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7)
2023(17545)
2022(14492)
2021(13252)
2020(11448)
2019(26108)
2018(25676)
2017(50236)
2016(27010)
2015(30080)
2014(29838)
2013(29866)
2012(27340)
2011(24407)
2010(24427)
2009(22949)
2008(22999)
2007(20884)
2006(18223)
2005(16096)
作者
(77505)
(65107)
(64819)
(61473)
(40991)
(31151)
(29439)
(25543)
(24465)
(23104)
(21910)
(21908)
(20511)
(20212)
(20083)
(19965)
(19594)
(19196)
(18837)
(18527)
(16097)
(15923)
(15897)
(14928)
(14672)
(14525)
(14399)
(14296)
(13050)
(12898)
学科
(121183)
经济(121058)
(104792)
管理(87620)
(85958)
企业(85958)
方法(54880)
(49692)
数学(45510)
数学方法(44974)
业经(35791)
(34592)
农业(32989)
中国(28989)
(24126)
地方(24067)
财务(24065)
财务管理(24025)
(23318)
企业财务(22781)
技术(21850)
(21049)
贸易(21040)
(20456)
(20129)
(19915)
理论(18858)
(18238)
(17935)
(17320)
机构
学院(393897)
大学(385065)
(168289)
经济(165079)
管理(160049)
理学(138591)
理学院(137281)
管理学(135139)
管理学院(134424)
研究(122827)
中国(95977)
(78654)
(75230)
(75217)
科学(74920)
(61206)
业大(60696)
财经(60614)
(60516)
中心(59368)
农业(58066)
研究所(55393)
(55034)
经济学(51275)
北京(48205)
(47346)
(47224)
师范(46756)
经济学院(46682)
经济管理(44739)
基金
项目(264822)
科学(210618)
基金(194020)
研究(193324)
(167483)
国家(165993)
科学基金(145152)
社会(126030)
社会科(119454)
社会科学(119419)
(106766)
基金项目(103365)
自然(93560)
自然科(91389)
自然科学(91361)
自然科学基金(89766)
教育(87221)
(86472)
资助(78530)
编号(78269)
成果(60665)
(58670)
重点(58629)
(58376)
(57175)
创新(52913)
国家社会(52282)
课题(52075)
(50832)
科研(50785)
期刊
(188164)
经济(188164)
研究(105564)
(73829)
中国(72266)
(60543)
管理(59724)
学报(57550)
科学(55425)
农业(50077)
大学(44553)
学学(42670)
业经(37431)
技术(36156)
(35047)
金融(35047)
财经(29874)
教育(29684)
经济研究(28080)
(26547)
(25840)
问题(25824)
技术经济(22125)
统计(19462)
(19253)
商业(19250)
资源(19011)
(18556)
现代(18527)
世界(18428)
共检索到571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卓  
产业结构优化过程通常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即不同产业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并不相等。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使劳动资源向高生产率水平或高生产率增长的部门流动,会促进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加速经济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实证分析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对以往改革政策进行经验总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3~2008年的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进行了测定,并就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辽宁省的农业劳动力已表现出老龄化现象,而且近年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还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流动正改变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是农业劳动力趋于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无疑加剧了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应积极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并努力改变现行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调队2003~2006年4年的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首先,辽宁省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且不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次,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以女性劳动力为主的农户与"男女同耕"的农户相比,后者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这说明,从中国农业的长期发展来看,"男女同耕"的家庭农场应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调队2003—2006年的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对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辽宁省的农业劳动力已表现出"老龄化"现象,而且近年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总体上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发展不能长期建立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基础之上,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必须找到合理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施勇  
本文采取实证分析方法,以江苏淮安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数量研究工具,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探索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十五年以来的变动规律与特征,得出了结论:1、劳动力流动总体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就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正在趋向下降;2、在第一产业总体形成挤出效应的同时,第二产业对吸纳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在逐步降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不强,吸纳能力明显不足,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进而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红艳  吴国秋  
辽宁省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关乎到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总结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转移所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了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优化的程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永萍  翟印礼  
一、辽宁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分析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属三大地区的东部地区。总人口为4155.4万人,土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4万公顷,人均耕地1.49亩。总人口中按受教育程度分类,小学以下占39.46%,初中占42.25%,高中占12.25%,大专以上的占5.79%。(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按农业与非农业分类,非农业人口1943.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6.8%;农业人口2211.7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景再方  杨肖丽  赵玉娜  
为了解辽宁省农村转移人口基本情况,以及对农业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对辽宁省14个市的182个村,共1788个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得到如下结论: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3,其中兼业型和非农型劳动力比例约为4:6;农村转移劳动力以男性为主,趋于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主要以低技能职业为主;兼业型的转移劳动力主要流向地区是本乡镇,非农型的转移劳动力主要流向地区是省内城市;县域之间劳动力转移数量差异较大,县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转移劳动力比例较高。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县镇级城镇化的发展,加快了土地流转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也加剧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谭洪波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红丽  王芳芳  
进一步有序提高农村经济增长是当前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密不可分。在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视角下,采用超效率DEA-Tobit模型,利用河南18个省辖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河南农业从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农业从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受经济发展水平、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城市间差异显著并且有逐渐扩大的态势。因此,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应根据农业从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采取精准措施,优化配置农业从业劳动力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才志  王会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论述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全省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调整措施和对策,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锴  宋婷婷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SSM)法和灰色关联法对2001—2014年辽宁省海洋产业的结构特征与优势进行分析与定位,以期为辽宁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辽宁省产业结构呈"一三二"向"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演变特征,其中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势较强、滨海旅游业产业竞争优势较突出,其他海洋产业的优势随着产业结构特征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锴  宋婷婷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SSM)法和灰色关联法对2001—2014年辽宁省海洋产业的结构特征与优势进行分析与定位,以期为辽宁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辽宁省产业结构呈"一三二"向"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演变特征,其中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势较强、滨海旅游业产业竞争优势较突出,其他海洋产业的优势随着产业结构特征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国富  李静  
文章运用生产函数分解法,基于两部门劳动产出弹性的估计值,对中国1981-2010年农业劳动力的配置效应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变动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农业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农业劳动力配置效应呈周期性波动,其波动走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基本一致。当经济繁荣时,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相反,则贡献较小,甚至为负;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仍会创造出较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仍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于洋  韩增林  彭飞  刘天宝  
构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塞尔系数计算方法,从整体差异、地市间差异和地市内部差异研究2005—2012年辽宁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结果表明:1辽宁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整体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资源配置方面考虑,地市间差异贡献率大于地市内,地市间发展不平衡是造成辽宁总体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根本原因,办学条件差异是造成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主要体现。2从时空演变分析看,辽宁省各地市间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差异在8年间变化不大,办学条件和资源配置变化趋势一致,呈"N"型;辽宁省各地市内小学、初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呈现出东南部和西部(丹东、本溪、鞍山、锦州、葫芦岛、朝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