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76)
2023(20447)
2022(17351)
2021(16224)
2020(13391)
2019(30879)
2018(30518)
2017(57272)
2016(31319)
2015(35139)
2014(35130)
2013(34014)
2012(31381)
2011(28239)
2010(28716)
2009(26151)
2008(24675)
2007(21870)
2006(19341)
2005(17072)
作者
(87081)
(72174)
(71552)
(68079)
(45800)
(34689)
(32897)
(28299)
(27682)
(25784)
(24650)
(24206)
(22780)
(22746)
(22508)
(21975)
(21397)
(21297)
(20542)
(20540)
(18070)
(17619)
(17428)
(16590)
(16222)
(16039)
(16016)
(15969)
(14533)
(14333)
学科
(123894)
经济(123777)
管理(87688)
(86154)
(71518)
企业(71518)
方法(52028)
数学(44825)
数学方法(44180)
中国(42444)
(34253)
地方(31860)
(30274)
业经(29878)
(28877)
金融(28875)
(28009)
银行(27967)
(26968)
(25932)
技术(24905)
(24832)
教育(24337)
理论(23537)
农业(23219)
(21250)
贸易(21229)
(20544)
环境(19433)
(19260)
机构
大学(429759)
学院(427763)
(168694)
管理(166678)
经济(164862)
研究(146378)
理学(143683)
理学院(142040)
管理学(139416)
管理学院(138617)
中国(110559)
(94488)
科学(88863)
(77015)
(72096)
中心(67555)
(66190)
研究所(65623)
(64066)
(63815)
师范(63275)
业大(61580)
财经(61207)
北京(60702)
(55672)
(53639)
(52397)
师范大学(51445)
农业(51188)
经济学(50373)
基金
项目(291150)
科学(230593)
研究(218549)
基金(207777)
(179873)
国家(178232)
科学基金(153865)
社会(136820)
社会科(129614)
社会科学(129583)
(116039)
基金项目(109847)
教育(105007)
(98221)
自然(98199)
自然科(95954)
自然科学(95934)
自然科学基金(94188)
编号(90463)
资助(84902)
成果(74174)
重点(66151)
(65760)
课题(64876)
(64578)
(62945)
创新(58250)
教育部(55941)
项目编号(55514)
国家社会(55274)
期刊
(185321)
经济(185321)
研究(132928)
中国(94305)
教育(72113)
学报(62935)
管理(62628)
(59826)
科学(59319)
(57739)
大学(49566)
(46385)
金融(46385)
学学(45261)
技术(42549)
农业(41305)
业经(31730)
财经(29202)
经济研究(29091)
(25158)
问题(23822)
图书(22139)
(21866)
科技(21295)
技术经济(21054)
理论(19595)
(19055)
论坛(19055)
商业(18892)
现代(18645)
共检索到647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孟晓哲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融合成为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协同发展创新型教育成为加速产业融合的基础,对京津冀产业升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京津冀创新型教育协同发展网络系统,在产业融合视角下建立京津冀创新型教育协同发展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天津创新型教育协同发展较好,河北较差,京津冀创新型教育协同发展在资源共享、网络协同、教育改革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曼曼  沈丹阳  齐晓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航空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模型,以能够反映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序变量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在2005年2014年之间,从0.1081上升到0.6711,但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系统中各协同度之间存在差异,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曼曼  沈丹阳  齐晓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航空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模型,以能够反映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序变量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在2005年~2014年之间,从0.1081上升到0.6711,但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系统中各协同度之间存在差异,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平   吕爽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诸多进展,致力于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构建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但仍然面临创新资源分布失衡、创新能级差距过大、北京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创新链与产业链不匹配、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立足和巩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积极成果,根据京津冀创新基础和现状格局,建立起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新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苗婧  杨海亮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性行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在给河北省带来GDP增速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同质化严重,低水平重复,特色化不足,缺乏质量效益;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严重;产业联动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亟须提升。当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实施阶段,长期制约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淑伟  崔万田  
本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析2009-2019年京津冀经济系统协同有序度,利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评价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从序参量权重看,创新开放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影响最强,其次是资源环境、社会综合、经济发展和经济协调;从有序度看,北京协同有序度显著高于津冀各城市,说明北京经济协同发展能力强,天津居中,河北各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能力较弱;从协同度评分看,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度较低,协同发展进程较慢,存在上升下降波动过程,说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关系不稳定;京津和京冀协同程度较好,津冀协同程度较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满银  全荣  
文章围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题,提出了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构建了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估模型,且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喜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既是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均衡与优化,进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产业链的视角来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将产业链、产业集群和高等教育发展融合起来,根据京津冀功能定位、产业链分工和优势,结合各高校的专业优势等建立基于产业链的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对产教融合和区域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一种新的探索。通过产业链来促进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高校协同促进产业链分工和产业集群发展。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概念甫一提出,就在国内政、学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年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扩大趋势。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爱萍  
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提出,为三地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分析了三地由于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创新成果区域间转化存在障碍、创新人才流动受制于体制约束等问题,阻碍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效率。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需要在认清三地科技创新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制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官产学研"合作的新典型。通过京津冀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流通工程、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工程,推动大项目在天津和河北落户、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科技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兵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要求京津冀区域管理创新,解决制度设计缺陷和合作意识不足导致的区域管理缺位问题。本文基于对京津冀区域管理缺位成因的分析,指出中央政府要在京津冀区域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中央政府设立派出机关京津冀区域管理委员会,代表中央政府在京津冀行使区域规划、港口管理、空气治理、水资源管理、区域协调等职能。为了贯彻管理职能和降低管理成本,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形成相应的区域管理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尊厚  杨伟静  
河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河北省近几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情况,发现河北省高校的科技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关联系数最低,而北京、天津的这一系数都高于河北省企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关联系数。因此,河北省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才水平,加大科技创新的经费支持,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利用国际间的交往加强与国外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特别要加强河北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从而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的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道玲  耿德伟  张文铖  彭程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文章从区域协同潜力、协同行动和协同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引入多维度大数据与传统统计数据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一套区域产业协同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情况进行评价。总体来看,自京津冀协同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得到有力推进,区域经济总体发展平稳,创新创业协同和互联互通能力稳步提升,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化解落后产能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但在互联互通、要素使用效率和创新扩散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