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7)
- 2023(16563)
- 2022(14080)
- 2021(13224)
- 2020(11123)
- 2019(25312)
- 2018(25067)
- 2017(47471)
- 2016(25723)
- 2015(29035)
- 2014(28359)
- 2013(27512)
- 2012(25044)
- 2011(22511)
- 2010(22432)
- 2009(20382)
- 2008(20064)
- 2007(17878)
- 2006(15168)
- 2005(13024)
- 学科
- 济(102168)
- 经济(102071)
- 管理(72185)
- 业(71444)
- 企(58937)
- 企业(58937)
- 方法(44862)
- 数学(38874)
- 数学方法(38354)
- 农(30384)
- 中国(26839)
- 财(24162)
- 业经(24034)
- 学(23680)
- 地方(22781)
- 技术(22027)
- 农业(20174)
- 理论(18085)
- 制(17774)
- 贸(17664)
- 贸易(17654)
- 环境(17275)
- 易(17098)
- 和(15792)
- 务(14888)
- 财务(14843)
- 财务管理(14804)
- 划(14580)
- 银(14461)
- 产业(14442)
- 机构
- 学院(352680)
- 大学(349136)
- 济(141215)
- 经济(138215)
- 管理(136492)
- 理学(118057)
- 理学院(116769)
- 研究(114864)
- 管理学(114714)
- 管理学院(114050)
- 中国(84220)
- 京(72628)
- 科学(71649)
- 财(62427)
- 农(57939)
- 所(56384)
- 中心(54347)
- 江(53466)
- 业大(53000)
- 研究所(51620)
- 财经(50249)
- 范(47934)
- 师范(47448)
- 经(45512)
- 农业(45404)
- 北京(44906)
- 经济学(43399)
- 州(42613)
- 院(42205)
- 技术(39902)
- 基金
- 项目(242870)
- 科学(191488)
- 研究(180048)
- 基金(173377)
- 家(151187)
- 国家(149631)
- 科学基金(128771)
- 社会(113276)
- 社会科(107268)
- 社会科学(107242)
- 省(99017)
- 基金项目(92506)
- 教育(84003)
- 自然(82409)
- 划(82025)
- 自然科(80422)
- 自然科学(80398)
- 自然科学基金(78961)
- 编号(73997)
- 资助(69214)
- 成果(58914)
- 重点(54996)
- 创(54781)
- 发(54071)
- 部(52619)
- 课题(51607)
- 创新(50484)
- 国家社会(46467)
- 科研(46240)
- 大学(45459)
- 期刊
- 济(153507)
- 经济(153507)
- 研究(96818)
- 中国(69724)
- 学报(54433)
- 农(52672)
- 科学(50084)
- 管理(49714)
- 财(49541)
- 教育(44388)
- 大学(41391)
- 学学(38772)
- 农业(36397)
- 技术(34024)
- 业经(27212)
- 融(26763)
- 金融(26763)
- 财经(24106)
- 经济研究(23982)
- 经(20906)
- 业(20383)
- 问题(20278)
- 科技(18247)
- 技术经济(17881)
- 图书(17546)
- 版(17319)
- 资源(16026)
- 统计(15924)
- 商业(15714)
- 策(15678)
共检索到510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强 赵静
2009年起,国务院相对集中地批准了51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但其总体发展水平相对弱于此前获批的国家高新区。在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新升级的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化发展的压力加大。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基础理论,运用变异系数法分析新升级高新区主要经济和科技指标反映出的主要特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重点探索依托创新型集群培育实现高新区创新发展的路径,并形成具体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张冀新
为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更多资源要素,能够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集聚效应的提高程度,呈现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政策效果最为显著,仅略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效果最不明显。需通过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集聚功能,提升高新区创新载体功能,积极发挥产业集群培育的外部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张冀新
为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更多资源要素,能够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集聚效应的提高程度,呈现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政策效果最为显著,仅略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效果最不明显。需通过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集聚功能,提升高新区创新载体功能,积极发挥产业集群培育的外部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冀新 李燕红
因产业集聚转型的迫切性及产业集群创设先天优势,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在国家高新区开展,并成为国家高新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结论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显著提高了实验组的创新效率;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新区创新效率影响更为显著。未来可通过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政策实施范围,提升整体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冀新 汤洁文
高端化与创新融合纵深发展正逐步成为国家高新区新的发展方向。自2013年我国设立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以来,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高新区高端化和创新发展的又一影响因素。为厘清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的影响机制,选取113家国家高新区2013—2020年面板数据,其中以第二批和第三批获批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53家高新区作为实验组,以同期未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60家高新区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实施对国家高新区高端化与创新能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2015—2018年间,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政策对国家高新区高端化与创新能力影响均较为显著,但在2018年后对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增加R&D经费内部支出能显著促进高新区高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能促进高新区高端化水平提升,但R&D人员投入对高新区高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有限;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对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对中部和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高端化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为此,应结合各国家高新区的区位优势,探索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差异化发展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燕雯
高新区产业集群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温床,产业集群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拟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南宁高新区发展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从区域创新优势就高新区的竞争力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凌翔 许蓝月
我国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成若干个世界级一流高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国家高新区已历经多次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但也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园区企业之间竞合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本文从产业集群效应的视角构建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的模型图,从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三维视角剖析国家高新区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外高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高新区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产业集群 集群效应 产业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润斌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选择。南宁高新区具有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好经济条件、创新环境和平台基础。文章认为,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重点是要以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制度设计;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增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支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曹灿明 段进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创新立国的主导产业。以昆山高新区为例,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视角,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人才引进与培养、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政府采购、投融资体系以及制度创新等八个方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电子商务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建立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有利于发挥电子商务产业聚集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文章分析了南宁高新区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政策优势、产业规模优势和基础配套设施优势,认为南宁高新区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必须明确基地发展定位,优化制度环境,完善支持体系,构建重点特色行业电子商务集群,形成区域电子商务品牌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群林 邵云飞 唐小我
以中国成都高新区为例,考察了一个在传统的严格管制和区域经济体制下,促进技术转让和创新的产业集群的起源和发展及集群将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这可以构造一种分析框架,以便更好地了解科技园区是如何促进技术转让和创新的。
关键词:
创新 产业集群 成都高新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丽亚 戴宏伟
选取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4年(不含201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处理组,未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对照组,将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结合起来,评估国家高新区及其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集聚的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其科技创新对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比较显著,这种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国强 郭荣旺 张宝建 李鹏利
为探究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现状,以中国115家高新区为样本,通过整体视角探讨影响高新区创业活跃度的诸多因素间的复杂联动机制,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整合高新区创业生态中四类要素层面的7个变量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新区创业生态要素组合成的7条路径中3条为高效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创业活跃度;市场要素中出口额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核心变量,其余要素只有与市场要素共存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创业生态 路径选择 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志东 俞会新 续亚萍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作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的保定市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已实现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具备鲜明的技术创新特色和产业聚集优势,并入选国家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了保定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保定市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离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及总结,并提出了保定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创新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志东 俞会新 续亚萍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作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的保定市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已实现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具备鲜明的技术创新特色和产业聚集优势,并入选国家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了保定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保定市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离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及总结,并提出了保定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创新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