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0)
2023(16765)
2022(14133)
2021(13331)
2020(11114)
2019(25781)
2018(25243)
2017(49143)
2016(26208)
2015(29445)
2014(29047)
2013(28617)
2012(26087)
2011(23452)
2010(22925)
2009(20726)
2008(19851)
2007(16745)
2006(14279)
2005(12318)
作者
(71971)
(60014)
(59278)
(56718)
(37978)
(28548)
(27122)
(23609)
(22709)
(20958)
(20317)
(20240)
(18723)
(18706)
(18508)
(18252)
(17911)
(17555)
(17021)
(16950)
(14651)
(14554)
(14372)
(13577)
(13370)
(13336)
(12995)
(12787)
(11836)
(11716)
学科
(109883)
经济(109771)
管理(72999)
(70551)
(57985)
企业(57985)
方法(51074)
数学(44993)
数学方法(44451)
中国(30831)
(29074)
(25701)
业经(24858)
(21435)
(20953)
贸易(20944)
地方(20890)
(20420)
农业(19259)
(18963)
技术(16943)
(16455)
理论(16357)
环境(16315)
(16178)
财务(16109)
财务管理(16076)
产业(15378)
企业财务(15244)
(15192)
机构
大学(365725)
学院(364095)
(154022)
经济(151198)
管理(147424)
理学(129248)
理学院(127901)
管理学(125759)
管理学院(125114)
研究(122397)
中国(90516)
(77006)
科学(73724)
(66102)
(58992)
中心(54949)
财经(54633)
(54394)
研究所(54342)
业大(52700)
(50097)
(49041)
北京(48529)
经济学(47689)
(47515)
师范(47079)
(45085)
经济学院(43147)
农业(42538)
财经大学(41072)
基金
项目(258439)
科学(205316)
研究(190439)
基金(190217)
(165212)
国家(163907)
科学基金(142048)
社会(122413)
社会科(116183)
社会科学(116155)
基金项目(100793)
(98343)
自然(91328)
自然科(89256)
自然科学(89236)
自然科学基金(87650)
教育(87065)
(83236)
资助(78271)
编号(76370)
成果(60711)
(58109)
重点(57696)
(55603)
(54052)
课题(51880)
国家社会(51319)
教育部(50434)
创新(50419)
科研(49364)
期刊
(158575)
经济(158575)
研究(105847)
中国(63072)
学报(54593)
管理(53143)
科学(52161)
(48758)
(48510)
大学(42528)
学学(40047)
教育(37979)
农业(34580)
技术(31707)
经济研究(27228)
(27149)
金融(27149)
财经(26294)
业经(26167)
(22677)
问题(20920)
(18158)
技术经济(17635)
图书(17299)
科技(17262)
(16737)
理论(16524)
商业(16063)
现代(15913)
(15840)
共检索到511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继亮  
本文以就业结构转变方向指数、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指数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指数为自变量,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5年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从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两方面论证就业结构转变。结果发现:时间序列数据显示资本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省际面板数据显示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就业结构转变方向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但显著抑制了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工资率显著促进了就业结构转变方向和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是就业结构转变的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继亮  
本文以就业结构转变方向指数、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指数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指数为自变量,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5年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从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两方面论证就业结构转变。结果发现:时间序列数据显示资本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省际面板数据显示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就业结构转变方向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但显著抑制了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工资率显著促进了就业结构转变方向和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是就业结构转变的重要诱因。在没有发生重大产业革命之前,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就业结构转变将依然呈现向第三产业发展,并且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敏  
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定性、定量研究产业结构对人口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的影响。首先,分析产业结构对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影响;其次,分析产业结构对不同学历水平、技能群体的影响,通过对各工业部门的划分,分析了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了不同的行业特征对农民工收入水平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明明  陈丹  
一、文献综述自我国改革开放后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至今,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研究文献硕果颇丰。但对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结构的研究,多以某省或地区为例展开,如吴江、封晓庆(2006)以四川省,徐向龙(2009)以广东省,常丽(2010)以辽宁省,史常亮(2010)及杨秋明、姜海荣等(2013)以江苏省,李琳、阳吉运等(2010)以湖南省,王姝、管超等(2011)以陕西省,吴江、祝云等(2007)以成渝经济区,穆怀中、闫琳琳(2009)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霞  单德朋  
利用结构变化值和结构调整速度对民族地区1978-2010年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符合配第-克拉克产业演进规律,但对第一产业倚重较大,对外生政策冲击敏感度高。未来产业与就业结构动态优化的关键在于,政府继续主导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升;反思并调整当前重工业化的第二产业结构现状;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增加产业结构总体就业吸纳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平  任安然  李健  
本文利用中国1978~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从协调性和冲击性视角,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预测结果显示在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均已进入"三二一"发展模式;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VAR模型证实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产生了较大且相对持久的影响,是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而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产生了较小且短暂的影响,进一步证实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一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琳  李全生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的考察及对二者的相关性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不均衡。实现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对于有效缓解天津市的就业压力,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就业扩张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凤云   王希元  
直觉上,智能制造的“机器换人”效应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基于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机制分析发现,智能制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取决于制造业内部智能制造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替代弹性,在两种生产方式替代弹性较大的条件下,智能制造将驱动就业结构服务化转型,使劳动力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导致经济系统整体的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进一步将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佩恩表和世界银行的跨国数据匹配后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智能制造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替换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且按照人均收入水平、人口红利阶段、不同国家类型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智能制造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效应越显著。机制检验验证了理论假说,即智能制造导致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驱动就业结构服务化转型实现的。本文的研究为探寻兼顾智能化转型和收入分配改善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广瑜  赵子健  史占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试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效益差、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文章探究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认为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决定产业能否顺利转型升级的关键。根据新结构经济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明确"有效市场是基础,有为政府为保障"的原则。政府职能应被限定在解决市场失灵、完善市场环境与优化政策制定等方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广瑜  赵子健  史占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试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效益差、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文章探究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认为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决定产业能否顺利转型升级的关键。根据新结构经济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明确"有效市场是基础,有为政府为保障"的原则。政府职能应被限定在解决市场失灵、完善市场环境与优化政策制定等方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广瑜  赵子健  史占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试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效益差、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文章探究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认为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决定产业能否顺利转型升级的关键。根据新结构经济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明确"有效市场是基础,有为政府为保障"的原则。政府职能应被限定在解决市场失灵、完善市场环境与优化政策制定等方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玉堂   王晓丹  
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着企业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的变革,致使企业员工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深入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对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对就业规模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力就业规模;对就业结构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型、服务型、高技能、中等技能员工存在就业创造效应,而对生产型、低技能员工则存在就业替代效应。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提高生产率及扩大经营范围作用路径影响企业劳动力就业。第三,不同所有制、生命周期、科技属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更为明显。第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具有非线性影响,且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加深,劳动力就业的优化作用不断增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爱文  莫荣  卢爱红  
就业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尺。就一般意义上讲,就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结构包括就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性别与年龄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狭义的就业结构是指就业的产业结构。本报告重点研究就业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与城乡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锦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非农就业的行业分布和收入增长1995—2013年期间四个时间点上的情况,用布朗分解方法分析了收入增长的原因,重点考察了行业分布变化所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劳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收入机制的完善,低技能劳动力的大量供给使中国产业结构向低技能低收入的方向倾斜发展,这不利于整体收入的增长和分配。近年来产业转型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开始加强,这会成为新时期中国劳动收入的新增长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琳  阳吉运  高希  
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理论,重点对湖南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等层面分阶段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得出湖南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但与相邻省份广东相比,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性更为严重等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后针对性地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