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7)
- 2023(16251)
- 2022(13845)
- 2021(12999)
- 2020(11158)
- 2019(25666)
- 2018(25586)
- 2017(49273)
- 2016(26466)
- 2015(30314)
- 2014(29596)
- 2013(29108)
- 2012(26446)
- 2011(23650)
- 2010(23472)
- 2009(21602)
- 2008(21394)
- 2007(19107)
- 2006(16258)
- 2005(14228)
- 学科
- 济(106633)
- 经济(106501)
- 管理(82968)
- 业(78897)
- 企(66999)
- 企业(66999)
- 方法(47769)
- 数学(41740)
- 数学方法(41216)
- 财(29876)
- 农(29369)
- 中国(28064)
- 业经(25533)
- 制(23623)
- 地方(23329)
- 技术(21739)
- 学(19505)
- 农业(19022)
- 务(18779)
- 贸(18778)
- 贸易(18768)
- 财务(18702)
- 财务管理(18654)
- 易(18165)
- 企业财务(17456)
- 理论(16681)
- 银(16550)
- 银行(16512)
- 体(16314)
- 和(15879)
- 机构
- 学院(366777)
- 大学(364197)
- 济(150777)
- 经济(147686)
- 管理(145789)
- 理学(126079)
- 理学院(124726)
- 管理学(122652)
- 管理学院(121940)
- 研究(116583)
- 中国(88823)
- 京(77318)
- 财(70564)
- 科学(70263)
- 农(57051)
- 所(56776)
- 中心(55806)
- 财经(55692)
- 江(55409)
- 业大(53591)
- 研究所(51336)
- 经(50391)
- 北京(48270)
- 范(46167)
- 经济学(45955)
- 师范(45697)
- 农业(44653)
- 州(43771)
- 院(42748)
- 经济学院(41540)
- 基金
- 项目(248875)
- 科学(197398)
- 研究(183242)
- 基金(180444)
- 家(155732)
- 国家(154389)
- 科学基金(134506)
- 社会(117014)
- 社会科(111036)
- 社会科学(111010)
- 省(99428)
- 基金项目(96551)
- 自然(86860)
- 教育(84907)
- 自然科(84868)
- 自然科学(84846)
- 自然科学基金(83362)
- 划(82843)
- 编号(74040)
- 资助(72490)
- 成果(59090)
- 创(55877)
- 重点(55630)
- 部(54721)
- 发(53982)
- 创新(51638)
- 课题(51448)
- 制(48697)
- 国家社会(47927)
- 科研(47646)
- 期刊
- 济(163982)
- 经济(163982)
- 研究(103476)
- 中国(72932)
- 财(57495)
- 管理(54953)
- 学报(53110)
- 农(51067)
- 科学(50597)
- 大学(41424)
- 学学(38918)
- 教育(38457)
- 技术(36372)
- 农业(34408)
- 融(31474)
- 金融(31474)
- 业经(27981)
- 财经(27352)
- 经济研究(25974)
- 经(23563)
- 问题(21820)
- 业(19239)
- 技术经济(18881)
- 科技(18142)
- 版(17276)
- 商业(16988)
- 统计(16985)
- 策(16787)
- 理论(16716)
- 现代(16410)
共检索到536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秀春
在京津冀物流产业对接中,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河北省在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短板",只能作为承接者的角色出现。通过制度创新理论,结合京津冀物流产业对接现状,探析自主创新之路,通过分析认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构建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并通过合适的制度设计促进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的无缝连接。
关键词:
京津冀 物流产业对接 制度创新 自主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全红 丁文辉 陈超逸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先导产业,其规划是否合理、发展是否顺畅都严重影响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顺利发展。本文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借助互联网技术对京津冀物流业整个链条进行改造升级,以期激发物流业活力,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敬明 李志红 席增雷 袁青川
研究显示,北京、天津、河北存在着明显的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和创新能力梯度差异。通过建立区域性科技创新评价指标,采用DEA模型评价京津冀三地的科技创新效率值发现,北京、天津居于我国前列,而河北不仅与京津差距明显,而且在区域性科技创新效率亦处于低效状态。建议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不但要解决目前京津冀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而且要解决科技创新资源在各个地区的流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顶层政策设计,实现北京、天津与河北实现协同发展。尤其对于河北而言,需要借鉴北京和天津的经验,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将重点放在科技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 诱致性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辉 王素贞 黄梦娇
为提升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效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究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关键影响因素与关联机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产业联盟的特点,对影响其协同创新的因素进行梳理,构建社会网络分析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搜集,运用UCINET6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创新资源投入、知识共享、知识产权、技术进步、知识转移是关键影响因素,且这些影响因素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其他因素,最终影响京津冀地区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
关键词:
建筑产业联盟 协同创新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绘存
基于2000—2015年京津冀专利数据,采用专利申请量变化和专利创新结构变化分析探讨了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2000—2015年,京津冀区域整体上创新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其中京津、京冀相对差异在缩小,但津冀相对差异变化并不明显;(2)2009年以前,津、冀创新差异化明显,京呈现均衡化发展,2009年以后,津、冀内部创新呈现均衡化发展,京则呈现差异化扩大发展趋势;(3)2000—2015年,京津、京冀、津冀之间创新领域相似度不断升高,同时在具体的某个创新领域发展变化而言,2006年以后,京津冀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4)2000—2015年,津冀之间产业一致性更多反映在基础化学、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而京津、京冀之间则共同表现为向北京主导的电子元件、通信等产业转移。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专利 京津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刚 张小康
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不足,需要政府发挥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能够利用自有优势,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间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协同发展 政府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科 张贵
理论上,产业创新行为是促进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关联的动力来源。基于2002—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就京津冀产业创新行为对产业空间关联的作用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津、保定、沧州等地的产业中心地位正在加强,北京和石家庄的产业中心地位在下降;自主创新行为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生力量对京津冀产业关联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开放创新行为对京津冀产业关联的作用具有关系异质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京津冀产业关联网络的现实特征,在建设"北京研究—天津开发—河北应用"创新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联合开展产业创新活动,促进产业的有效联系和要素整合。
关键词:
创新行为 空间关联 网络特征 京津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宇
本文结合我国物流产业的特点,从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的相关文献研究出发,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分别从内部动力因素和外部动力因素分析了物流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并针对物流产业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构建实证分析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自主创新对于物流产业成长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
关键词:
物流产业 自主创新 动力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祖跃 彭骥鸣 胡学奎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环节。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在深刻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引导效应。本文分析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制度因素,并提出完善税收激励制度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 税收激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炜熙 胡玉莹
城市群内物流网络的形成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选取了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比照,讨论京津冀城市群的物流产业与城市群协调发展情况。借用了产业经济学中的赫芬达尔指数来衡量城市群内物流产业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并且用回归分析法探究了现代物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物流 城市群 京津冀 长三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昊
京津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回顾近年来京津冀各省市和整体的产业发展特征,明确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的发展的定位,从一体化和协同创新的角度探索未来的发展模式,对于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发展 模式创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叶堂林 毛若冲
立足于两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从要素投入、市场产出、环境支撑三个维度构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及其耦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态势良好,两系统的耦合总体处于稳定阶段;北京、天津、河北两系统的耦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制约耦合度提升的因素有所不同。
关键词:
京津冀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耦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桂荣 王冬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区域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产业竞争,京津冀经济圈区域产业发展与升级,不仅关系到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关乎到国家区域战略布局的效应实现结果。基于此,本文在对区域产业升级内涵和局限性厘清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着力分析,并从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产业创新和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剖析了制约京津冀产业升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转型和创新为坐标,推进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先花 张杰
构建产业协同创新链,是提升区域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构建区域创新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而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指出了津冀研发水平滞后、区域科技产出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最后从注重城市分工与合作、精准对接市场重大需求、完善区域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探讨创新链视角下区域产业一体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一体化 创新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先花 张杰
构建产业协同创新链,是提升区域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构建区域创新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而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指出了津冀研发水平滞后、区域科技产出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最后从注重城市分工与合作、精准对接市场重大需求、完善区域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探讨创新链视角下区域产业一体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一体化 创新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