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7)
- 2023(17712)
- 2022(14636)
- 2021(13484)
- 2020(11591)
- 2019(26579)
- 2018(26474)
- 2017(51197)
- 2016(27464)
- 2015(31179)
- 2014(31187)
- 2013(30812)
- 2012(28055)
- 2011(25152)
- 2010(25432)
- 2009(23877)
- 2008(23859)
- 2007(21845)
- 2006(18925)
- 2005(16902)
- 学科
- 济(121995)
- 经济(121864)
- 业(107216)
- 管理(90115)
- 企(88559)
- 企业(88559)
- 方法(55891)
- 农(49258)
- 数学(46322)
- 数学方法(45601)
- 业经(35951)
- 财(33876)
- 农业(32633)
- 中国(28717)
- 务(23919)
- 财务(23847)
- 财务管理(23797)
- 地方(23686)
- 制(23279)
- 技术(22506)
- 企业财务(22495)
- 贸(21786)
- 贸易(21775)
- 易(21133)
- 理论(21122)
- 和(19777)
- 学(19379)
- 策(18611)
- 划(18008)
- 体(16883)
- 机构
- 学院(401026)
- 大学(391088)
- 济(167255)
- 经济(163935)
- 管理(162299)
- 理学(139973)
- 理学院(138613)
- 管理学(136162)
- 管理学院(135428)
- 研究(122414)
- 中国(97103)
- 京(82893)
- 财(75229)
- 科学(74225)
- 农(73811)
- 江(61888)
- 业大(61202)
- 所(61025)
- 财经(59899)
- 中心(59254)
- 农业(56977)
- 研究所(54795)
- 经(54147)
- 北京(51680)
- 经济学(49907)
- 州(48834)
- 范(47880)
- 师范(47420)
- 经济学院(45297)
- 经济管理(45014)
- 基金
- 项目(263471)
- 科学(208963)
- 研究(194337)
- 基金(191125)
- 家(164343)
- 国家(162858)
- 科学基金(142709)
- 社会(124128)
- 社会科(117605)
- 社会科学(117573)
- 省(105958)
- 基金项目(100940)
- 自然(92161)
- 自然科(90085)
- 自然科学(90064)
- 教育(88970)
- 自然科学基金(88499)
- 划(86646)
- 编号(80434)
- 资助(78451)
- 成果(62676)
- 重点(58282)
- 发(57784)
- 部(57574)
- 创(57144)
- 课题(54222)
- 创新(52831)
- 国家社会(50783)
- 科研(50308)
- 业(50112)
- 期刊
- 济(189425)
- 经济(189425)
- 研究(109709)
- 中国(76293)
- 农(72420)
- 管理(62183)
- 财(61922)
- 学报(56378)
- 科学(54550)
- 农业(48988)
- 大学(44344)
- 学学(42098)
- 技术(40513)
- 业经(37716)
- 教育(37273)
- 融(35766)
- 金融(35766)
- 财经(29329)
- 经济研究(28385)
- 业(26646)
- 问题(25693)
- 经(25335)
- 技术经济(23082)
- 统计(21325)
- 策(20083)
- 商业(20068)
- 版(19749)
- 现代(19057)
- 财会(18774)
- 世界(18225)
共检索到589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敏 苗润莲 卢凤君 李梅 胥彦玲
农业区域协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京津冀农业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立足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区域协作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升级,梳理了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定位和农业产业链运营现状,指出了京津冀农业产业链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中环节延伸对接缺乏统筹、跨区域产业链环节优化不足和缺乏主体整合。以京津冀农业产业链升级为目标,基于产业链环节对接与区内外空间联通,提出了京津冀农业区域协作的3种模式,包括产后拉动主导型模式、产前推动主导型模式、产中提升主导型模式,并分别以京承农业合作、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农业科技园和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农业等典型案例对上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母爱英 何恬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定局,严重的雾霾天气迫使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鉴于三地在农业发展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培育和构建京津冀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将成为京津冀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然而,目前产业链的构建中存在着区域层面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顶层设计与协作机制严重缺失等突出问题,应加强从总体布局、工农循环相结合等五个方面的培育和引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戴宏伟 张艳慧
随着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京津冀的经济合作正向更深层次拓展,三地间合理的金融业分工与协作势在必行。在对京津冀金融业分工与协作进行了实证分析后提出,京津冀应建立分层次金融体系,构建地区性金融网络;利用金融业合理分工与协作推动京津冀地区发展;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完善金融合作政策制度;强化地区金融系统间合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 李逸波 何玲
生态补偿机制是进行京津冀农业合作的新利益平台,是集生态服务、补偿扶贫与农业合作为一体推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实现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合作的途径有:农产品生态标识、技术项目扶贫补偿、上下游节水补偿、退耕还林补偿。基于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合作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在制度、政策、扶贫、物流、农业产业链和农业布局,节水补偿、生态品牌和生态移民及异地开发等方面进行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区域合作。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补偿 农业合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合作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丁若虹 冯宝秀
结合三地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已形成的图书馆行业集群化发展合作机制,同时吸纳各方专家意见,对建立适合京津冀三地图书馆协同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京津冀图书馆联盟为机制的协同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平台和保障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彩庆 龚运
沼气工程产业链协同规划对于促进农村生物质能的充分利用,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生物质能原料生产、收集配送、沼气工程、沼气利用、沼渣沼液处理及沼肥加工等方面,补充和完善了沼气工程产业链。针对当前生物质能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协同规划的思路,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沼气工程产业链协同规划模型。该模型包括沼气工程规模、沼气总量、沼肥总量、沼肥加工企业规模、有机农业规模等变量。应用该模型对京津冀地区沼气工程产业链进行了规划,提出了京津冀地区沼气工程产业链各环节发展规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丽平 苏玉娇
在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通过构建网络联结组合使区域产业协作趋势可视化,有利于挖掘与促进产业发展融合,为相关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状况监测与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区域与地区双重视角,从产业共性技术特征出发,依据"区域-技术"2模网络,探究随时间推移逐渐稳定的区域产业与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并通过构建专利技术共现网络,明晰地区产业与技术领域的联结组合,评估判断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前景。最后,根据现实需求,对区域产业协作进行动态效用最优规划,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即着重培育产业优势互补的特色集群、营造有利于产业协作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拓展适应产业开放融合的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燕 陈薇
本文分析了融资租赁在京津冀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领域,同时列举了适用融资租赁模式的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下一步融资租赁业务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融资租赁 京津冀 现代农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喜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既是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均衡与优化,进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产业链的视角来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将产业链、产业集群和高等教育发展融合起来,根据京津冀功能定位、产业链分工和优势,结合各高校的专业优势等建立基于产业链的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对产教融合和区域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一种新的探索。通过产业链来促进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高校协同促进产业链分工和产业集群发展。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高等教育 产业链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智国 张文松
从跨区域协同的视角,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2008-2014年京津冀区域12个子系统的协同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关村与天津、河北省11个地市的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产业基础、创新能力、经济体量等协同创新位势是决定跨区域产业是否协同创新的第一要素,跨区域创新投资、跨区域技术交易等协同创新行为是衡量区域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表征,协同配套环境是跨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跨区域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协同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田娟 韩曾丽 赵蕾霞
基于京津冀产业协同视角,设计融合三地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四位一体”的绿色全渠道模式,构建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MMILP)模型和测算成本的目标函数,优化京津冀制造产业资源配置,提升全渠道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成本的关系。根据绿色全渠道的运行机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提升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的整体治理,二是强化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三是加强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主体关系的协调。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绿色渠道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田娟 韩曾丽 赵蕾霞
基于京津冀产业协同视角,设计融合三地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四位一体”的绿色全渠道模式,构建多目标混合整数线性(MMILP)模型和测算成本的目标函数,优化京津冀制造产业资源配置,提升全渠道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成本的关系。根据绿色全渠道的运行机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提升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的整体治理,二是强化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三是加强政府对绿色全渠道供应网络主体关系的协调。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绿色渠道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母爱英 冯盼 武建奇
京津冀海洋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不完整阶段,存在产业链不对称、产业关联性差、政府推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从区域的视角,构建培育完整的京津冀海洋产业链,在制度、政策和技术保障下,壮大京津海洋产业、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延伸已有产业链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莹 肖海峰
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的优化演变有利于实现产业链整合,促进产业链参与主体利益互补机制的建立。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在分析市场交易、合同、合作社以及纵向一体化等多种纵向协作模式的运作方式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契约博弈模型对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优化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合同模式并不是一种稳态的纵向协作模式,而合作社模式是合同模式的改进,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纵向协作模式,并由此提出促进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