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6)
2023(13346)
2022(11780)
2021(10997)
2020(9242)
2019(21440)
2018(21233)
2017(41868)
2016(22369)
2015(25259)
2014(24933)
2013(24514)
2012(22183)
2011(19722)
2010(19300)
2009(17202)
2008(16446)
2007(13966)
2006(11865)
2005(9754)
作者
(61715)
(51431)
(50906)
(48546)
(32555)
(24570)
(23306)
(20402)
(19561)
(18000)
(17493)
(17053)
(16028)
(15945)
(15832)
(15353)
(15352)
(15337)
(14579)
(14462)
(12511)
(12379)
(12363)
(11726)
(11488)
(11366)
(11156)
(11125)
(10209)
(10169)
学科
(91487)
经济(91395)
管理(64355)
(63419)
(52348)
企业(52348)
方法(45003)
数学(39526)
数学方法(39002)
(25053)
(22133)
中国(21652)
业经(20961)
地方(18773)
(17905)
农业(16974)
(15429)
贸易(15425)
技术(15374)
(14969)
理论(14676)
(14613)
(14342)
财务(14271)
财务管理(14243)
(14229)
环境(13958)
企业财务(13511)
产业(13389)
(12336)
机构
大学(310266)
学院(310118)
管理(130054)
(124730)
经济(122243)
理学(114685)
理学院(113542)
管理学(111526)
管理学院(110979)
研究(96981)
中国(69458)
(64062)
科学(60292)
(54148)
业大(46917)
(46501)
(46120)
财经(45080)
中心(44750)
研究所(42525)
(42086)
(41201)
(39619)
北京(39547)
师范(39260)
经济学(37367)
农业(36338)
(35915)
(34666)
财经大学(33996)
基金
项目(224575)
科学(177828)
研究(164732)
基金(163961)
(141848)
国家(140701)
科学基金(122717)
社会(104308)
社会科(98966)
社会科学(98940)
基金项目(88102)
(87847)
自然(80405)
自然科(78537)
自然科学(78520)
自然科学基金(77079)
教育(75557)
(73357)
编号(67306)
资助(67255)
成果(52467)
(49592)
重点(49568)
(47881)
(47207)
课题(44986)
创新(43960)
教育部(43007)
科研(42931)
国家社会(42692)
期刊
(126926)
经济(126926)
研究(85630)
中国(49490)
学报(46554)
管理(46004)
科学(43999)
(41674)
(40015)
大学(36234)
学学(34282)
教育(31342)
农业(29446)
技术(28132)
业经(22517)
财经(21038)
(20927)
金融(20927)
经济研究(20267)
(17974)
问题(17107)
科技(15530)
图书(15506)
技术经济(15279)
理论(14988)
(14288)
商业(14087)
现代(13827)
实践(13822)
(13822)
共检索到422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冰  曹允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转移持续深入,为空港城市临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基于对新时期国际航空产业、制造业、服务业转移现状及趋势的分析,本文剖析了我国各空港城市临空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在产业转移背景下适宜重点发展的三大临空产业集群:航空运输产业集群、临空高科技产业集群以及临空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以上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及理论发展时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方旭  
产业集聚是临空经济的典型特征,国内临空经济热的背后缺少对其产业集聚效应的思考。本文首先阐述了产业集聚与临空经济的关系,特别分析了产业集聚在临空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然后以临空经济产业集聚下的临空产业链为对象,探讨其产业选择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玫  
从广义空间观看,区际产业转移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区域协调观和节约型社会的本质相一致。但产业转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三维度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衰退性产业转移以及招商引资领域环境门槛过低普遍会对承接区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经过综合利弊权衡,坚持区域可持续发展观是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最优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佩华  
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投资硬环境以及劳动力价格逐渐趋同的情况下,面对东部产业转移提速这一新的机遇,中、西部地区凭借何种优势吸引更多的东部投资,已成为影响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关系嵌入这一新的视角来分析东部企业拥有的网络资源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对中、西部地区如何建立合适的网络资源和加深关系嵌入程度以形成"软件"方面的优势来吸引东部产业的转移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有禄  罗秋兰  
为构建"东部优化、中部提升、西部大发展"的茧丝绸产业带,把我国打造为茧丝绸业强国,商务部于2006年正式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文章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结合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东桑西移"工程实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做好"东桑西移"产业转移的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  
This paper would present the characters of the recent international shift of industries,and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of China in this field. It also describes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is kind of shift to China,especially the trend of industry shift from main countries and areas. Finally it makes some positive suggestions of dealing with such shift to China.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允春   张朝阳  
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对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郑机场为例,构建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同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探究我国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郑机场2010-2023年临空产业与航空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由严重失调转变为濒临协调,耦合协调度增速逐渐放缓。基于此,应推动航空物流发展、优化临空产业环境、加强协同合作,探索区港联动产业互利共进新发展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巧义  
临空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分类中的一个新形态,也是当前我国发展最为迅猛的区域产业集群类型。当前我国临空经济存在发展缓慢、模式雷同、规划过度超前等问题。而根据政府与市场在临空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出我国临空产业集群存在的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政府市场互动型三种典型模式。结合各地临空经济发展基础与现状,对临空产业集群实施路径提出科学决策、合理布局,稳步实施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汉清  
要素转移与产业转移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产业转移承载着要素转移,要素转移不一定伴随着产业转移。无论是要素转移还是产业转移,根本动因都是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产业转移的区位路径,总是从产业收益低的地区向产业收益高的地区转移;要素转移的区位路径,总是从要素收益低的地区向要素收益高的地区转移。产业转移对转出转入地区利弊参半,而要素转移对流入地区经济发展能够带来强大推动力,对流出地区经济发展则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薛漫天  何玉梅  
依据多层面的数据和面板数据计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外向型产业梯度的指标体系,评估各行业各省市的外向型产业梯度分值;筛选从沿海内迁的制造业出口企业,统计这些企业迁移发生时的外向型产业梯度势差;依据上述梯度势差和外向型产业梯度的分值,推算了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五省适宜承接的外向型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奕  童牧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第二、三类制造业为对象,利用区域内16个城市1984年、1997年和200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了区域内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和具体的路径选择过程。研究说明第二、三类制造业已经或正在从上海向区域内转移,并在上海、苏州和无锡等地形成了多产业的集聚,前期和相关产业的集聚状况是决定产业集聚分布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戴宏伟  
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一直存在一定争议,主要表现为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之争、产业集聚与产业扩散之争、国际产业转移的正负效应之争。本文在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评议的同时,重点对产业转移研究的有关争议进行评论,认为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产业转移双方的产业升级,其消极影响则并非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可以通过各种措施进行规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凯  颜究生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可以总结为四点:销售市场、产业关联、生产资料、政策环境。依据这四个因素建立产业转移的推拉力模型,结合广东省高碳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产业关联因素以及将政策优惠局限在碳税的情况下,如果能根据地区间的空间距离制定差异化的碳税税率,使待转移企业少交的碳税足以弥补迁入迁出地之间的运输成本,就能有效地推动高碳产业转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龙斌  
产业集群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是妨碍其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主要阻力。博弈分析表明,西部地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双方的最优战略组合。因此,为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引进集群产业链上的企业;认真规划产业园区,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珂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国际产业转移是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际专业分工化趋势中,我国产业结构也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不断优化。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建立VAR模型,对国际产业转移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径进行研究,最后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目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