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7)
- 2023(15313)
- 2022(13029)
- 2021(12125)
- 2020(10412)
- 2019(23689)
- 2018(23626)
- 2017(45084)
- 2016(23822)
- 2015(26990)
- 2014(26160)
- 2013(25656)
- 2012(23324)
- 2011(20753)
- 2010(20412)
- 2009(18579)
- 2008(18184)
- 2007(16152)
- 2006(13450)
- 2005(11382)
- 学科
- 济(98165)
- 经济(98081)
- 管理(73285)
- 业(72952)
- 企(61104)
- 企业(61104)
- 方法(46022)
- 数学(40180)
- 数学方法(39684)
- 农(27342)
- 中国(24157)
- 财(23806)
- 业经(23453)
- 技术(23232)
- 地方(20873)
- 农业(18241)
- 贸(17631)
- 贸易(17622)
- 学(17585)
- 易(17089)
- 制(16505)
- 理论(15706)
- 务(15405)
- 财务(15352)
- 财务管理(15316)
- 产业(15051)
- 和(14556)
- 企业财务(14422)
- 技术管理(14214)
- 银(13816)
- 机构
- 学院(328977)
- 大学(326302)
- 济(135317)
- 管理(134246)
- 经济(132597)
- 理学(116931)
- 理学院(115750)
- 管理学(113808)
- 管理学院(113166)
- 研究(102363)
- 中国(76907)
- 京(67147)
- 科学(62605)
- 财(58802)
- 农(50553)
- 中心(50153)
- 所(48996)
- 江(48737)
- 业大(48230)
- 财经(47734)
- 研究所(44725)
- 经(43333)
- 范(42101)
- 师范(41694)
- 经济学(41221)
- 北京(41078)
- 农业(39737)
- 州(39026)
- 院(37518)
- 经济学院(37484)
- 基金
- 项目(229278)
- 科学(182393)
- 研究(169469)
- 基金(166437)
- 家(143881)
- 国家(142665)
- 科学基金(124702)
- 社会(108340)
- 社会科(102930)
- 社会科学(102904)
- 省(92169)
- 基金项目(88971)
- 自然(80387)
- 自然科(78620)
- 自然科学(78601)
- 教育(78306)
- 自然科学基金(77209)
- 划(76354)
- 编号(69140)
- 资助(66547)
- 成果(54180)
- 创(52518)
- 重点(50995)
- 部(50248)
- 发(50125)
- 创新(48392)
- 课题(46655)
- 国家社会(44884)
- 科研(43969)
- 教育部(43614)
- 期刊
- 济(140518)
- 经济(140518)
- 研究(88151)
- 中国(61111)
- 管理(48962)
- 财(46993)
- 学报(46179)
- 科学(44813)
- 农(44723)
- 大学(35694)
- 教育(34721)
- 技术(33731)
- 学学(33435)
- 农业(30917)
- 融(25320)
- 金融(25320)
- 业经(25133)
- 经济研究(22688)
- 财经(22576)
- 经(19565)
- 问题(18847)
- 技术经济(18451)
- 业(17815)
- 科技(17470)
- 图书(16896)
- 统计(16174)
- 策(15985)
- 商业(15619)
- 版(15028)
- 理论(14957)
共检索到466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邸晓燕 张赤东
结合相关的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以及技术成熟度的研究成果,提出智能产业及智能产业技术创新力的概念,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构建出能够衡量基于技术特征的边界完整性、产业发展动态性、产业内部网络关联性的测度理论模型,并尝试给出指标体系。以大数据产业为案例,运用全景图分析了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的进步与差距。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远一
创新主体和监管主体反复博弈、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的过程,构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监管的复杂系统。本文在基于微观主体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监管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大数据辅助创新合作监管的演化过程、稳定点和政策制定切入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保证创新主体合作“绩效”大于不合作“补贴”,可以使得大数据以弱监管的方式辅助创新合作监管,长期来看可以通过增加不合作处罚、提高失职处罚率来实现,这是创新合作监管的根本所在,大数据监管成功率的提高能够实现创新合作监管“技术赋能”,从而有效降低不合作“补贴”。本文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远一
创新主体和监管主体反复博弈、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的过程,构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监管的复杂系统。本文在基于微观主体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监管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大数据辅助创新合作监管的演化过程、稳定点和政策制定切入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保证创新主体合作“绩效”大于不合作“补贴”,可以使得大数据以弱监管的方式辅助创新合作监管,长期来看可以通过增加不合作处罚、提高失职处罚率来实现,这是创新合作监管的根本所在,大数据监管成功率的提高能够实现创新合作监管“技术赋能”,从而有效降低不合作“补贴”。本文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从军 晁蓉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循环、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法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创新文化价值观的激励等六个方面对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内在张力和外部推力两大动因进行初步探讨,强调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功能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以引导企业更好、更快的成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柯涛 方国涛 黄日昆
本文从专利信息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广西汽车产业存在专利拥有量少、专利价值低、核心专利少且分散、优势技术地位不牢、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爱萍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从发生、应用到商业化这一过程的"黑箱",寻找产业技术创新发生过程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的演进遵循"创新路径依赖"规律,市场需求和默会性知识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实现的动力。
关键词:
路径依赖 产业技术创新 演进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柯涛 姜京浩 黄日昆
本文从专利信息分析的角度,对广西有色金属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揭示了广西有色金属产业专利申请量少、技术含量不高、失效专利较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结合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实施方案,从知识产权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增强广西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明华 赵坤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视角,从技术创新能力和外界干扰度两个维度,建立产业集群演进组合分类法,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种不同类型,旨在依据各类型产业集群的特点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考察产业集群的演进规律,从而为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外界干扰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豪
知识产权制度以同样的限制运用于多样化的创造和创新,忽略了研究开发活动的各种状况在产业间存在的差异。本文基于产业间的市场需求规模、需求弹性和市场结构等差异化特征,分别分析了上述因素对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技术创新 市场特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婧
设计VAR结构模型探讨"消费需求"与"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运用这一模型对美国、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对集成电路产业冲击效应的时间路径。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技术创新 IC产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林子 傅泽强 李雯香
基于技术创新价值链原理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65和0.23,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偏低,尤其是技术转化效率很低;东、中部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且规模报酬递减,造成创新效率低下的原因并非是创新投入不足;西部部分地区技术创新规模效率低下且规模报酬递增,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制约了创新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几点建议:加快环保产业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提升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产出层次和水平,拓展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模式。
关键词:
环保产业 技术创新 创新价值链 DEA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黎继子 刘春玲 邹德文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即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供应链)不仅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产业集群及其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在机理。文章根据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供应链组织衍续特点,来分析产业集中度(MAR外部性)、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Jacobs外部性)与集群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假设,并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来实证产业集中度、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对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为了实现对产业技术创新环境的动态综合评价,本文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金融环境及创新基础环境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0—2016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最大序差法和"厚今薄古"归一化法对创新环境的现状和增长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环境现状水平不高,但存在一定的增长性;创新环境的现状与增长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且增长性的波动强于现状;创新环境的综合水平总体较低;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环境综合水平差异明显。提出了改善创新环境现状、关注创新环境增长性、降低波动程度及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环境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胜文 杨学儒 檀宏斌
技术创新成果无直接生产力,是潜在的可获利机会,只有借助企业家识别、开发这种潜在可获利机会并创造市场新价值的技术创业,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并带动产业升级。本文利用1998-2010年工业企业经验数据,发现技术创业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均具显著贡献,但企业家的技术创业活跃度高时,技术创新的贡献均较大,反之反是,表明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贡献由企业家技术创业活跃度决定,目前技术创新经济绩效低下和产业升级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家技术创业活跃度低。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业 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