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9)
- 2023(14391)
- 2022(12584)
- 2021(11740)
- 2020(10028)
- 2019(23231)
- 2018(23117)
- 2017(46124)
- 2016(24583)
- 2015(27675)
- 2014(27550)
- 2013(27290)
- 2012(25043)
- 2011(22444)
- 2010(22262)
- 2009(20274)
- 2008(19567)
- 2007(17020)
- 2006(14790)
- 2005(12740)
- 学科
- 济(102587)
- 经济(102480)
- 管理(70746)
- 业(69494)
- 企(56397)
- 企业(56397)
- 方法(49679)
- 数学(43934)
- 数学方法(43387)
- 农(28419)
- 财(27831)
- 中国(26931)
- 业经(22774)
- 学(19991)
- 地方(19864)
- 制(19362)
- 农业(18822)
- 贸(18385)
- 贸易(18377)
- 易(17883)
- 技术(16271)
- 务(16187)
- 财务(16117)
- 财务管理(16080)
- 理论(15454)
- 和(15429)
- 企业财务(15243)
- 银(15233)
- 银行(15194)
- 环境(15029)
- 机构
- 大学(352294)
- 学院(351346)
- 济(145135)
- 管理(143457)
- 经济(142239)
- 理学(125545)
- 理学院(124267)
- 管理学(122167)
- 管理学院(121539)
- 研究(112066)
- 中国(82303)
- 京(73860)
- 科学(68280)
- 财(66252)
- 所(54352)
- 财经(54130)
- 农(52492)
- 业大(51650)
- 中心(50562)
- 研究所(49600)
- 经(49261)
- 江(48468)
- 北京(46385)
- 范(44770)
- 经济学(44373)
- 师范(44340)
- 院(41254)
- 农业(41116)
- 财经大学(40560)
- 经济学院(40355)
- 基金
- 项目(243724)
- 科学(192507)
- 研究(179131)
- 基金(177959)
- 家(153910)
- 国家(152684)
- 科学基金(132278)
- 社会(113535)
- 社会科(107737)
- 社会科学(107709)
- 基金项目(94925)
- 省(94493)
- 自然(85808)
- 自然科(83809)
- 自然科学(83789)
- 自然科学基金(82284)
- 教育(82101)
- 划(79281)
- 资助(73747)
- 编号(73172)
- 成果(58041)
- 部(54341)
- 重点(53983)
- 发(52167)
- 创(50648)
- 课题(49306)
- 创新(47271)
- 教育部(46968)
- 科研(46758)
- 国家社会(46656)
- 期刊
- 济(151797)
- 经济(151797)
- 研究(101854)
- 中国(56484)
- 学报(52191)
- 管理(51850)
- 科学(49030)
- 财(48573)
- 农(46726)
- 大学(40443)
- 学学(38254)
- 教育(34232)
- 农业(32691)
- 技术(31046)
- 融(27351)
- 金融(27351)
- 业经(26220)
- 财经(25993)
- 经济研究(24875)
- 经(22204)
- 问题(20891)
- 理论(17678)
- 技术经济(17554)
- 图书(16726)
- 商业(16658)
- 科技(16554)
- 实践(16087)
- 践(16087)
- 现代(15945)
- 统计(15943)
共检索到491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娟 李文辉
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由此导致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收入的来源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以此构建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现阶段应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善生产条件为手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此形成更多可以用于分配的经济剩余,进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收入分配 资本有机构成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明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贵州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离,导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最终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民营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战略举措。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翔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而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一方面,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的巨大经济、社会差距,造成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立君 郑艳
本文构建了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论述了两者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利用1992—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定的行业收入差距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将扩大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但对不同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同,将扩大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本文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劳动力供给情况,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减少结构性失业。要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重点,东部地区主要提升第三产业规模和质量,中西部地区主要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第二产业规模和质量。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宽就业渠道,实现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同步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九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俊玲
文章以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影响机制为出发点,根据河南省1978~201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ec模型对这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造成河南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这两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作用,但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没有产生明显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文婷
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估计方法,对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结论表明:从全国看,在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金融发展及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合作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起到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联合作用却对其产生了抑制效应。从区域看,东部在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联合作用却表现得差强人意;中西部在产业结构优化下的金融发展及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合作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作用,而在产业结构升级下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联合作用却也同样表现欠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心阳 李思奇
本文以2013-2018年我国三次产业数据、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从整体和结构视角,系统测算了城乡收入差距及消费支出差距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灰色关联度。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城乡收入差距及消费支出差距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均有较强的关联性,且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联性强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联性。从结构上看,产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差距及经营净收入差距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居住消费支出差距、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差距、衣着消费支出差距、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差距、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差距是导致城乡消费支出差距的重要因素。未来,如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及消费支出差距是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具有典型相关性。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改变社会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需求,影响到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从而改变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居民收入结构变动会通过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及要素供给结构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是弥合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针对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状,应对现有产业结构作出调整,制定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从而缩小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使江西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湛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云南民族学院于2001年10月4-9日在昆明召开了题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理论研讨会”的第十二届年会。会议分别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刘方械教授和方恭温教授致开幕辞和闭幕辞,由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振中教授分别作开幕和闭幕学术报告。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以中国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和调整、收入分配的理论发展等内容为中心展开了讨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柳 周云波
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技能结构调整和收入分解方法,考察了1989-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构成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其对城镇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别:总体上,结构调整后收入差距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组间差距呈"倒U"型变化特征,这主要是由教育因素引起的;组内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率维持在75%以上并保持长期稳定,说明城镇居民的组内收入差距在考察期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善。对结构调整后不同分位点上收入差距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收入群体中拥有高教育水平的人能够获得高收入,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相对乏力,这是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好转。
关键词:
技能结构调整 收入差距分解 城镇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柳 周云波
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技能结构调整和收入分解方法,考察了1989-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构成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其对城镇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别:总体上,结构调整后收入差距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组间差距呈"倒U"型变化特征,这主要是由教育因素引起的;组内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率维持在75%以上并保持长期稳定,说明城镇居民的组内收入差距在考察期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善。对结构调整后不同分位点上收入差距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收入群体中
关键词:
技能结构调整 收入差距分解 城镇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张本波
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而促进就业增长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我国就业增长表现出显著的多极化特征,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三产并举,以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拓展不同产业的就业空间,并积极培育就业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同时,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区域转移和就业增长。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 就业增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永涛
利用动态分布滞后模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长期关系,研究发现,文学学科招生比例变化在长期与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所引致的劳动力需求不协调;经济学学科招生比例的变化长期来看与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相适应,但是短期内不协调;其它学科的招生比例变化与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长期而言,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需要增加招生比重,而哲学、历史学、农学等学科则需要减少招生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