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70)
- 2023(19987)
- 2022(16768)
- 2021(15561)
- 2020(13094)
- 2019(29802)
- 2018(29627)
- 2017(57149)
- 2016(30765)
- 2015(34334)
- 2014(34128)
- 2013(33556)
- 2012(30675)
- 2011(27394)
- 2010(27421)
- 2009(25380)
- 2008(24908)
- 2007(22427)
- 2006(19702)
- 2005(17181)
- 学科
- 济(126497)
- 经济(126345)
- 业(110982)
- 管理(97645)
- 企(92097)
- 企业(92097)
- 方法(55983)
- 农(50016)
- 数学(45701)
- 数学方法(45125)
- 业经(37657)
- 财(36147)
- 中国(33665)
- 农业(33292)
- 制(26307)
- 技术(25118)
- 地方(25085)
- 学(24877)
- 务(24685)
- 财务(24603)
- 财务管理(24560)
- 企业财务(23295)
- 理论(23287)
- 和(21463)
- 贸(21367)
- 贸易(21354)
- 易(20734)
- 体(20413)
- 策(19684)
- 划(19387)
- 机构
- 学院(436549)
- 大学(430945)
- 济(177281)
- 管理(177070)
- 经济(173640)
- 理学(153075)
- 理学院(151508)
- 管理学(148997)
- 管理学院(148194)
- 研究(140951)
- 中国(108001)
- 京(91093)
- 科学(87047)
- 农(80962)
- 财(80305)
- 所(69656)
- 业大(68130)
- 江(66014)
- 中心(65241)
- 财经(64127)
- 研究所(63283)
- 农业(62432)
- 经(58358)
- 北京(56630)
- 范(54980)
- 师范(54413)
- 州(52392)
- 经济学(52370)
- 院(51498)
- 经济管理(47503)
- 基金
- 项目(297579)
- 科学(235619)
- 研究(219834)
- 基金(215651)
- 家(187201)
- 国家(185527)
- 科学基金(160982)
- 社会(139584)
- 社会科(132108)
- 社会科学(132074)
- 省(118509)
- 基金项目(114375)
- 自然(103832)
- 自然科(101468)
- 自然科学(101441)
- 教育(100035)
- 自然科学基金(99669)
- 划(97734)
- 编号(90075)
- 资助(87582)
- 成果(71573)
- 重点(65900)
- 部(65158)
- 创(64685)
- 发(64462)
- 课题(61440)
- 创新(59875)
- 国家社会(57319)
- 科研(56312)
- 教育部(55828)
- 期刊
- 济(199677)
- 经济(199677)
- 研究(124485)
- 中国(85356)
- 农(78402)
- 管理(68198)
- 学报(67466)
- 科学(63486)
- 财(63363)
- 农业(53151)
- 大学(52443)
- 学学(49725)
- 教育(46825)
- 技术(40952)
- 业经(38598)
- 融(37956)
- 金融(37956)
- 财经(31300)
- 经济研究(30007)
- 业(27879)
- 经(26963)
- 问题(26526)
- 技术经济(23115)
- 科技(23115)
- 版(21614)
- 现代(20507)
- 商业(20400)
- 图书(19647)
- 理论(19525)
- 统计(19131)
共检索到641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博 赵芝俊
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唯一路径。针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三量齐增"的现象,本文作者总结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研究了农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机制,并利用1985年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两者做了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最后提出要从消费需求拉动和产业结构推动两个角度出发分别构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参与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博 赵芝俊
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唯一路径。针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三量齐增"的现象,本文作者总结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研究了农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机制,并利用1985年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两者做了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最后提出要从消费需求拉动和产业结构推动两个角度出发分别构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参与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福良
进入新时期,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压力和挑战,中央政府提出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战略。其中,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石。与农业快速发展相适应,传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亟待变革。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征,考察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和思路。即建立农业产学研创新联盟,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福良
进入新时期,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压力和挑战,中央政府提出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战略。其中,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石。与农业快速发展相适应,传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亟待变革。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征,考察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和思路。即建立农业产学研创新联盟,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博 赵芝俊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前提。首先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其次总结当前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论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途径:提品质和调结构引领三产融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补齐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短板等;最后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发展以生态安全与资源节约为目标的现代生产技术、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装备技术、以粮食营养安全与资源集约利用为目标的现代加工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流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雅鹏 吕明 范俊楠 文清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亟待实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支撑,它既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多元性、系统性及开放性等鲜明特征,也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破农业现代化短板的内生驱动力。但目前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正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与管理机制障碍、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脱节、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与风险补偿机制匮乏等现实困境。为此,应采取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产学研结合、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科研投入政策体系及建立商业化育种创新机制等优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月然
在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众多因素中,资金支持尤为重要,其公共性与盈利性的矛盾、风险性与安全性的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三大矛盾,因此,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建立金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体系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寻求更加合理的模式和途径,通过调查,并在深入剖析农业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金融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所发挥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金融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金融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虎渠 曾希柏 沈贵银 蒋和平
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对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程序、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指标权重的确定等进行了相应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指标的变化设计了相应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体系可用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蔡世忠 薛喜梅
阐释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需求主体、农业科研管理、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工作运行机制六个方面的综合体系。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元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等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构筑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新型农业 建设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淑林 魏勤芳 刘冬梅 庞晓鹏 齐顾波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得到了较大发展,农业科研成果显著增多,并且更加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成果应用更加广泛。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刊特组织了一期专家笔谈,以期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寿福
四川是个农业大省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农民增收的因素来看 ,归根结底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本文认为 ,创建一个集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技术市场于一体的农业技术供求体系 ,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制度保证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有效供给 创新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斌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科技创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既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历史重任,又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对新形势,惟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经济发展 问题与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佳 俞菊生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创建对当前情势下的农业、农村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涵、上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实现途径及其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加快上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上海 农业科技创新 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庆学
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体现。文章分析了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即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体系、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体系等,并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现代农业创新体系 框架构成 途径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