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3)
- 2023(15025)
- 2022(12627)
- 2021(11685)
- 2020(9421)
- 2019(21477)
- 2018(21038)
- 2017(39832)
- 2016(21194)
- 2015(23708)
- 2014(23709)
- 2013(23184)
- 2012(21611)
- 2011(19436)
- 2010(19549)
- 2009(17596)
- 2008(16920)
- 2007(14945)
- 2006(13149)
- 2005(11423)
- 学科
- 济(95836)
- 经济(95745)
- 业(58667)
- 管理(57020)
- 企(43430)
- 企业(43430)
- 农(35885)
- 方法(35469)
- 数学(30836)
- 数学方法(30406)
- 中国(28284)
- 地方(26845)
- 业经(24436)
- 农业(23863)
- 财(21404)
- 制(17468)
- 学(15775)
- 贸(15369)
- 贸易(15355)
- 发(15300)
- 银(14976)
- 银行(14962)
- 易(14812)
- 融(14649)
- 技术(14647)
- 金融(14647)
- 行(14418)
- 环境(14177)
- 产业(14105)
- 地方经济(14053)
- 机构
- 学院(294887)
- 大学(287075)
- 济(123107)
- 经济(120423)
- 管理(113090)
- 研究(98075)
- 理学(96626)
- 理学院(95568)
- 管理学(93931)
- 管理学院(93357)
- 中国(75302)
- 京(60368)
- 科学(56957)
- 财(55719)
- 农(47987)
- 江(47753)
- 中心(47115)
- 所(47073)
- 财经(43461)
- 研究所(42088)
- 业大(41113)
- 范(40800)
- 师范(40427)
- 经(39341)
- 北京(37794)
- 州(37525)
- 经济学(37459)
- 院(36199)
- 农业(35793)
- 经济学院(33794)
- 基金
- 项目(195980)
- 科学(155566)
- 研究(150275)
- 基金(139858)
- 家(119593)
- 国家(118469)
- 科学基金(103170)
- 社会(96472)
- 社会科(91251)
- 社会科学(91237)
- 省(79831)
- 基金项目(74124)
- 教育(69027)
- 划(65134)
- 自然(63355)
- 编号(62908)
- 自然科(61859)
- 自然科学(61848)
- 自然科学基金(60682)
- 资助(55814)
- 成果(49897)
- 发(48045)
- 重点(44027)
- 课题(43886)
- 部(42672)
- 创(41599)
- 国家社会(39613)
- 发展(39083)
- 创新(38698)
- 展(38444)
- 期刊
- 济(146168)
- 经济(146168)
- 研究(88585)
- 中国(64219)
- 农(49030)
- 财(43019)
- 管理(42821)
- 科学(39041)
- 学报(38799)
- 教育(37106)
- 农业(32785)
- 大学(31457)
- 融(30159)
- 金融(30159)
- 学学(29478)
- 技术(29138)
- 业经(28510)
- 经济研究(22058)
- 财经(20715)
- 问题(19358)
- 经(17967)
- 业(15160)
- 技术经济(14488)
- 商业(14340)
- 版(13979)
- 现代(13648)
- 图书(13630)
- 科技(13376)
- 经济问题(13138)
- 发(13131)
共检索到451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项缨 张建国
【目的】探究乡村景观品质提升与乡村产业结构优化有机结合的乡村发展路径。【方法】以浙北地区桐乡市荣星村、红星村和合星村等3个不同产业类型的村庄为例,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于产业发展导向的浙北乡村景观规划探索。【结果】复杂的产业结构和高强度经营对区域乡村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乡村产业发展遇到挑战、乡村社会发展动力不足和生态保护形势日益严峻是3个主要问题。依据乡村景观与乡村产业结构之间互为因果和相互影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历史遗存与文化惠民相耦合、遗址保护与文化景观相融合三大规划原则。【结论】构建了基于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优化产业景观、历史遗存保护与文化惠民相耦合构建旅游景观,以及技艺传承与文化创新相融合塑造文创景观建设等具体的规划发展策略。图1表1参1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依据土壤养分、降水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平均经济产量对研究区域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作物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且具有 S-型特征函数的 B- 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以及 3个时期 6种主要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斑块数作为标准训练样本的输入特征 ,建立了面向乡村景观规划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 ,从 9个随机方案中筛选出 3个优化、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案。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提出必须考虑或遵循的几点原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需要满足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所需,还应满足人们对于艺术及精神层次的需求。这进一步说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必须是多元场景的,是包含生产景观、乡村聚落、乡村生态、乡村文化等的综合体规划。以此为切入点,《遗产活化视角下的苏州古典园林功能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2022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一书可资借鉴。其以“根植过去,立足当代,展望未来”为主线,详细梳理苏州园林功能演化历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苏园
<正>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森林,而是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共融的综合体。城市景观规划与风景园林营造的结合逐渐成为展现城市魅力和改善民众居住环境品质的关键。这种结合不仅弥补了单一视角下的设计缺陷,而且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生态平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夏若彤
<正>乡村景观是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指根植于乡土的自然、经济、人文、社会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如土地利用水平不高、村落空间布局混乱、乡土风貌破坏严重等。这就要求我们提早规划乡村景观,将传统园林技艺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还乡村景观于“宛若天成”。基于此,经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3年1月出版的《重焕生机:以乡村景观的融合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一书尝试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融合创新来推动乡村振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波 包志毅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的乡村景观规划与环境管理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首先介绍了日本的一种乡村环境管理评价方法,并对其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一些相关的环境管理评价方法,提出了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一种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希望能对我国的乡村景观规划和环境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景观规划 环境管理评价 乡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艳 胡继燕 刘传龙
当今中国城乡发展正面临急需解决的水问题,这些因水而引起的系列问题是综合的、系统的,需要一个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给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依据和指导。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以及与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在逻辑,阐述了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盲目及其相应的对于生态破坏等问题。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实施乡村景观规划,其核心在于构建跨区域的生态景观安全格局,以建成"斑块—廊道—基质"为内核的生态景观格局,以期解决好中国乡村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联动问题。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 乡村景观规划 水生态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纪越
低影响开发模式是一种与自然最大程度协调适应的过程中,维持或重现场地开发前的原始水文状态,减少开发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冲击的新型土地利用开发策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以低影响开发模式为理念的乡村景观规划,将更有效地解决目前乡村面临的高建设问题。在充分了解苏南水网乡村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避免影响、缩小影响和控制影响为目标,以低干预、低建造、低维护为导向的水网乡村景观规划框架,并以苏州思古甸村为研究对象,从方案设计、运行措施、后期管理三个层面,提出水网乡村低影响开发模式的规划方法,为协调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志鸿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支撑的乡村建设活动改变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在落实乡村生态经济目标的同时,优化乡村生活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就包括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景观与乡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调乡村空间结构差异对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影响,实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科学化、人性化,从而营造更加温馨、自然、舒适的乡村生活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翟玮
《乡村景观规划与田园综合体设计研究》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教授樊丽著。该书基于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深入研究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理论及经典案例,结合案例对我国乡村景观与田园综合体的设计及发展提出解决方案。全书共分为4个章节,先是介绍了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其次概述研究了国内外乡村景观的研究现状及经典案例,之后介绍了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背景与建设意义等,最后描写了我国田园综合体现状及实践。我国农村地域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益莉 江强
[目的]目前我国正多方位、多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容村貌改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基于乡村振兴角度提出具有乡村特色的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规范及技术指导对于乡村振兴十分必要。[方法]文章从乡村振兴角度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园林景观规划的意义,并在深刻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新农村环境建设现状及园林景观规划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路径。[结果]目前,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的政策引导性加强、建设目标数字化,新农村环境建设正处于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中;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依旧存在乡村特征缺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结论]尊重原有村庄肌理、以生态文明为指导进行乡村聚落规划;保护乡村资源的同时,实现农业景观及自然景观同休闲、观光等产业相结合,打造乡村"多元经济发展体"是基于乡村振兴的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方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炽帆 符潇月
城市景观规划是指对某一范围内的环境区域内进行一定的开拓、利用和保护等措施,人为的将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和规划,达到城市人民的生活需求。一座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其中城市景观规划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顺应各种条件下的要求,进而满足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对城市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在经济视角下进行一定的规划和部署。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忠礼
乡村景观是人们在乡村聚落的活动场所,它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乡村景观包含自然生态景观、生产劳作区域景观、生活区域景观等,它体现了乡村景观的综合性。乡村景观生态设计是人们在遵循自然法则状态下的一种生产活动,也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环境破坏的一种反思。通过生态设计可以减少对乡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减轻对人们身体的伤害。由冷平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园林生态学》(第二版)一书,内容详实,逻辑清晰,提出了许多关于景观生态设计的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韫智
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景观,对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探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等景观设计的3个原则,其次分析不同类型的乡村景观"乡村聚落性景观、乡村生态性景观及乡村生产性景观"等,最后提出尊重传统乡村肌理、构建聚落温馨格局,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景观设计应做到商民分离等乡村景观规划建议,为乡村景观实际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博峰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乡村景观设计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尊重、挖掘并继承乡村特色文化,并兼顾外在的生产景观设计。当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理念不合理、前期调研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资金不足等,导致乡村景观的特色及优势难以发挥。为此,应当树立科学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将地域文化特色等融入乡村景观规划方案,提升乡村景观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多渠道筹集乡村景观设计资金。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景观 规划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