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39)
- 2023(20631)
- 2022(17662)
- 2021(16567)
- 2020(13719)
- 2019(31495)
- 2018(31202)
- 2017(59834)
- 2016(32672)
- 2015(36709)
- 2014(36759)
- 2013(36086)
- 2012(33599)
- 2011(30485)
- 2010(30798)
- 2009(28383)
- 2008(27798)
- 2007(24702)
- 2006(22185)
- 2005(19754)
- 学科
- 济(136152)
- 经济(136011)
- 管理(92825)
- 业(89733)
- 企(72420)
- 企业(72420)
- 方法(57104)
- 数学(48830)
- 数学方法(48153)
- 农(40124)
- 中国(40115)
- 财(33608)
- 地方(32075)
- 业经(31888)
- 学(28957)
- 农业(26766)
- 制(26533)
- 贸(24329)
- 贸易(24311)
- 易(23589)
- 银(22705)
- 银行(22655)
- 理论(22143)
- 行(21778)
- 环境(21256)
- 和(21201)
- 融(21101)
- 金融(21098)
- 技术(20830)
- 务(19937)
- 机构
- 学院(468025)
- 大学(467161)
- 济(187529)
- 经济(183352)
- 管理(180922)
- 研究(161595)
- 理学(155303)
- 理学院(153485)
- 管理学(150736)
- 管理学院(149850)
- 中国(121473)
- 京(100654)
- 科学(100338)
- 财(88411)
- 所(81755)
- 农(78966)
- 研究所(74195)
- 中心(73119)
- 江(70818)
- 财经(69736)
- 业大(69270)
- 范(63999)
- 北京(63966)
- 师范(63350)
- 经(63293)
- 农业(61525)
- 院(59003)
- 州(57256)
- 经济学(56049)
- 财经大学(51662)
- 基金
- 项目(312712)
- 科学(245716)
- 研究(228283)
- 基金(225635)
- 家(197036)
- 国家(195358)
- 科学基金(167255)
- 社会(143042)
- 社会科(135518)
- 社会科学(135484)
- 省(122810)
- 基金项目(119027)
- 自然(108844)
- 自然科(106217)
- 自然科学(106188)
- 教育(105143)
- 自然科学基金(104242)
- 划(103332)
- 资助(93385)
- 编号(93282)
- 成果(76343)
- 重点(70282)
- 发(69480)
- 部(68586)
- 课题(65153)
- 创(64269)
- 创新(59968)
- 科研(59557)
- 国家社会(58629)
- 教育部(58426)
- 期刊
- 济(211572)
- 经济(211572)
- 研究(138942)
- 中国(93078)
- 学报(74407)
- 农(72721)
- 科学(68863)
- 管理(68178)
- 财(65730)
- 大学(56209)
- 教育(53852)
- 学学(52795)
- 农业(49849)
- 融(44356)
- 金融(44356)
- 技术(41210)
- 业经(36342)
- 财经(33646)
- 经济研究(33198)
- 经(28902)
- 问题(28201)
- 业(25398)
- 图书(24659)
- 技术经济(22411)
- 科技(21960)
- 理论(21807)
- 版(21714)
- 贸(21589)
- 商业(21196)
- 资源(21078)
共检索到702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会利
我国欠发达乡镇隐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些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将会为乡镇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当前,我国欠发过地区的乡镇旅游产业耦合度较低,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小,聚集程度低;产业关联少,专业化程度低;集群网络体系不完善;创新环境不佳,创新能力薄弱几个方面。针对这些产业发展问题,欠发达乡镇隐性旅游资源开发应该从完善乡镇旅游产业体系;提升乡镇旅游产业适应力;创新乡镇旅游产业模式及优化乡镇旅游产业环境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产业耦合 欠发达地区 乡镇隐性旅游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会利
我国欠发达乡镇隐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些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将会为乡镇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当前,我国欠发过地区的乡镇旅游产业耦合度较低,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小,聚集程度低;产业关联少,专业化程度低;集群网络体系不完善;创新环境不佳,创新能力薄弱几个方面。针对这些产业发展问题,欠发达乡镇隐性旅游资源开发应该从完善乡镇旅游产业体系;提升乡镇旅游产业适应力;创新乡镇旅游产业模式及优化乡镇旅游产业环境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产业耦合 欠发达地区 乡镇隐性旅游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安定
在当前社会,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很多隐形的旅游资源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而转变为显性旅游资源。目前,我国正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两大产业能够深度结合,共同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乡村隐性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入手,总结产业耦合下乡村隐性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提升产业耦合下乡村隐性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产业耦合 乡村隐性旅游资源 开发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斌 林丽波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隐性旅游资源特征、耦合业态,为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层次递进法,对隐形旅游资源的形成因素进行分类,并分析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的8种耦合业态,确立了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并依照开发原则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结果]导致旅游资源隐形的因素主要有地理区位、社会意识发展程度、空间限制等;隐性旅游资源的8种耦合业态分别为旅游与民宿文化耦合、旅游与农业生产耦合、旅游与信息技术耦合、旅游与当地传统艺术耦合、旅游与当地节庆耦合、旅游与文化创意耦合、旅游与乡村寻古怀旧耦合以及旅游与乡村特色饮食耦合等。[结论]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建设不可忽视的动力,这给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对欠发达地区的隐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在注重旅游与其他产业资源耦合的同时,遵循原则进行适度开发,彰显特色,注重营造文化氛围,方可形成高效持续的开发路径,提升当地在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斌 林丽波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隐性旅游资源特征、耦合业态,为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层次递进法,对隐形旅游资源的形成因素进行分类,并分析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的8种耦合业态,确立了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并依照开发原则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结果]导致旅游资源隐形的因素主要有地理区位、社会意识发展程度、空间限制等;隐性旅游资源的8种耦合业态分别为旅游与民宿文化耦合、旅游与农业生产耦合、旅游与信息技术耦合、旅游与当地传统艺术耦合、旅游与当地节庆耦合、旅游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静
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地区的地理地貌和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即隐性旅游资源特征、耦合业态,为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农村欠发达地区 隐性旅游资源开发 原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慧 徐琼 郭尧琦
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既是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根本动力。文章基于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构建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分析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演变情况。结果表明:①2007—2016年全国总体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主要位于拮抗阶段,耦合水平较低,时序演变不明显。②全国总体耦合协调度主要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后期提升至高度耦合协调阶段,协调水平仍有待提升,二者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③从空间分异来看,我国省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布集中,空间演变不明显,耦合度西北地区陷入"低谷",其他地区均匀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递减的分布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勇前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缩小区域差异、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运用现代化推广技术等发展意见解决山西省乡村旅游业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各级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对其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山西乡村环境舒适得分最高,自然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势。乡村旅游可进入性得分为0. 81,可进入状况良好。山西乡村权重为0. 534,乡村性特点不突出。山西乡村旅游资源的设施因子得分较高,乡村旅游景点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开发空间和潜力较大。外围吸引物权重最低,可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农业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评价结果总分为6. 25,这表明指标权重得到调研对象的一致认可。[结论]山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特征前3位的权重顺序为乡村性>乡村资源>可进入性。山西省在乡村旅游业的经营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乡村旅游区域差异明显、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浅、乡村旅游地缺乏知名度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津津
文化历史和艺术是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旅游资源具有的意境美、抒情性、季节性、地域性与多元复杂性等特征,是生态旅游规划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这一特种旅游资源的价值已越来越引人注目。文中指出,开发文学旅游资源应重视保护真实性,深层次营造艺术氛围,重视营销策略和分析游客心理体验等。本研究旨在吸引文化游客,创设特种遗产体验,促进文学地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中元
以国家文物局颁布的1—6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3.0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多因素评价法,计算文物分布的综合指数,分析文物资源在空间(省级行政区)和时间(按朝代)上的分布特征。数据处理后,可将我国文物资源空间分布划分为四个等级:极丰富地区、丰富地区、贫乏地区、极贫乏地区;认为我国文物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差异明显,文物出现具有时代特征;并探讨了我国历史文物的出现的原因。最后文章对我国的文物保护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文物资源 分布特征 开发保护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艳恺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但乡村旅游地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时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利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之间的耦合关系来构筑乡村旅游地循环经济体系,并提出了具体发展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欠发达地区 耦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娟
真实性是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真实性理论,对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即范围选定、符号提升、帷幕设置、社区参与、动态建构),为社会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社会旅游资源 真实性 建构主义真实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祖鹏
洞庭湖湿地在维系洞庭湖区域生态平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开发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应保护与开发并举,设立统一管理机构,构建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三位一体的开发机制,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实施品牌化开发战略。
关键词:
洞庭湖湿地 旅游资源 开发策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书锋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是热点,但从名著景点、名人故里之争到一些宗教寺院的对外承包以及各地争相兴建的露天大佛像等等现象,可以看出这方面存在的隐忧,高投入能否带来高回报令人担忧,无序竞争也使得这种高回报变得不确定。产生这种无序竞争的原因除了与人们的信仰缺失有关,还与官员的畸形政绩观与唯GDP论不无关系,巨额的民间资本更是在背后兴风作浪。只有做到坚持文化的原生态,认真执行现行的宗教政策;建立健全法律与规章,做到依法办事,不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等,才能使得这种文化资源的开发变得有序与可持续,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杰
茶文化旅游因其独特的体验属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备受旅游者的青睐。发展茶文化旅游,既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带来业态创新、客户创新和市场创新,还能促进茶文化的推广,弘扬传统文化。川西平原的茶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十三五"规划及"全域旅游"战略背景下,应结合优势与机遇,克服各种障碍因素,全面构建茶旅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川西,促进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