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79)
2023(18206)
2022(15165)
2021(13886)
2020(11683)
2019(26766)
2018(26471)
2017(51228)
2016(27375)
2015(30739)
2014(30768)
2013(30707)
2012(28618)
2011(25871)
2010(26196)
2009(24606)
2008(24663)
2007(22443)
2006(19828)
2005(18033)
作者
(80020)
(67274)
(66940)
(63348)
(42529)
(32214)
(30462)
(26260)
(25448)
(24020)
(22773)
(22493)
(21249)
(21198)
(20791)
(20662)
(20031)
(19855)
(19302)
(19292)
(16675)
(16599)
(16482)
(15478)
(15096)
(15087)
(14962)
(14903)
(13626)
(13448)
学科
(128820)
经济(128685)
(103991)
管理(87176)
(84973)
企业(84973)
方法(53465)
(49769)
数学(43344)
数学方法(42851)
业经(36837)
(34169)
中国(33489)
农业(33165)
地方(28801)
(24136)
(23345)
财务(23290)
财务管理(23248)
技术(22715)
(22409)
贸易(22394)
(22279)
企业财务(22036)
(21695)
(21151)
理论(20914)
(19137)
(18848)
环境(18830)
机构
学院(405871)
大学(398470)
(174087)
经济(170682)
管理(161336)
理学(138328)
理学院(136915)
管理学(134828)
管理学院(134067)
研究(132851)
中国(103910)
(83531)
科学(79404)
(78816)
(76234)
(66863)
(63240)
中心(62671)
财经(62300)
业大(61074)
研究所(60091)
农业(58739)
(56388)
经济学(52551)
北京(52288)
(50989)
师范(50506)
(50017)
经济学院(47496)
(47121)
基金
项目(263338)
科学(209063)
研究(194766)
基金(190976)
(164546)
国家(163021)
科学基金(141840)
社会(125968)
社会科(119309)
社会科学(119278)
(105791)
基金项目(101248)
自然(90084)
自然科(88017)
自然科学(87993)
教育(87966)
(86586)
自然科学基金(86451)
编号(79740)
资助(77101)
成果(63173)
(61346)
重点(58761)
(58058)
(57151)
课题(54099)
创新(52826)
国家社会(51867)
(50619)
科研(50051)
期刊
(202659)
经济(202659)
研究(116204)
中国(79654)
(75150)
(63335)
管理(61981)
学报(58145)
科学(56653)
农业(50718)
大学(45297)
学学(43125)
(39854)
金融(39854)
业经(38426)
教育(38293)
技术(38141)
财经(31001)
经济研究(30098)
问题(27465)
(27236)
(26817)
技术经济(22943)
世界(20009)
商业(19985)
(19702)
统计(19618)
(19559)
现代(19184)
(18535)
共检索到611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彦东  王大庆  王江丽  周洁  王宏燕  
绿色农业是在探索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产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是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本文基于产业成产理论,以绿色农业提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回顾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经验促进中国绿色农业产业成长为目的,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的规律性与机理:阶段性特征、动力源泉和发展机制等,阐述了国外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绿色农业发展经验,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石英剑  郝玉萍  
本文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农业政策及金融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中的经验和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绿色农业发展政策及金融体系的措施,以期促进中国绿色农业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永华  
[目的]分析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重要因素,以期为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方法]文章基于乡村绿色发展理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驱动因素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权重值和农民评分值的乘积对各指标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最终确定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重要因素。[结果]在系统层中,权重值最高的是经济因素,权重值最低的是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介于两者之间。在经济因素所包含的指标中,市场供求状况的权重值最大,居民收入水平的权重值最小;在自然因素所包含的指标中,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退化的权重值较高,植被覆盖度下降的权重值最低;在社会因素所包含的指标中,政府调控粮食流通的权重值最大,权重值最小的是城市化水平。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驱动力较大的前5个因子依次是:市场供求状况、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品质、农民经济收入和水资源匮乏。[结论]在该文涉及到的驱动因子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重要因素是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经济因素,市场对农产品的供求严重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配置比例。保持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原则,改善农业和农村环境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决条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濛  
绿色农业是基于生态学的原理,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出发,以科技环保技术为支撑,集合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为一体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逐渐地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提高了农业品数量和质量安全,也为新时期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各国绿色农业发展进程和发展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中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芳  张敏  金书秦  
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西藏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是西藏人民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促进西藏农牧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西藏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WOT分析框架对西藏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为其制定正确、高效的农业绿色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探索西藏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绿色发展道路,要按照"保护开发,综合治理,建管并重"的原则,做到"四突出、四促进",即突出高原优势,促进壮大特色产业;突出生态保护,促进农牧业绿色发展;突出科技支撑,促进完善农牧业服务保障体系;突出改革创新,促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大伟  
绿色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它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向和效果;文章运用行为博弈论等工具,基于四点假设建立政府与农民是否选择从事绿色农业博弈模型,得到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近乐   姚冰洋  
农业农村绿色产业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绿色信贷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当前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绿色信贷制度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足、绿色信贷不良率高、信贷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了绿色信贷投放和绿色产业发展。为此,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中,应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扶持体系,健全绿色信贷市场机制,发展绿色信贷中介机构,提高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动力,发挥绿色信贷对农业农村绿色产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严先锋  王辉  黄靖  
以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农业发展为核心,通过建立超效率SBM-NS-Overall模型对中国2001—2014年农业绿色发展给出科学的识别,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业绿色转型干预机制。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得到快速发展,但当前仍处在较低水平;在地方层面,西南宁青藏以及东部京津沪优势显著。对于农业绿色转型的干预,政策可以考虑在减缓公共投入扩张速度、提升农产品价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开放农产品进口限额等方面作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光岭  
从生态经济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出发,在提出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通过对Logistic模型的应用指出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增长模式,并结合以上分析提出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通过对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旨在找出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途径,从而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蕾  申云  徐承红  
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04—2015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下同)的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构建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地理嵌套矩阵,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SAR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在2004—2015年间得到大幅提升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呈现出东部、西部、东北、中部梯度递减的分布规律;从极差值来看,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差距不断扩大,但各区域内部临接省份间的差距则不断缩小;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正向空间外部性,但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全国层面的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约为直接效应的4倍,东北和中部地区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分别约为直接效应的0.8倍和1.3倍,西部地区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正向的直接效应,而溢出效应不明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丽   李其涛   柳建平  
在构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2011年至2022年31个省(市、区)相关数据,从农业产出效率、环境优好水平、生态系统稳定性、资源利用效率4个维度,测度和考察了全国及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快速、稳步上升态势,其中农业产出效率和环境友好水平的提升速度最快,生态稳定性保持在平稳状态,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速度最慢;现阶段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贡献度最高的是农业产出效率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但整体上单个维度的影响力逐渐降低,4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影响逐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各个维度之间的耦合性和协调性不断加强,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等系统正在走向良性循环,但存在一定的波动,稳定性依然不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距呈缩小趋势,但东、中、西部之间以及各个区域内部的差距依然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党银侠  杨改河  
鉴于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扶持力度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宣传引导绿色消费意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全程化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打造边远山区及丘陵地区原生态绿色农业基地建设等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智  
文章基于最小生成树法(MST)对中国2010—2017年30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复杂网络的度中心性与介数中心性识别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以MST图示直观展示农业绿色发展潜在的传播路径。结果表明:依据综合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排序,重庆是最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省份,其次分别是吉林、安徽、天津、山西和内蒙古,这些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具有较强的外部溢出效应,能够带动与之相连的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网络中节点度中心性越大,MST最长路径长度越短,农业绿色发展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同时,位于网络中心的节点比位于网络边缘的节点更具有系统重要性,所面临的农业绿色发展压力或机会也更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屈志光  崔元锋  邓远建  
21世纪是实现绿色发展与建立绿色文明的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是人类进入绿色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农民之间存在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即政府(委托人)委托农民(代理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委托代理目标有两项,即生产粮食以及保证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农民(代理人)的报酬是获得出售其所生产粮食的收入。研究表明,政府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绿色农业因其等级认证的规范性有可能成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勋  
绿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绿色农业发展途径进行探析,能有效的转变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集约化。因此必须创新绿色农业发展科技,增强绿色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完善和创新绿色农业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绿色农业有效调节作用;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绿色农产品附加值;发挥政府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弥补绿色农业市场发展缺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