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1)
2023(17194)
2022(14778)
2021(13735)
2020(11462)
2019(26153)
2018(25682)
2017(49837)
2016(26460)
2015(29528)
2014(28774)
2013(28100)
2012(25265)
2011(22407)
2010(22217)
2009(20507)
2008(18681)
2007(15963)
2006(13591)
2005(11387)
作者
(71313)
(59160)
(58663)
(55719)
(37239)
(28327)
(26841)
(23232)
(22521)
(20729)
(20060)
(19621)
(18465)
(18246)
(18166)
(17787)
(17571)
(17571)
(16805)
(16780)
(14284)
(14236)
(14199)
(13480)
(13340)
(13069)
(12911)
(12769)
(11777)
(11634)
学科
(103389)
经济(103279)
管理(75676)
(73413)
(61851)
企业(61851)
方法(49333)
数学(43280)
数学方法(42715)
中国(30591)
(27683)
(27653)
(27494)
金融(27491)
(25848)
银行(25814)
(24817)
业经(24698)
地方(22647)
(20473)
(19841)
农业(18635)
(18620)
(18593)
贸易(18579)
财务(18544)
财务管理(18507)
(18060)
理论(17962)
企业财务(17581)
机构
学院(357843)
大学(355746)
管理(145663)
(144314)
经济(141338)
理学(127762)
理学院(126497)
管理学(124212)
管理学院(123594)
研究(111759)
中国(87380)
(72708)
科学(68035)
(65223)
财经(53746)
中心(53674)
(52878)
(52675)
业大(51998)
(49290)
(49020)
研究所(48603)
(45640)
师范(45213)
北京(44856)
经济学(44515)
(41231)
农业(41209)
(41072)
经济学院(40527)
基金
项目(255425)
科学(202329)
研究(188677)
基金(186296)
(160797)
国家(159486)
科学基金(139134)
社会(120186)
社会科(114128)
社会科学(114102)
(100361)
基金项目(99278)
自然(89986)
自然科(87950)
自然科学(87932)
教育(87006)
自然科学基金(86321)
(83361)
编号(77374)
资助(76124)
成果(60468)
重点(56715)
(56144)
(54725)
(54097)
课题(52045)
创新(50378)
国家社会(49571)
教育部(48997)
科研(48948)
期刊
(147284)
经济(147284)
研究(100518)
中国(60866)
学报(52477)
管理(51437)
(49298)
科学(48996)
(47389)
大学(40813)
(39710)
金融(39710)
学学(38682)
教育(37131)
农业(32779)
技术(31437)
业经(26317)
财经(25408)
经济研究(24608)
(21826)
问题(18948)
理论(17312)
科技(17040)
图书(16888)
商业(16718)
技术经济(16638)
(16079)
实践(15903)
(15903)
现代(15740)
共检索到500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柴士改  
为了弥补传统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计算与内容上分别存在将各部门等权重与无法从结构上反映部门之间的关联效应的局限性,文章基于产业视角下,构建改进影响力系数与改进感应度系数、中间投入分配系数与中间使用分配系数,对金融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前相与后向关联效应进行评价。结论如下:整体上,金融部门对国民经济的供给推动作用大于需求拉动作用;结构上,各行业对金融部门的依赖性较强,金融部门发展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内部协作性较强,但同时离不开第三产业与制造业的有力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柴士改  
为了弥补传统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计算与内容上分别存在将各部门等权重与无法从结构上反映部门之间的关联效应的局限性,文章基于产业视角下,构建改进影响力系数与改进感应度系数、中间投入分配系数与中间使用分配系数,对金融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前相与后向关联效应进行评价。结论如下:整体上,金融部门对国民经济的供给推动作用大于需求拉动作用;结构上,各行业对金融部门的依赖性较强,金融部门发展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内部协作性较强,但同时离不开第三产业与制造业的有力支持。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梁龙跃  陈家驹  
【目的/意义】以我国金融业各个部门为研究对象,从动态关联性角度出发研究各部门间的金融风险传染效应。【设计/方法】首先运用广义方差分解方法构建静态关联度矩阵,确定各个部门关联度的方向及强度,随后通过滚动窗口预测方法测算金融市场各个部门的动态关联度,刻画各部门的风险传染网络。【结论/发现】研究发现:1.我国金融部门之间有显著的关联性;2.极端事件的发生能够加强我国金融部门间的联动性;3.金融部门之间的风险传染网络具有动态关联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易诚  
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资本融合研究易诚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程中,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企业制度改革和金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工商实业与金融业相互关系的重要性,“产融结合”的提法不断见诸报刊杂志。本文就产融结合的基本概念,国内外...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白雪  牛锋  
将私人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和偿债负担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分析两者与信贷、私人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和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私人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和偿债负担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杠杆率和偿债负担决定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两种长期关联;杠杆率和偿债负担对信贷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对私人支出并无显著的直接影响;杠杆率和偿债负担在稳态调整过程中对其他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促使经济系统趋于稳定,但两者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后果存在明显差异;平均贷款利率和资产价格增长的内生限制在经济系统稳定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白雪  牛锋  
将私人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和偿债负担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分析两者与信贷、私人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和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私人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和偿债负担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杠杆率和偿债负担决定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两种长期关联;杠杆率和偿债负担对信贷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对私人支出并无显著的直接影响;杠杆率和偿债负担在稳态调整过程中对其他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促使经济系统趋于稳定,但两者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后果存在明显差异;平均贷款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本文从跨国银行内部的金融联系入手,分析了跨国银行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对其子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并在各子银行之间有效配置资本、借此影响和控制子银行信贷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以中东欧、波罗的海国家以及中国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的行为选择,证明了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的直接投资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放大了母国与东道国银行部门之间的"传染效应"。鉴于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向外资开放,金融监管当局应以中东欧及波罗的海国家的教训为戒,在继续实施金融开放战略的同时,谨慎对待出售本土金融机构的控股权,防止银行过度"外资化",以避免由此导致对本国银行体系的冲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凡佳  杨勇  方意  
基于系统性风险,主要分析大型房企违约对金融部门造成的影响作用。同时,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剖析房企违约背后的风险机理。研究发现:大型房企违约诱因包括房企“激进”扩张的高杠杆战略与房地产周期的下行压力;在房地产周期中,金融部门扮演了类似于“加速器”的重要角色。借助系统性风险传染模型检验,发现大型房企对金融部门造成的影响比较有限;在大型房企发生实质性违约时,应该重点关注识别出的系统性重要银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立  
以美国1963~2010年48年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系统考察了金融结构变迁下的美国金融部门利润率变化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表明,美国金融部门利润率的上升会导致其实体经济部门利润增长率下降;美国过度发达的金融部门已在制约其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并逐步远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这使得美国的资源配置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优质资源不断流入金融部门,而相对应的实体经济部门逐渐空心化。美国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发展的"马太效应"使金融危机的爆发具备了条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甘顺利  刘晓辉  
本文从两个方面修正了货币错配测算模型。一方面,引入了表外的外币资产和负债及金融部门的外币衍生工具;另一方面,运用GDP剔除经济规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修正的ACMAQ模型,以中国金融部门24家上市企业的数据为基础,估算了中国金融部门的货币错配情况。本文发现,2001~2004年间,中国金融部门存在轻微的债权型货币错配,但2005年以后中国金融部门债权型货币错配现象十分严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俊宇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已过去整整二十载,当时东亚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和货币币值一个接一个崩溃。面对这场风暴,中国却能幸免于难,是因为中国没有放开资本账户,不允许资本自由流动,而且其金融体系也未完全对外资开放。中国为了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稳定,甚至当其他东亚经济体争先贬值自身货币时,仍不惜动用巨额外汇储备以平复东亚地区的经济波动。时至今日,国际市场以及各研究机构仍时常担心人民币贬值及中国金融体系崩溃。中国私人部门高额储蓄是造成目前非金融部门高企债务的主要原因。由于有限的投资渠道,以及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王达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新兴市场国家的FSFDI迅速增长。FS-FDI具有提高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分配效率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金融脆弱性,使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面临重大挑战。新兴市场国家在吸收FSFDI时应当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合理控制FSFDI的数量并鼓励本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程度;统筹规划FSFDI的格局,避免来源国过于集中。目前,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部门的直接投资尚处在准备阶段,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步伐的逐步加快,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吸收国际FSFDI的主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风险突出通常,衡量一国杠杆率的风险用负债与GDP的比例作为杠杆率的评价指标,并将总杠杆率分解为政府部门、非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居民部门4个部门的杠杆率。根据标普数据,截至2013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公司的债务总额共有12万亿美元,为GDP的120%,债务比率已经远超90%的国际警戒线。预计2014年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张立书  张新宜  
更高的就业率、更绿色的增长和更高的人民生活水平,这些目标在道德上是公正的,在经济上也是现实的,其关键是赋予金融业更崇高的社会价值观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服务,是金融业的魔力,也是金融业者奉献感和自豪感的来源。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维罗·阿查里雅  理查德·波尔特什  理查德·雷德  茅锐  
近来,许多中央银行推行了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自2007-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将利率长期维持在接近于0的水平上。量化宽松政策直接影响了政府债券和抵押资产等的利率水平,降低了融资成本。这有助于将财富向银行和持有负住房资产头寸的家庭等借款人转移。但与此同时,这也会助长资产价格膨胀,并促使储户和金融中介"寻找高回报"。由于金融中介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养老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