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0)
- 2023(16754)
- 2022(14484)
- 2021(13379)
- 2020(11110)
- 2019(25536)
- 2018(25324)
- 2017(48670)
- 2016(26158)
- 2015(29329)
- 2014(29305)
- 2013(28818)
- 2012(26622)
- 2011(23894)
- 2010(23729)
- 2009(21375)
- 2008(20545)
- 2007(17726)
- 2006(15525)
- 2005(13541)
- 学科
- 济(112067)
- 经济(111958)
- 管理(72917)
- 业(70844)
- 企(57577)
- 企业(57577)
- 方法(47857)
- 数学(41522)
- 数学方法(40967)
- 中国(30974)
- 农(30578)
- 地方(28564)
- 业经(26150)
- 财(24439)
- 学(22361)
- 农业(20686)
- 贸(19376)
- 贸易(19361)
- 易(18716)
- 制(18469)
- 技术(18064)
- 环境(17740)
- 理论(17254)
- 和(17146)
- 银(16419)
- 银行(16379)
- 融(16081)
- 金融(16079)
- 行(15732)
- 地方经济(15638)
- 机构
- 学院(364181)
- 大学(363786)
- 济(146854)
- 管理(146108)
- 经济(143745)
- 理学(126684)
- 理学院(125300)
- 管理学(123046)
- 研究(123029)
- 管理学院(122397)
- 中国(91084)
- 京(77615)
- 科学(76168)
- 财(64849)
- 所(60628)
- 农(58424)
- 中心(56002)
- 研究所(55340)
- 业大(54345)
- 江(53112)
- 财经(52109)
- 范(49270)
- 北京(48850)
- 师范(48771)
- 经(47497)
- 院(45523)
- 农业(45420)
- 经济学(43523)
- 州(43389)
- 师范大学(39502)
- 基金
- 项目(254165)
- 科学(200535)
- 研究(187021)
- 基金(183443)
- 家(159476)
- 国家(158140)
- 科学基金(136634)
- 社会(117649)
- 社会科(111570)
- 社会科学(111543)
- 省(100213)
- 基金项目(97661)
- 自然(88636)
- 自然科(86595)
- 自然科学(86576)
- 教育(85712)
- 自然科学基金(84971)
- 划(84040)
- 编号(76578)
- 资助(75114)
- 成果(60768)
- 发(57753)
- 重点(56927)
- 部(55529)
- 创(53267)
- 课题(52698)
- 创新(49673)
- 科研(48292)
- 国家社会(48049)
- 教育部(47739)
- 期刊
- 济(161020)
- 经济(161020)
- 研究(106412)
- 中国(71005)
- 学报(55439)
- 管理(54431)
- 农(53225)
- 科学(52316)
- 财(47703)
- 大学(42563)
- 教育(42460)
- 学学(39973)
- 农业(37303)
- 技术(33885)
- 融(30708)
- 金融(30708)
- 业经(28470)
- 经济研究(25432)
- 财经(24487)
- 问题(21242)
- 经(21034)
- 图书(19455)
- 业(19170)
- 科技(18066)
- 技术经济(17876)
- 理论(17189)
- 商业(16881)
- 资源(16565)
- 现代(16418)
- 版(16058)
共检索到533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曲振涛 张曦 周方召 尹龙
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内部结构的升级本质上要依托于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受制于工业发展的滞后,哈尔滨市第三产业规模较小、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虚高且增长乏力、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结合哈尔滨市第三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应以构建先进制造服务业、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两轮驱动"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为核心,根植于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内生需求,在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哈尔滨市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都沁军
在分析了产业结构演进是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进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增加城市化的动力,并从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层次、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增强城市的认同感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我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城市化 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国平 严兰丽
从第三产业发展与城乡协调理论出发,运用重庆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重庆第三产业发展对城乡协调的影响出现扭曲效应。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不协调和城乡就业增长差距受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比重影响显著,指标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长期系统影响,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
关键词:
第三产业发展 城乡协调 协整分析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莉 夏涛
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城乡间要素的流动,促进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达到城乡协调的目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城市资本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现代化要素向农村流动、进城务工农民工返乡、城市高素质人才下乡等途径,促进城乡互补与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要素向城市流动,主要表现在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促进土地要素在各交易主体之间流转两个方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皖苏 胡晓娟 严鸿和
近几年合肥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逐渐增强,并成为吸纳劳动力、增加就业的主导产业。在对合肥市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使“十一五”时期合肥市经济和人口就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第三产业 人口就业 就业弹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国平 黄恒
本文从第三产业发展与城乡协调理论出发,运用中国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城乡协调的影响出现扭曲效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对城乡收入、消费比的扩大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且就业比重是城乡收入比的Granger原因。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不协调和城乡就业增长差距受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比重影响显著,指标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长期系统影响,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最后本文针对这些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乌云花 张心灵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三产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三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论证第一产业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第一、二、三产业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第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外,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第一产业的持续发展,使农业实现现代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
三次产业 农业现代化 协调 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第三产业对吸纳就业、保护环境和支撑传统制造业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国际经济前景不乐观、外需减弱的大环境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应要求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尽快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份额。当务之急是要创造有利环境,支持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发展态势 政策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志娟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了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要发展第三产业市场化,这有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才能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润滑剂”,成为加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催化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炼利
本文比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对1998年至今第三产业10个行业门类的经营效益和投资效果进行了全面剖析,得出我国第三产业与“可持续发展”渐行渐远的基本结论,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得失做出深刻思考。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可持续发展 发展得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希琼
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互动发展的过程。文章基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互动机理,构建了区域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系统的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基本还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阶段。GM(1,N)分析表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城市化建设滞后,但这实际上是由低效益的传统第三产业的过度膨胀所引致的,因此调整、规范传统第三产业,仍然是促进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晓娟
文章在分析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并针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确定存在的不合理性,提出运用有序加权算子集结主客观权重使得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更合理,最后实例分析了某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现状,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第三产业 指标 权重 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江帆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顺应世界产业结构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我国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本文拟通过对广东和广西第三产业的现状、发展特点、问题、发展前景与对策和分析,为两广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一、两广第三产业现状比较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两广第三产业都有了程度不同的发展。1990年广东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占劳动力的24.7%(同期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为26.1%、39.9%;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艺 庞雅莉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论述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作用与意义 ,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 第三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