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6)
2023(10737)
2022(8995)
2021(8247)
2020(6859)
2019(15630)
2018(14971)
2017(29845)
2016(14989)
2015(17174)
2014(16629)
2013(16288)
2012(14094)
2011(12144)
2010(11819)
2009(10901)
2008(9118)
2007(7472)
2006(6137)
2005(5010)
作者
(38495)
(31931)
(31518)
(30123)
(19887)
(15066)
(14493)
(12403)
(12290)
(10910)
(10809)
(10546)
(10119)
(9649)
(9605)
(9441)
(9379)
(9133)
(8990)
(8908)
(7682)
(7551)
(7358)
(7299)
(7297)
(7224)
(6763)
(6548)
(6304)
(6199)
学科
(66214)
经济(66166)
(45008)
管理(43830)
(38435)
企业(38435)
方法(31641)
数学(28693)
数学方法(28327)
(25351)
金融(25350)
中国(22730)
(22707)
银行(22702)
(21968)
(17190)
业经(16954)
(16824)
地方(16614)
(13562)
产业(12539)
(12369)
财务(12307)
财务管理(12286)
企业财务(11474)
(11291)
贸易(11282)
农业(11242)
中国金融(11079)
(11021)
机构
学院(200915)
大学(195552)
(89894)
经济(88431)
管理(85404)
理学(75259)
理学院(74656)
管理学(73505)
管理学院(73150)
研究(57532)
中国(49798)
(39219)
(37620)
财经(32748)
科学(31916)
中心(30669)
(29901)
经济学(28997)
业大(26945)
(26806)
经济学院(26549)
(26083)
财经大学(24847)
(24808)
经济管理(23601)
商学(23226)
商学院(23022)
研究所(22826)
北京(22415)
(22229)
基金
项目(146860)
科学(118743)
基金(109538)
研究(109094)
(93249)
国家(92520)
科学基金(83021)
社会(73160)
社会科(69966)
社会科学(69951)
基金项目(58930)
(58707)
自然(52463)
自然科(51344)
自然科学(51335)
自然科学基金(50405)
教育(49417)
(47655)
资助(43529)
编号(42615)
(33218)
(32753)
重点(32640)
(32496)
国家社会(31220)
成果(31121)
创新(30592)
人文(29159)
教育部(28950)
(28507)
期刊
(86173)
经济(86173)
研究(52607)
中国(30905)
(30767)
金融(30767)
管理(30612)
(29848)
科学(24233)
学报(23605)
(22791)
技术(21819)
大学(19878)
学学(19302)
财经(15788)
业经(15760)
农业(15210)
经济研究(14701)
(13657)
教育(12683)
问题(11485)
商业(10264)
技术经济(10255)
统计(10107)
理论(9995)
(9675)
实践(9073)
(9073)
科技(8861)
现代(8686)
共检索到274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钟俊娟  王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的"软化"与经济体系的"服务化"逐步加深,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物流产业融合主要受技术进步、放松规制、管理创新等方面因素的驱动。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显著地体现了产业融合的特性,具有创新优化效应、竞争能力效应、绩效提升效应等融合效应。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受经济体制、技术水平、产权制度等因素制约,我国物流产业融合的步伐仍然较为滞后。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从技术融合向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一体化、专业化、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从政府方面来看,要减少政策壁垒,适应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景师  颜汉军  张智勇  
技术融合、创新是物流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驱动之一,物流技术创新、融合是由需求、供给、外贸、产业要素结构等原因共同驱动的,并通过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和产业效应两个方面促使物流产业增长。技术创新、融合是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升级的必然趋势,由此产生的物流服务理念和模式才是物流行业的"第三方利润源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蕾  
产业融合互补性、信息技术支持性、知识资本价值性以及多重产品属性促进了物流产业的融合,物流产业融合促进了物流市场结构的优化。这些因素对物流市场结构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PLS方法分析我国物流产业融合对物流市场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委托代理货运量占比、研发投入占比对市场集中度有负向推进作用,物流业务增长对物流市场集中有正向推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蕾  
产业融合互补性、信息技术支持性、知识资本价值性以及多重产品属性促进了物流产业的融合,物流产业融合促进了物流市场结构的优化。这些因素对物流市场结构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PLS方法分析我国物流产业融合对物流市场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委托代理货运量占比、研发投入占比对市场集中度有负向推进作用,物流业务增长对物流市场集中有正向推进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萍  俞步松  王自勤  朱利萍  孙玺慧  王伟  王庆  孙金丹  
本成果于2007年启动,经过7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浙江物产集团共建了融生产、教学、培训、研用于一体的物流产业学院,通过共建机制、共同育人、共赢发展,解决了校企融合中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专业标准与企业岗位脱节、实践教学与生产流程脱节的三大难题。成果实现了三大创新:一是创建了"战略合作、需求对接、体制保障、项目载体、设施共享、人才共用"校企融合新机制;二是创新了实训教学模式,系统设计"课程专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实训模式,运用ICT技术将企业现场引入课堂,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对接技术;三是创新实施了学校与企业团队互聘互兼双职机制。成果有效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波  
在我国流通产业的不断推动下,物流业进入新发展周期,该周期不仅加快了物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更是从结构上对其进行了调整,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是物流产业的融合集聚。物流产业的融合加强了产业链关联,使物流产业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内涵型发展模式转变。本文以绿色经济为视角,分析了物流产业融合特点,并基于绿色经济视角对物流产业融合动因及模式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绿色经济视角下物流产业融合创新模式这一构想,为我国物流产业在绿色经济背景下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了一定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宇  
跨境电商与物流产业链的融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在分析跨境电商现状及回顾产业融合理论的基础上,对跨境电商与物流产业链进行了互动机制研究;然后从产业边界的角度分析了跨境电商与物流产业在技术、业务、运作和市场这四个层面的融合过程;最后提出了从市场、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优化路径选择,进而促进跨境电商与物流产业链的进一步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倩琳  
基于物流产业系统的成长模型,文章分析了复合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共同推动了物流产业系统的成长。同时以我国物流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物流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模型,测算了我国物流产业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和复合系统的协同度,结果表明三个子系统有序度处于波动状态,且某些子系统有序度的短板效应,导致了我国物流产业未能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小瑜  马维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两化融合"政策环境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需求和现状,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特征入手,分别从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衍生等四个方面,研究了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产业集群的市场规模和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倩琳  
基于物流产业系统的成长模型,文章分析了复合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共同推动了物流产业系统的成长。同时以我国物流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物流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模型,测算了我国物流产业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和复合系统的协同度,结果表明三个子系统有序度处于波动状态,且某些子系统有序度的短板效应,导致了我国物流产业未能协调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李贝贝  
物流产业是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水平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传统物流业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其各个版块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界限,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落后,仓储、运输、邮政等生产至消费的过程被分解为若干个相对封闭的环节。经济的全球化,要求生产、销售的全球化,突破地域、产业以及时空的限制。人们的生产与消费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互相分立发展的物流逐渐变得低效和高成本,这大大制约了经济发展效率。因此,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产业融合的趋势,现代物流产业也就应运而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圣忠  李敏  
为了从微观运作层面考察物流产业融合现象,选取陕西省108家物流企业作为样本,借助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企业管理者对物流产业融合动因、路径、效应及障碍等问题的认识。调查结果表明,物流产业融合是由产业升级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外部条件的不断改善共同驱动的,尤其是用户物流需求不断提升的驱动力最大;企业之间的非产权式联盟和产权式合作是物流产业融合的主要路径;物流产业融合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物流服务水平和稳定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而且有助于推动物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物流产业融合面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不健全、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价值认知不够、物流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低、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建荣  唐萍萍  
物流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和效率提升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举足轻重。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方向距离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31省份物流产业效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法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时空差异性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年份内,中国物流产业效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物流产业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略高于中部,西部最低;物流产业效率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物流产业效率相似的省域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物流发展的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向,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与中东部地区差距逐渐拉大,其发展重心经历了先向西再向东的移动轨迹。基于上述结论,从培育物流产业发展增长极、优化空间布局以及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等角度提出了促进中国省域物流高效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韩玲冰  胡一波  王帅红  
首先对物流相关产业链与跨境电商的概念及特征进行阐述,其次对跨境电商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健全跨境电商以及物流相关产业链的互动机制进行探析,并对物流相关产业链同跨境电商的融合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物流相关产业链同跨境电商融合的具体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秀红  
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物流产业发展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要转变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随着全球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发展绿色经济成为重要任务。现阶段,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着监管约束不严、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支撑动力不足以及缺乏绿色经济发展意识、缺乏产业规划指导思想等问题。绿色经济视角下,物流产业融合模式的提出,旨在通过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指导思想,基于绿色经济与绿色流通理论,为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强化技术革新与人才引进等方式,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强化物流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