和分解型企业组成的生态产业链模式为研究基础,利用Shapley值法和动态博弈理论,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EIC中利益相关者间竞合度,再结合与分解者的竞合度建立三维竞合空间,并依据竞合度大小将利益相关者竞合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为竞合关系研究提供了量化标准。最后,文章以鲁北生态工业园中生态产业链为案例进行分析,为鲁北生态工业园中各利益相关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及战略发展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生态产业链 利益相关者 竞合 竞合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励汀郁 熊慧 王明利
2030年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畜牧业是我国主要的碳排放源,如何在保障畜禽产品持续稳定供应的同时减少碳排放,事关居民美好生活所需,也事关“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奶牛产业为例,基于全产业链视角,运用生命周期法测算2008—2020年奶业碳排放,并设计优质饲草日粮减排情景。研究发现,在奶牛日粮中以3公斤、6公斤和9公斤苜蓿干草代替部分精料饲喂低、中、高产奶牛,可减少27%单位原奶碳排放;以人均牛奶消费量翻番、国内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为目标,在优质饲草模式下,奶业可在2036—2037年碳达峰,较当前模式达峰时间提前11年,峰值减少25.5%,此外,该模式下,草地碳汇可有效中和碳排放。优化饲草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饲草畜牧业是“双碳”目标下奶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奶牛产业 碳排放 碳达峰 生命周期评价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