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4)
2023(14622)
2022(12362)
2021(11314)
2020(9570)
2019(21960)
2018(21677)
2017(41864)
2016(22494)
2015(25626)
2014(25796)
2013(25594)
2012(23688)
2011(21373)
2010(21285)
2009(19546)
2008(19208)
2007(17164)
2006(14774)
2005(13318)
作者
(65581)
(55025)
(54560)
(51767)
(34629)
(26284)
(25088)
(21533)
(20798)
(19411)
(18514)
(18491)
(17246)
(17151)
(17046)
(16776)
(16663)
(16364)
(15629)
(15613)
(13619)
(13524)
(13385)
(12491)
(12383)
(12322)
(12110)
(12044)
(11108)
(10922)
学科
(105662)
经济(105569)
管理(61683)
(60738)
(47814)
企业(47814)
方法(44057)
数学(39008)
数学方法(38538)
中国(29288)
(28963)
地方(28731)
业经(23720)
(22394)
农业(19394)
(19183)
(18390)
贸易(18379)
(17735)
(16779)
地方经济(16225)
环境(15978)
技术(15418)
(15301)
金融(15298)
(15296)
银行(15264)
(15039)
(14677)
(14235)
机构
学院(324852)
大学(320362)
(136590)
经济(133831)
管理(125425)
研究(110323)
理学(107963)
理学院(106725)
管理学(104864)
管理学院(104247)
中国(82717)
科学(68091)
(67949)
(59676)
(55694)
(54846)
中心(51596)
研究所(50636)
(49310)
业大(48057)
财经(47585)
(43286)
(43057)
农业(43002)
师范(42846)
北京(42590)
经济学(41723)
(39967)
(39600)
经济学院(37733)
基金
项目(218329)
科学(172418)
研究(159472)
基金(157034)
(136388)
国家(135250)
科学基金(116546)
社会(101360)
社会科(96292)
社会科学(96268)
(87842)
基金项目(83376)
自然(74845)
(73237)
自然科(73094)
自然科学(73074)
教育(72983)
自然科学基金(71725)
编号(64870)
资助(64059)
(52717)
成果(51284)
重点(49732)
(47598)
(45865)
课题(45234)
创新(42931)
发展(42142)
科研(41831)
国家社会(41699)
期刊
(151424)
经济(151424)
研究(91283)
中国(63098)
(50187)
学报(48209)
(45740)
科学(45655)
管理(45405)
大学(36568)
学学(34564)
农业(34473)
教育(33087)
技术(32563)
(29048)
金融(29048)
业经(27014)
经济研究(24153)
财经(22959)
问题(20439)
(19861)
(18438)
技术经济(17035)
统计(16474)
商业(16339)
(15405)
资源(15379)
(15197)
科技(14868)
(14809)
共检索到479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刚  李翔飞  
产业聚集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向更加聚集化、专业化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物流的顺畅流通。基于此,对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产业聚集区域物流发展,分析产业聚集区域化发展对物流发展的影响,从物流供应、物流仓储、物流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对物流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最后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产业聚集的区域物流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钊  王舒健  
作为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具有更大的集中度,更容易出现聚集现象。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明显和严重的差异。金融要素在具有地理优势、经济发展快速、政府政策倾斜的东部地区不断聚集,金融聚集使得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的过度金融发展可能导致地区经济过热,诱发金融风险,而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滞后是导致区域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支持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优惠、支持、鼓励政策的力度,鼓励金融创新,推动金融聚集,促进金融发展,这样既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期发展和金融安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希东  陈雪  齐沛  
智慧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形态,对物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智慧物流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关系出发,深入探讨智慧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机理,并对智慧物流发展要素的创新及智慧物流产业聚集发展过程进行论述,认为智慧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智慧物流产业聚集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卫明  陈晓红  肖光华  
产业集群的形成由产品运输成本、企业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函数、区域效应和聚集效应等因素决定 ,当运输成本高于一定数值时 ,聚集不能形成。当运输成本低于这一数值时 ,则存在产业聚集现象 ;聚集虽很可能发生于有区域效应的地区 ,但聚集效应足够大时 ,聚集也可以发生于缺乏区域效应的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松  白洋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总结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县域产业聚集,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学勤  
产业的发展和动态演进与知识溢出密不可分。不同的知识溢出方式对产业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效应不是通过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而是通过波特效应即竞争效应体现出来。竞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业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布局,改善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其忠  卞艺杰  
从单个企业到企业集群、再到网络组织,企业网络从无序逐渐走向有序,这是企业不断分形的结果。加之地理位置、文化底蕴的不同,企业分形过程又具有区域差异性,属多重分形。文章通过选取东、中、西部地区以及浙江、安徽、甘肃等省,根据它们的企业相对生长几率的不同,计算企业的分形维数和多重分形谱,得出不同地区的企业演进轨迹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的原因,进一步揭示了企业聚集效应在创建和谐经济中的内在机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晓峰  
指出物流园区的物流资源聚集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发展需求,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基础。物流园区资源聚集效应形成和扩展受到园区规划、园区运作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府的推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下可以从相关因素着手针对性地推动聚集效应的正向发展,从而使资源聚集效应更好更多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进田  
长期以来,聚集经济一直被认为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各种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城市和城市经济。但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聚集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将在具体分析聚集经济形态和本质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说明聚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林  刘兵  于树江  
本文通过对2006-2010年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524篇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首先提取出与区域人才聚集效应相关的367个分析单元;其次,结合已有研究,将区域人才聚集效应划分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共识别归纳出5类16种效应,编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升级效应和带动效应分别是时空两个维度中最显著的聚集效应,反映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共赢关系;最后,根据内容分析结果,得出了关于促进区域人才聚集正向效应、预防负向效应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蒋三庚  
目前中国诸多大中型城市竞相发展CBD,但CBD区域专业人才正呈现出极度匮乏的紧迫现实。通过对北京CBD人才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从产业发展与人才聚集关系分析着手,提出影响CBD区域内人才聚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涵养聚集CBD专业人才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凌云  洪怡恬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金融、文化等产业的聚集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然而,对于物流产业聚集能否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本文基于京津冀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地区物流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区物流产业聚集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低。物流产业聚集水平越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反之,物流产业聚集水平越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低;内陆城市的物流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明显弱于沿海城市物流产业聚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杰  张克雯  
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一级公路交通枢纽、二级铁路综合枢纽城市,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必将成为川、滇、黔三省交汇处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本文根据七星关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对七星关区打造区域性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结合七星关区各方面发展因素,对4种战略组合进行比较,最终选择WO战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继瑞  杜思远  白佳飞  
中国白酒产业的聚集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这一现象在四川白酒产业中较为明显。四川白酒产业的空间聚集拉动了上下游产业间的协作联动,新型白酒酒庄作为四川白酒产业提档升级的一种形式,成为白酒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的新业态。本文分析认为,四川省白酒产业及白酒酒庄集群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呈同趋势变化,白酒产业及白酒酒庄集群发展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然而,四川新型白酒酒庄的发展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论文也就此提出了促进四川新型白酒酒庄的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杨浩昌  
本文用1999-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制度和非公有经济等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分区域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对区域居民收入的影响为正,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对区域居民收入的影响为负。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大人力资本和资本投入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对于提高区域居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