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8)
2023(16797)
2022(14530)
2021(13435)
2020(11130)
2019(25684)
2018(25488)
2017(49258)
2016(26484)
2015(29726)
2014(29595)
2013(29010)
2012(26755)
2011(24159)
2010(24124)
2009(21720)
2008(20974)
2007(18412)
2006(16118)
2005(14030)
作者
(75068)
(62515)
(61985)
(58719)
(39665)
(29886)
(28222)
(24613)
(23748)
(22165)
(21171)
(21002)
(19753)
(19601)
(19276)
(18988)
(18592)
(18375)
(17754)
(17721)
(15388)
(15311)
(15054)
(14298)
(14001)
(13894)
(13741)
(13696)
(12511)
(12335)
学科
(113400)
经济(113293)
管理(75180)
(74783)
(60733)
企业(60733)
方法(48257)
数学(41551)
数学方法(40994)
(31840)
中国(31431)
地方(28547)
业经(26835)
(25237)
(21975)
农业(21831)
(19689)
贸易(19675)
(19029)
(18957)
技术(18368)
理论(17812)
(17675)
环境(17647)
(16635)
银行(16589)
(16019)
金融(16015)
(15913)
地方经济(15673)
机构
学院(371349)
大学(370427)
(150173)
管理(149702)
经济(146973)
理学(129764)
理学院(128348)
管理学(126103)
管理学院(125423)
研究(124422)
中国(91540)
(78939)
科学(76182)
(66258)
(61108)
(58477)
中心(56430)
研究所(55725)
业大(54607)
(54041)
财经(53395)
(50290)
师范(49829)
北京(49820)
(48579)
(45805)
农业(45328)
经济学(44366)
(44332)
师范大学(40182)
基金
项目(256571)
科学(202605)
研究(189567)
基金(185246)
(160620)
国家(159249)
科学基金(137762)
社会(119347)
社会科(113168)
社会科学(113139)
(100843)
基金项目(98523)
自然(89101)
教育(87164)
自然科(87036)
自然科学(87017)
自然科学基金(85420)
(84437)
编号(78114)
资助(75976)
成果(62365)
(58204)
重点(57282)
(56169)
课题(53666)
(53600)
创新(49894)
国家社会(48658)
科研(48526)
教育部(48424)
期刊
(165604)
经济(165604)
研究(108409)
中国(70792)
管理(56228)
学报(55312)
(53760)
科学(52856)
(48769)
教育(43475)
大学(42803)
学学(40147)
农业(37592)
技术(34407)
(31019)
金融(31019)
业经(29510)
经济研究(25959)
财经(25199)
问题(21764)
(21617)
图书(20142)
(19141)
技术经济(18306)
科技(18236)
商业(17553)
理论(17428)
现代(17076)
资源(16389)
(16259)
共检索到542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阿不都艾尼·阿吾提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必行。经济在区域之间梯度型变迁,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其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当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我国各地区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因此当前的产业转移不像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规律性。从东、中部产业转移和承接现状分析看中西部承接具有内步性、长期性,应作为中西部发展的次要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若锦  刘兰  
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经济规模、货物贸易、服务业水平、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六个因素对东中西部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做出分析,明确中西部已初步具备承接服务贸易梯度转移的基础,进而探讨了限制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东中西部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鲍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加工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追述我国对外经贸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区域经济学中的"梯度推移理论",可以推断出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之路:由东部沿海开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较落后地区,最后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是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仅靠梯度转移来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难度较大。所以中西部地区还应积极创造自己优势的产业集群,才有可能实现与东部地区经济均衡的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涛  左健  韩楠  
本文结合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从制造业选择与比较优势角度解释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并利用2004~2012年中西部地区4个省份的经济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此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由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选择背离了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导致中西部的制造业企业缺乏竞争力,进而造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以此为基础阐述在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出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史恩义  王娜  
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是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承接地金融发展又是影响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扩展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并利用中西部17个省市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由于存在吸收能力方面的差异,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显著为负;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吸收能力,在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作用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且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地区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依然大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仍应加快金融发展,提高承接地的吸收消化能力,促进金融与产业的有效融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耿选珍  
首先以河南省为例利用物流需求系数,分析得出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其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剖析了中西部地区当前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物流业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覃成林  
一、知识经济兴起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兴起,正在以革命性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关于经济发展的观念和对未来经济形势变化的判断;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竞争方式、经济发展道路等的一系列变化。知识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是当今任何一个地区所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世刚  
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定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为中西部地区高起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提出了中西部地区高起点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中西部高起点发展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途径,并提出了营造创新生态环境,发挥地方政府职能,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机制和发挥高新技术园区支撑保障作用等推动中西部高起点发展的政策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目前,促进东部发达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区域关系的重要举措,是减轻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转换能力、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优化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加快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小明  王艺锦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西部地区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能源产业集群,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地方合作网络,而且科技水平较低、能源开发浪费较大。西部地区应实施集群发展战略,科学规划,"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培育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性能源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荣增  
本文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为出发点,利用层次分析模型深入探讨了影响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六项制约因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国民  罗小锋  李振唐  
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法,分析了各要素对中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利用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Jr)的数学模型,测算出中西部地区在四个行业领域的技术与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提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同时实施,共同推进,是变后发潜在优势为后发增长动力,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劲松  
产业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西部地区在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在阐述产业转移与生态循环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中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存在的障碍,提出为了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把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置于重要地位,采取更新地方政府发展理念、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培育生态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完善发展相关服务体系、创新生态循环经济的市场价格机制和加快企业与社会公众的观念转化等措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进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涛  伏玉林  
大量低技能劳动力流向东部,延续了东部继续靠引进技术、从事附加值较低产业的生产方式。这种发展模式对服务业需求较低,进一步制约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加大对中西部核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在低端产业对东部的竞争基础,促使东部通过技术开发向附加值更高产业转变。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需求,长期将为中西部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