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5)
2023(15478)
2022(13444)
2021(12549)
2020(10564)
2019(24303)
2018(24038)
2017(46535)
2016(25099)
2015(28334)
2014(28349)
2013(27585)
2012(24957)
2011(22228)
2010(21863)
2009(19802)
2008(18882)
2007(16347)
2006(13919)
2005(11593)
作者
(71189)
(59363)
(58806)
(56016)
(37467)
(28424)
(26877)
(23566)
(22557)
(20850)
(20271)
(19775)
(18756)
(18516)
(18313)
(17946)
(17801)
(17695)
(16921)
(16803)
(14677)
(14426)
(14335)
(13548)
(13180)
(12983)
(12981)
(12967)
(11949)
(11781)
学科
(99905)
经济(99794)
管理(73836)
(70588)
(59990)
企业(59990)
方法(48037)
数学(41887)
数学方法(41307)
(26504)
(25630)
中国(23969)
业经(23086)
(21380)
地方(20512)
(19609)
农业(17391)
技术(17166)
理论(17132)
(16375)
财务(16288)
财务管理(16247)
(16070)
贸易(16066)
(15930)
(15556)
(15503)
企业财务(15394)
环境(15371)
(14149)
机构
学院(348766)
大学(348692)
管理(142951)
(136187)
经济(133259)
理学(125309)
理学院(123995)
管理学(121739)
管理学院(121122)
研究(112068)
中国(80662)
(73236)
科学(71234)
(60751)
(56584)
(54827)
业大(54368)
中心(51342)
研究所(50526)
财经(49616)
(49251)
(45435)
北京(45312)
(45288)
师范(44946)
农业(44457)
(41872)
经济学(40160)
(40068)
技术(37781)
基金
项目(250700)
科学(197465)
研究(182104)
基金(181496)
(158515)
国家(157247)
科学基金(135856)
社会(114267)
社会科(108319)
社会科学(108292)
(99117)
基金项目(96878)
自然(89494)
自然科(87436)
自然科学(87411)
自然科学基金(85802)
教育(84047)
(83077)
资助(74379)
编号(74313)
成果(58436)
重点(55822)
(54873)
(53163)
(52671)
课题(50858)
创新(49043)
科研(48065)
教育部(47042)
国家社会(46700)
期刊
(141566)
经济(141566)
研究(95935)
中国(61813)
学报(56327)
管理(51252)
科学(51122)
(50211)
(46514)
大学(42905)
学学(40506)
教育(38521)
农业(35133)
技术(32130)
业经(25125)
(23810)
金融(23810)
财经(23171)
经济研究(22645)
(19831)
问题(18460)
(17925)
科技(17846)
图书(17634)
技术经济(17009)
(16441)
理论(15976)
统计(15825)
商业(15799)
资源(15254)
共检索到485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绍妮  文海涛  
一直以来,很多实证检验都认为并购的实际绩效并不好,但却无法解释实务中并购事件不断发生的现象。本文提出企业并购动机并非全部是为了直接获取财务绩效,并购动机不同,并购绩效的评价与衡量指标也应该有所区别;而企业并购动机又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环境即产业演进阶段的影响。因而,并购绩效的评价应遵从"产业演进阶段——企业并购动机——并购绩效评价"的逻辑。在此基础上,论文逐一分析了产业演进各阶段的并购动机,并设计相应指标体系来衡量其各阶段并购动机的实现,以此作为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平  陆芸  
一、引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视频行业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分支,其成长规模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日益壮大。艾瑞数据显示,伴随着用户规模和用户黏性的增长,视频网站广告收入规模迅猛增加,2012年行业整体广告市场规模达到92.5亿元,比2011年增长47.6%。视频广告已成为网络广告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数据显示,2010Q1视频广告市场份额4.8%,2011Q1份额为7.4%,2012Q1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帆  
全球金融市场不断涌现银行并购热潮,但如何评价银行业并购绩效在业界和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议。针对当前银行并购绩效评价角度和层面单一的问题,文章旨在构建出一个结合并购动机与经营绩效的银行并购绩效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创新之处在于既考虑了并购的动机,也考虑了并购中各方利益相关者诉求,从而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银行并购绩效评价。文章最后以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发展银行这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对当前银行绩效指标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永忠  
绿色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中融入环境绩效、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提高了企业长短期效益的匹配程度,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形象的改善。同时,在绿色并购三重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引入了"突变级数"这一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矛盾分解,降低评价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弥补绿色并购绩效单一评价角度的不足,构建可行性、实用性、科学性的评价体系,为相关企业的实践操作提供新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殷爱贞  马晓丽  于澎  
并购绩效是并购行为产生的业绩和效果,依据"需要——动机——行为"理论,并购绩效就是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以2009年东方航空并购上海航空为例,分析其并购背景、并购动机,基于并购动机视角构建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得出并购绩效评价结果。从协同效应、市场竞争、经营绩效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评价结果,并对东方航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尚鑫  
文章从监管层的视角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将并购绩效评价分为公司发展和规范运作两个维度。实证结果发现并购对于公司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购重组对于提升公司价值,扩大市场规模的作用十分明显。有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成后规范运作情况的评价结果则不容乐观,评价期间内将近一半的上市公司出现违规情况,也有超过一成的上市公司被监管部门予以纪律惩戒,这些问题有待于在未来的监管中加以重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琼  游春  
本文以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开展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业效应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和并购动机的影响。在对整体样本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横向、纵向、混合三种不同类型并购的绩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产业创新型并购和非产业创新型并购的产业效应差别进行了分析。从整体来看,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的影响可以忽略。同时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绩效确实有影响。产业效应对不同类型并购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对混合并购具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而对横向并购的影响最小。从产业效应的视角来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学伟  
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双边随机边界模型(TSFA)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并购动机下的并购绩效。结果表明,不同动机下的长期因素(多元化相关度DR)和短期因素(Tobin’s Q)对并购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各动机下平均并购绩效有显著差别。从所有权角度看,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显著高于民营企业的并购绩效。最后从政策层面给出了对策,包括改善不公平的金融环境、重振低迷的资本市场、加强公司治理和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新平  邹朝辉  潘红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小凤  
采用恰当的方法评价跨国并购整合绩效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预警意义重大。文章以2001年至2010年间实施过跨国并购的39家企业为样本,采用功效系数法,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进行绩效评价。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仅48.72%左右的企业整合是成功的,若重视并购后的整合,可有效提高整合成功的概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木坤  齐中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畅  韩爱华  沈锡茜  
随着并购理论的逐步发展,对于企业并购的绩效评价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文章构建了财务收益绩效、资本运营绩效、偿债能力绩效及可持续发展四大类的13个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对2014年150个上市公司的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并购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是短期内绩效有微弱提升但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磨合,企业的收益绩效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上市企业并购绩效研究发现中国并购市场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畅  韩爱华  沈锡茜  
随着并购理论的逐步发展,对于企业并购的绩效评价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文章构建了财务收益绩效、资本运营绩效、偿债能力绩效及可持续发展四大类的13个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对2014年150个上市公司的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并购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是短期内绩效有微弱提升但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磨合,企业的收益绩效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上市企业并购绩效研究发现中国并购市场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善民  朱滔  
本文以1999~2002年发生于沪、深 A 股市场的56起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并购给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损失,而对目标公司股东的财富影响不显著;并购前管理者能力好的收购公司或现金流量充足的收购公司,其并购绩效更差,研究结果支持自大假说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为收购高成长的目标公司使得收购公司股东受损的假设提供了弱的证据;但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多元化导致较差的并购绩效的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炜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绩效评价通常采用非正常收益法和会计指标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被并购方股东总是并购活动的绝对赢家,不同的仅是收益多少而已。并购方股东能不能从并购活动中获利则存在一定的争论。从指标因子分析、并购类型和股权结构等方面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则得出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