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8)
- 2023(17575)
- 2022(14961)
- 2021(14031)
- 2020(11811)
- 2019(27254)
- 2018(27336)
- 2017(53123)
- 2016(28801)
- 2015(32323)
- 2014(32390)
- 2013(31430)
- 2012(28733)
- 2011(25701)
- 2010(25489)
- 2009(23132)
- 2008(22152)
- 2007(19359)
- 2006(16590)
- 2005(14107)
- 学科
- 济(113981)
- 经济(113852)
- 管理(81632)
- 业(77489)
- 企(64447)
- 企业(64447)
- 方法(53968)
- 数学(47051)
- 数学方法(46252)
- 农(31367)
- 中国(28552)
- 财(27138)
- 业经(25820)
- 学(24784)
- 地方(23587)
- 技术(21490)
- 农业(20787)
- 理论(20644)
- 制(20597)
- 贸(18878)
- 贸易(18870)
- 易(18285)
- 和(17661)
- 务(17036)
- 财务(16937)
- 财务管理(16897)
- 环境(16726)
- 企业财务(15901)
- 银(15764)
- 银行(15710)
- 机构
- 大学(397237)
- 学院(397217)
- 管理(158035)
- 济(154304)
- 经济(150881)
- 理学(137857)
- 理学院(136330)
- 管理学(133552)
- 管理学院(132833)
- 研究(129178)
- 中国(94405)
- 京(84240)
- 科学(82097)
- 财(68646)
- 农(65608)
- 所(63934)
- 业大(61908)
- 中心(59676)
- 研究所(58702)
- 江(57558)
- 财经(55701)
- 范(53029)
- 北京(52533)
- 师范(52440)
- 农业(51599)
- 经(50698)
- 院(47666)
- 州(46641)
- 经济学(46104)
- 技术(44891)
- 基金
- 项目(279775)
- 科学(219825)
- 研究(203759)
- 基金(201541)
- 家(176025)
- 国家(174592)
- 科学基金(150400)
- 社会(126738)
- 社会科(120048)
- 社会科学(120017)
- 省(110619)
- 基金项目(106825)
- 自然(99004)
- 自然科(96723)
- 自然科学(96701)
- 自然科学基金(94922)
- 教育(94902)
- 划(92683)
- 编号(83835)
- 资助(83657)
- 成果(66900)
- 重点(62438)
- 部(61093)
- 发(59530)
- 创(58553)
- 课题(57825)
- 创新(54628)
- 科研(53430)
- 教育部(52278)
- 大学(52000)
- 期刊
- 济(163042)
- 经济(163042)
- 研究(111137)
- 中国(74278)
- 学报(64104)
- 农(58834)
- 科学(58496)
- 管理(57478)
- 财(52421)
- 大学(48881)
- 教育(48067)
- 学学(45936)
- 农业(40952)
- 技术(39209)
- 融(28753)
- 金融(28753)
- 业经(28266)
- 经济研究(26298)
- 财经(25991)
- 经(22281)
- 问题(21440)
- 业(21392)
- 图书(21179)
- 科技(20258)
- 技术经济(20161)
- 版(19248)
- 统计(18938)
- 理论(17820)
- 策(17329)
- 商业(17324)
共检索到565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敏 方荣贵 银路
本文从参与主体、供给组织的形式与结构等方面对处于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中的共性技术研发联合体的供给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以半导体产业为例,通过典型案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为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中的共性技术研发联合体的组建和运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荣贵 王敏
本文以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VLSI、SE-MATECH和IMEC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比较分析,结合不同联盟形成的产业环境和政策背景,总结出三家联盟在服务对象、组织结构与模式、研发投入、研发与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的组建和运作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辉 刘晓英 王国红
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织形式,在具体运营环境下有其特定的运行模式。本文通过对技术、产品及产业集群三者的关联性分析,根据产业集群中核心技术与产品处于其各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来划分产业集群运行模式,并探讨产业集群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应采取的战略,进而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生命周期 运行模式 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伟伟 于渤
在对技术管理的权变思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基于环境变化的技术权变管理理论及其缺陷,研究了技术生命周期对技术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技术权变管理模式,为技术管理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技术管理 权变管理 技术生命周期 情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平
近年来,我国校企合作四技合同成交额逐年攀升,但专利转让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并不高,说明现存的校企合作模式没有形成闭环管理。文章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能够满足不同参与方需求的信息共享中心,以实现校企合作"需求调研—合同签署—实施—成果验收—后评价再合作"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丽莎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决策者选择怎样的技术创新战略与策略,取决于企业内外部两大方面的多重因素。研究与开发能力的高低,是企业的内部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对外部的决定性因素的分析,则可结合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进行。 一、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认识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指的是创新者借助于技术上的发明和发现,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技术创新作为技术革新活动,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产品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雅芬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在回顾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研究了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了我国目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发展困境及其制约因素,并从政府、中介机构、集群企业三个层面上探讨了提升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生命周期 技术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悦胜 韩小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洲 丁长青
文章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灵活性和约束性的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并针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能力 生命周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意定 程安亭 王雄
动态物流联盟是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合理有效的组织模式是动态物流联盟成功运行的基本保证。本文以生命周期为切入点,分析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其对组织模式的影响,给出动态物流联盟整个发展过程可供选择的组织模式及其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物流联盟生命周期各阶段较适宜采用的组织模式。
关键词:
动态物流联盟 组织模式 生命周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意定 程安亭 王雄
以生命周期为切入点,将动态物流联盟生命周期划分为酝酿期、组建期、运行期和解体期四个阶段,分析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对组织模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物流联盟生命周期各阶段较适宜采用的组织模式,即在酝酿期和组建期宜采用盟主模式或中介模式;在运行期起步阶段,可采用主从模式或联邦模式,成长阶段采用联邦模式是一个较理想的选择,稳定发展阶段则采用平行模式更有利于联盟的发展;而在解体期采用联邦模式较为合适。
关键词:
动态物流联盟 组织模式 生命周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传汶 徐坤
探讨如何有效开展科学数据服务,通过专家访谈法参考专家意见,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以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结合科研工作流程,提出动态科学数据服务模式,并给出渐进开展科学数据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
科学数据 生命周期 动态科学数据服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丽华
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中,海峡两岸的产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合作,有利于发挥两岸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各自的优势,推进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产业生命周期 高新技术产业 海峡两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林
已有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中存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缺乏与混淆的问题。为此,引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基于我国文化产业1996~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VAR模型方差分解分析产业生命周期这一系统状态对产业创新绩效技术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创新绩效的技术创新会随着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发生巨大变化,在产业的初始期,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对绩效的贡献度都十分显著,其中产品创新相较工艺创新有着更高的贡献度;而当产业进入成长期后,两者的贡献度都会下降,其中工艺创新对绩效的贡献度开始高于产品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林
已有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中存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缺乏与混淆的问题。为此,引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基于我国文化产业1996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VAR模型方差分解分析产业生命周期这一系统状态对产业创新绩效技术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创新绩效的技术创新会随着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发生巨大变化,在产业的初始期,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对绩效的贡献度都十分显著,其中产品创新相较工艺创新有着更高的贡献度;而当产业进入成长期后,两者的贡献度都会下降,其中工艺创新对绩效的贡献度开始高于产品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