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9)
- 2023(12223)
- 2022(10230)
- 2021(9723)
- 2020(8065)
- 2019(18556)
- 2018(17831)
- 2017(34341)
- 2016(17399)
- 2015(19769)
- 2014(18992)
- 2013(18692)
- 2012(16820)
- 2011(14840)
- 2010(14235)
- 2009(12777)
- 2008(11940)
- 2007(9675)
- 2006(7972)
- 2005(6715)
- 学科
- 济(78969)
- 经济(78889)
- 业(50811)
- 管理(50094)
- 企(41489)
- 企业(41489)
- 方法(37141)
- 数学(33489)
- 数学方法(33141)
- 中国(22380)
- 农(20639)
- 业经(17347)
- 财(16822)
- 贸(16633)
- 贸易(16625)
- 易(16296)
- 地方(13424)
- 农业(13218)
- 产业(12638)
- 技术(12260)
- 制(12177)
- 环境(11273)
- 学(11080)
- 和(10880)
- 融(10657)
- 金融(10656)
- 银(10507)
- 银行(10502)
- 行(10137)
- 务(9999)
- 机构
- 大学(240211)
- 学院(239401)
- 济(113856)
- 经济(112376)
- 管理(100346)
- 理学(88428)
- 理学院(87625)
- 管理学(86457)
- 管理学院(85997)
- 研究(79303)
- 中国(59916)
- 京(48432)
- 财(46652)
- 科学(43082)
- 财经(39036)
- 中心(36900)
- 经济学(36812)
- 经(36076)
- 所(35697)
- 经济学院(33359)
- 研究所(32905)
- 业大(31063)
- 农(30836)
- 江(30300)
- 北京(29965)
- 财经大学(29607)
- 范(29104)
- 院(28926)
- 师范(28861)
- 经济管理(27542)
- 基金
- 项目(173486)
- 科学(141176)
- 基金(132181)
- 研究(129593)
- 家(114641)
- 国家(113454)
- 科学基金(99779)
- 社会(88445)
- 社会科(84311)
- 社会科学(84293)
- 基金项目(69410)
- 省(64085)
- 自然(62051)
- 自然科(60710)
- 自然科学(60694)
- 自然科学基金(59653)
- 教育(58372)
- 划(54340)
- 资助(53120)
- 编号(49719)
- 部(40417)
- 国家社会(38958)
- 重点(38585)
- 发(38495)
- 成果(38138)
- 创(37500)
- 教育部(35914)
- 人文(35125)
- 创新(35122)
- 制(33720)
- 期刊
- 济(112300)
- 经济(112300)
- 研究(68322)
- 中国(39366)
- 管理(37223)
- 财(34267)
- 科学(31933)
- 学报(29740)
- 农(27544)
- 大学(24642)
- 学学(23365)
- 技术(21670)
- 经济研究(20426)
- 农业(19821)
- 财经(19046)
- 教育(18738)
- 业经(18425)
- 融(17995)
- 金融(17995)
- 经(16651)
- 问题(15208)
- 贸(14118)
- 世界(13526)
- 国际(12398)
- 技术经济(12134)
- 业(11736)
- 统计(11601)
- 商业(11105)
- 科技(10807)
- 策(10765)
共检索到332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冼海钧 陈文慧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发展问题,实际上是强调各国通过识别产业链战略环节,根据自身已有条件来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或价值环节,突破价值链升级的瓶颈,在根据产业链的增值路径来安排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产业链分工视角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问题,并指出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协作分工体系,实现中国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产业链分工 产业结构 中国 东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史智宇
本文运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大量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逐步从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因,并分析了影响我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本文最后对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永红
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与东盟传统的产业间分工逐渐削弱,产业内分工开始形成,产业内贸易迅速扩大, 其重要性不断提高。中国入世之后,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使中国与东盟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得以发展和深化,促进双方的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中国-东盟国家 产业内分工 体系构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娟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纺织品贸易主要是一种跨国界、区域性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表现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也表现在国际营销渠道的共享。本文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纺织品贸易与投资的现状、基础并提出开展产业内合作的途径。
关键词:
中国—东盟 纺织品 产业内合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宏波
本文在归纳、整理以往多种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较为全面、科学的产业内贸易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各种指标的测算,合理判断和比较了目前两地区服务业整体、部门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并为今后如何加快该地区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提供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内贸易 中国 东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勇
东盟国家是中国天然橡胶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区,同时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东盟国家,因此双方在天然橡胶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国家"2+7"合作框架的提出,使双方在农业领域合作具有广阔前景与发展机遇,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天然橡胶原材料、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制品方面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最后提出应对竞争、深化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东盟国家 天然橡胶 竞争 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袁潇杰
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两种不同的投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文章据此探寻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从东盟的产品市场和资源禀赋出发,分别分析了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优势产业、边际产业、资源类产业及小规模技术产业的企业对东盟国家的不同投资指向。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 区位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燕 邓荣荣
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运用Grubel和Lloyd(1975)与Greenaway,Hine和Milne(1994)的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界定,并使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定因素有国家要素丰裕度差距、可持续发展差距和平均市场规模,而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产业特定因素因国家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琦
本文研究表明,东盟已较大程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但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环节,主要表现为间接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比重不断减少、国外附加值比重不断增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所处地位较高,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程度提高,但呈下游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生产网络 东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怀豫 梁斯奕 宾冰
区域粮食安全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东盟是稻米生产的重要地区,也是全球稻米市场出口的主要供给国,其稻米产业发展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泰国、越南、缅甸以及柬埔寨四国的稻米产业政策,分析产业政策对稻米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主产国稻米产业政策的时间和政策重点虽有差异但路径相似,均是通过扩大规模到注重技术再到贸易导向推动本国稻米产业发展。各国在出口稻米市场中的定位不尽相同,中国市场对东盟稻米主产国的影响日益显著。当前气候变化以及国际形势加剧粮食安全危机,中国应充分利用技术及市场优势,加强与东盟各国稻米产业的技术合作与援助,构建区域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德胜 张国利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成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国对东盟国家的OFDI快速增长。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正式生效,RCEP将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叠加,进一步拓展中国对东盟国家贸易投资的新领域,为中国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中国对东盟国家开展OFDI时,应全面研究各类投资风险,开展多元化投资以分散风险,同时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金融方面的合作,在出现投资争端时灵活运用双边机制合法维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饶华 朱延福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7个低劳动力成本国家OFDI的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的OFDI是否存在效率寻求。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具备明显的效率寻求的特征,东道国低劳动力工资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中国的OFDI技术输出型动机明显。东道国资源禀赋和市场规模也对中国的OFDI产生显著作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中国的OFDI仍处于效率寻求的初始阶段。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劳动力价格 效率寻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文学 武政文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贸易关系的改善和跨境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为进一步拓展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包括中国商业银行在东盟国家网点布局不合理、共同金融市场和货币结算体系缺失、金融合作的战略设计与制度创新欠缺、外部环境存在干扰制约等。基于国际金融话语权的视角考察分析,可以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晓晨
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赵晓晨拥有约4亿人口的东盟国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的20年中,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6%。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除由于这些国家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