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3)
- 2023(12629)
- 2022(10625)
- 2021(9776)
- 2020(8263)
- 2019(18331)
- 2018(18039)
- 2017(34540)
- 2016(18022)
- 2015(19890)
- 2014(18730)
- 2013(18193)
- 2012(16312)
- 2011(14433)
- 2010(14017)
- 2009(12185)
- 2008(11410)
- 2007(9600)
- 2006(7946)
- 2005(6315)
- 学科
- 济(75997)
- 经济(75937)
- 管理(53923)
- 业(53842)
- 企(45307)
- 企业(45307)
- 方法(34276)
- 数学(30220)
- 数学方法(29842)
- 技术(21600)
- 中国(21134)
- 农(18831)
- 业经(17573)
- 地方(17211)
- 财(16111)
- 技术管理(13756)
- 产业(13206)
- 学(13086)
- 农业(13009)
- 贸(11568)
- 理论(11566)
- 贸易(11561)
- 环境(11491)
- 易(11162)
- 制(11129)
- 和(10403)
- 务(10277)
- 划(10269)
- 财务(10240)
- 财务管理(10221)
- 机构
- 学院(240084)
- 大学(237495)
- 济(102197)
- 管理(100936)
- 经济(100250)
- 理学(88803)
- 理学院(87868)
- 管理学(86433)
- 管理学院(85971)
- 研究(76079)
- 中国(55140)
- 京(48280)
- 科学(46168)
- 财(42359)
- 中心(36511)
- 财经(35209)
- 所(34648)
- 业大(34363)
- 江(34316)
- 农(32972)
- 经(32312)
- 研究所(31943)
- 经济学(31713)
- 范(30820)
- 师范(30529)
- 院(29098)
- 北京(28881)
- 经济学院(28827)
- 州(27073)
- 经济管理(26901)
- 基金
- 项目(178657)
- 科学(145498)
- 基金(133108)
- 研究(130099)
- 家(115822)
- 国家(114974)
- 科学基金(102191)
- 社会(86776)
- 社会科(82738)
- 社会科学(82722)
- 基金项目(72405)
- 省(70822)
- 自然(66276)
- 自然科(64898)
- 自然科学(64887)
- 自然科学基金(63738)
- 教育(59414)
- 划(59225)
- 资助(51161)
- 编号(50359)
- 创(43122)
- 重点(40333)
- 发(39666)
- 创新(39557)
- 部(39207)
- 国家社会(37125)
- 成果(36888)
- 教育部(34245)
- 课题(34210)
- 科研(34103)
- 期刊
- 济(101558)
- 经济(101558)
- 研究(65271)
- 中国(42471)
- 管理(37935)
- 科学(33648)
- 财(31431)
- 学报(31092)
- 农(27836)
- 技术(25157)
- 大学(25009)
- 学学(23906)
- 教育(22498)
- 农业(19676)
- 业经(17460)
- 经济研究(16593)
- 财经(16379)
- 融(15942)
- 金融(15942)
- 问题(15041)
- 科技(14697)
- 经(14302)
- 技术经济(14051)
- 策(11833)
- 业(11586)
- 现代(11538)
- 资源(11450)
- 统计(11098)
- 商业(11031)
- 发(10537)
共检索到330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志美 李京文
阐述了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所对应的产业技术创新,分析和总结了基于“蒸汽技术”、“电力技术”、“信息技术”的产业技术创新与城市空间演化的特征。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城市空间演化 影响 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豪
知识产权制度以同样的限制运用于多样化的创造和创新,忽略了研究开发活动的各种状况在产业间存在的差异。本文基于产业间的市场需求规模、需求弹性和市场结构等差异化特征,分别分析了上述因素对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技术创新 市场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凌月 张啸虎 罗瀛
创新空间既有研究以企业视角、宏观尺度、静态观察为主,缺乏对城市尺度创新空间测度方法的探索,难以有效分析城市创新活动空间演化特征。在梳理创新空间相关研究基础上,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原理,改进并提出城市创新空间定量测度方法,并以专利申请数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上海2000年至2015年间市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布和创新中心演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获取的接近70万条专利申请数据进行精确空间定位,发现16年间的历时性演化呈现快速交通导向下的均质化扩散和多中心结构趋向。基于不同创新主体的研究则揭示了企业、个人、行业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创新空间演化路径的影响。其中,依托工业园区发展的企业主导了创新活动的空间扩散,决定了创新空间格局的演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龙跃 顾新
基于生态位理论,将知识转移细化为投入知识转移和存量知识转移,通过构建基于AJ模型的知识投入利润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和算例验证,揭示了知识转移对知识投入及创新收益增量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系数对成员收益增量及知识转移演化均衡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两类知识的转移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有望推动知识有效转移,促进成员知识存量增加,降低单个成员以及联盟知识投入量,提高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成员及联盟的收益增量。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知识投入 演化 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龙跃 顾新
基于生态位理论,将知识转移细化为投入知识转移和存量知识转移,通过构建基于AJ模型的知识投入利润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和算例验证,揭示了知识转移对知识投入及创新收益增量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系数对成员收益增量及知识转移演化均衡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两类知识的转移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有望推动知识有效转移,促进成员知识存量增加,降低单个成员以及联盟知识投入量,提高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成员及联盟的收益增量。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知识投入 演化 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巍 王婷 周世军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修正的引力模型分析了数字创意产业技术创新的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特征,并借助QAP方法识别了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创意产业技术创新空间关联表现为多流向、多线程的典型网络结构形态,但整体网络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各省份在空间关联网络中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数值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北京等8个省份在网络中发挥着“发动机”的作用,江苏等7个省份在网络中发挥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上海等14个省份在网络中扮演着“中心行动者”角色。(3)各板块间的空间联系紧密程度由较为疏松趋于较为紧密,协同、联动效应有较大的提升,但同样存在着非均衡、逆向溢出的问题。(4)地理位置相邻、信息化水平差异、基础设施水平差异、市场开放程度差异、政府创新支持力度差异对空间关联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状况差异对空间关联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箭
技术创新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动态演化过程 ,其内在系统性特征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以从整体上推进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 ,技术创新政策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的分析表明 :政府突破其自身知识极限的努力是制定有效技术创新政策的前提 ;同时 ,对政策制定与实施机制的科学设计也将对最终的政策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颖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环保产业特征出发,阐述了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特征,并对宜兴市环保产业群进行现场调研及数据收集,梳理了该市环保产业群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种类及规模变化特征,进而提出了促进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保产业 技术创新 对策研究 产业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葛尧
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1~2015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呈U型;各地区技术创新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空间上的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各地区技术创新受其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江 张伟科 葛尧
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12015年中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呈U型;各地区技术创新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空间上的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各地区技术创新受其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钢 刘顺忠
本文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各类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并借助列联表分析技术深入研究了各地区各类软件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深化国有软件企业改革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步伐是促进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软件产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炜 罗守贵
文章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动态模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融入生态特征的变异率(Mutation Rate)和杂交率(Cross-over rate)来模拟生产者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运行机理;并研究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动力机制,分为环境选择(Environmental Selection)和种内选择(Constructional Selection);同时,运用生态演化效率指标来测度技术创新发展情况;文章提出技术创新相关生态策略,对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预测
[作者]
林云
知识溢出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然而,这还不足以解释复杂的技术创新路径。我们从演化的视角,将知识特质、技术机会及吸收能力等理论融入技术创新理论,以此来解释复杂的技术创新内生性演化进程。这对于国内企业创新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静銮 王姣娥 刘卫东
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其技术创新活动深刻影响中国参与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和合作。论文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技术(知识)异质性视角,使用包括申请人地址和专利分类号的2001—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授权发明专利数据,通过运用分布拟合、技术空间可视化和Logit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其技术创新特征及其路径演化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创新类别呈现幂律分布,集中在电通信及计算等少数技术类别,存在马太效应,技术的路径依赖较强。技术创新的跨产业“产品—零部件/软件—新产品(新产业)”和产业链上游“产品—零部件—基础材料”的关联拓展带动了区域的产业升级。(2)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技术演化路径存在较大差异,深圳在专注核心技术的同时,进行相关多样化;广州从其强势的医学转向电通信及计算技术,进行非相关多样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创新趋于同质,未来需要进一步促进城市间创新协同。对比现有文献,论文提出技术创新路径受到所在区域技术创新特征的强烈影响,当前全球—地方(城市)视角研究需要加入区域尺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宜庆 吴铮波 吴涛
采用我国30个省(区、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区视角对区域间的金融空间特征、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了这三者的耦合关系和空间效应。然后通过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金融空间特征和技术创新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金融空间特征、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的测度中,东部沿海经济区评分最高,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次之,随后是东北地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大西北经济区位列最后,各区域三者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且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金融空间特征与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化因为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率,所以会对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并且有空间溢出效应,而金融空间特征优化却因为会将低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所以导致对区域外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