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36)
- 2023(19373)
- 2022(16368)
- 2021(15064)
- 2020(12990)
- 2019(29222)
- 2018(29214)
- 2017(56118)
- 2016(30269)
- 2015(33980)
- 2014(33295)
- 2013(32965)
- 2012(30313)
- 2011(27162)
- 2010(27192)
- 2009(25504)
- 2008(25435)
- 2007(23088)
- 2006(20104)
- 2005(17856)
- 学科
- 济(127479)
- 经济(127341)
- 业(105474)
- 管理(96484)
- 企(91488)
- 企业(91488)
- 方法(59261)
- 数学(48697)
- 数学方法(48154)
- 农(38261)
- 财(36746)
- 业经(35799)
- 中国(32868)
- 贸(29855)
- 贸易(29839)
- 易(28960)
- 农业(25951)
- 技术(25491)
- 务(25403)
- 财务(25351)
- 制(25341)
- 财务管理(25304)
- 企业财务(23944)
- 地方(23570)
- 学(22987)
- 理论(22051)
- 和(20769)
- 银(20030)
- 银行(19955)
- 划(19059)
- 机构
- 学院(440066)
- 大学(435225)
- 济(184408)
- 经济(180933)
- 管理(172658)
- 理学(148862)
- 理学院(147342)
- 管理学(144988)
- 管理学院(144191)
- 研究(143026)
- 中国(109544)
- 京(90660)
- 科学(88279)
- 财(84410)
- 农(80067)
- 所(72668)
- 业大(68346)
- 财经(67644)
- 中心(66344)
- 江(66224)
- 研究所(65906)
- 农业(63635)
- 经(61356)
- 北京(56301)
- 经济学(56104)
- 范(52599)
- 州(52447)
- 师范(51920)
- 院(51271)
- 经济学院(51078)
- 基金
- 项目(292145)
- 科学(229924)
- 基金(212277)
- 研究(209053)
- 家(186492)
- 国家(184910)
- 科学基金(158713)
- 社会(133888)
- 社会科(127162)
- 社会科学(127126)
- 省(116309)
- 基金项目(112669)
- 自然(103903)
- 自然科(101568)
- 自然科学(101534)
- 自然科学基金(99796)
- 划(97008)
- 教育(95612)
- 资助(86253)
- 编号(83123)
- 重点(65897)
- 成果(65873)
- 创(64870)
- 部(64067)
- 发(63742)
- 创新(60099)
- 课题(56978)
- 科研(56465)
- 业(56413)
- 国家社会(55617)
- 期刊
- 济(200173)
- 经济(200173)
- 研究(122141)
- 中国(80416)
- 农(73076)
- 学报(70695)
- 财(67588)
- 管理(67423)
- 科学(64421)
- 大学(53175)
- 学学(50788)
- 农业(49914)
- 技术(40538)
- 教育(39424)
- 融(39179)
- 金融(39179)
- 业经(35139)
- 财经(33716)
- 经济研究(32214)
- 业(29247)
- 经(29103)
- 问题(27523)
- 贸(25114)
- 技术经济(24553)
- 商业(21871)
- 科技(21770)
- 统计(21277)
- 版(21174)
- 国际(21082)
- 策(20407)
共检索到644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靳娟
本文从分析框架入手,结合产业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提出了基于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当前关联的三向分析框架。以此框架为依托,对我国国内上市的商贸流通业企业进行分析。通过选取对象、指标构建、框架设定以及三向计量分析,确定了最符合6家实体对象发展特征的三向模型。针对这些模型深入挖掘,不仅确定了影响企业创新率能力的14类因素,而且给出了实现创新能力提升的四位一体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靳娟
本文从分析框架入手,结合产业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提出了基于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当前关联的三向分析框架。以此框架为依托,对我国国内上市的商贸流通业企业进行分析。通过选取对象、指标构建、框架设定以及三向计量分析,确定了最符合6家实体对象发展特征的三向模型。针对这些模型深入挖掘,不仅确定了影响企业创新率能力的14类因素,而且给出了实现创新能力提升的四位一体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云峰
本文以物流业集群为代表,构建了商贸流通集群服务低碳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商贸流通集群低碳创新能力主要受低碳服务技术创新、低碳知识素质创新、低碳服务创新政策支持、低碳服务创新支撑体系四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低碳服务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最强烈,且其他三个因素都能产生一定的技术转化。
关键词:
低碳 商贸流通集群 服务创新 物流园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努尔曼古丽·努尔买买提 徐珂
实现跨境电商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助力我国贸易强国建设,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微观层面视角,利用我国商贸流通业上市企业2015-2021年的经验数据,比较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但对商贸流通业不同类型创新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而言,跨境电商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管理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而对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相对较小。进一步地,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发展还与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长和企业成长能力密切相关,企业规模越大,成立时间越长,成长能力越强,则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越强。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凡
创新是商贸流通业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而绿色化转型是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视角,实证研究双元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双元创新的正向赋能作用显著,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但相比较而言,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进一步的,双元创新不同类型创新所带来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而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我国规模较大、非国有性质的商贸流通企业样本所构成的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最后,从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发挥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元创新的合力作用、更加重视技术创新的变革性作用等方面提出相关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
本文选取我国2011-2021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产业化对商贸流通业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业化的提升可以有效提升商贸流通业韧性。当数字产业化每提升一个单位时,商贸流通业韧性提升1.103%;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数字产业化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促进商贸流通业韧性提升;从门槛效应来看,数字产业化水平越高,其对商贸流通业韧性作用越强;分地区异质性来看,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数字产业化对商贸流通业韧性影响系数更大,且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为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业韧性,文章提出推动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新兴业态、提升人才能力水平、加强风险管理水平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飞
本文在结合投入服务化技术创新的全域空间和局域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包含区域内要素相互作用技术进步因子在内的碳生产率空间格局演进再检验。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投入服务化创新存在显著的碳生产率提升关联增强趋势和路径依赖差异。目前,主要以产品的技术创新专利获取商贸流通业的碳生产率水平提升,对外部资本与低碳创新技术的依赖高于本土市场化,但外部经济创新对于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投入服务化碳生产率改进刺激作用则弱于对外贸易增长拉动,研发人员投入、服务业增值成为投入服务化要素在局部空间域
关键词:
投入服务化 技术创新 碳生产率 时空演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吴丹洁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在内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全国层面来看,研发机构R&D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研发机构R&D支出经费的提升、国内申请专利数量的扩大均显著有利于商贸流通业发展。分区域来看,扩大对研发机构R&D从业人数的培养有利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却与中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呈负相关变动;增加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的影响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国内申请专利数量的影响效应为正,但均未通过一定显著性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商贸流通业 动态面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吴丹洁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业在内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全国层面来看,研发机构R&D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研发机构R&D支出经费的提升、国内申请专利数量的扩大均显著有利于商贸流通业发展。分区域来看,扩大对研发机构R&D从业人数的培养有利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却与中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呈负相关变动;增加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的影响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国内申请专利数量的影响效应为正,但均未通过一定显著性水平的假设检验。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商贸流通业 动态面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寒松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下,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分地区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并呈“自上而下”递增趋势;通过添加中介变量后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加强各地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韧性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 陈庆
本文旨在量化绿色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梳理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市场需求理论和产业协同理论,并将经济领域全局发展趋势类比至商贸流通行业,从不同理论视角梳理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2003-2022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量化绿色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京津 范蓓 白少峰
产业聚集可以形成外部规模效应并倒逼内部技术创新变革,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及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作用;商贸流通业聚集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中介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商贸流通业聚集每提升一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提升0.119%。最后,本文提出科学合理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增强商贸流通业服务产品技术创新、吸引商贸流通优质企业推动地区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静 单涛
本文利用我国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面板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利用脉冲响应方法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文章结论表明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技术创新是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高地区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在第0期到第1期,商贸流通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脉冲响应值为0,表明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存在一定滞后期。从效应大小来看,技术创新提高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偏小。从技术创新促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来看,技术创新提高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一直呈递增趋势,且在第15期之后一直持续。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解释贡献度同样呈递增趋势,不过在第8期之后保持稳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 面板VAR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波 杨文华
本文基于2004-2017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渗透、技术创新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渗透与技术创新均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且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更显著。从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互联网渗透与技术创新交叉项回归系数大于单独变量系数值,说明二者交叉作用对商贸流通业推动作用更大。就控制变量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与服务业发展都对商贸流通业产生促进作用;外资流入规模仅在经济发展程度高、技术条件好的地区对商贸流通业产生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书清
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都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商贸流通业面临着营商环境不完善、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探讨营商环境对商贸流通业服务效率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对于提高商贸流通业的服务水平和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考察营商环境对商贸流通业服务效率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营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促进商贸流通业服务效率提升,这种改善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营商环境对商贸流通业服务效率提升的积极影响,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同样存在地域差异,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要因地制宜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同时提高商贸流通行业技术创新对营商环境的支持作用,促进行业服务效率的全面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