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1)
- 2023(10194)
- 2022(8785)
- 2021(8295)
- 2020(7044)
- 2019(15931)
- 2018(15784)
- 2017(30791)
- 2016(16142)
- 2015(18079)
- 2014(17436)
- 2013(17087)
- 2012(15674)
- 2011(13587)
- 2010(12936)
- 2009(11307)
- 2008(10496)
- 2007(8515)
- 2006(6815)
- 2005(5431)
- 学科
- 济(69866)
- 经济(69808)
- 管理(43968)
- 业(42815)
- 企(34597)
- 企业(34597)
- 方法(32520)
- 数学(29306)
- 数学方法(28865)
- 农(19623)
- 地方(19138)
- 业经(16304)
- 财(15379)
- 中国(14879)
- 农业(13402)
- 产业(11407)
- 技术(11318)
- 学(10741)
- 贸(10674)
- 贸易(10667)
- 环境(10388)
- 易(10291)
- 制(9856)
- 务(9846)
- 财务(9815)
- 财务管理(9791)
- 地方经济(9729)
- 和(9368)
- 理论(9168)
- 企业财务(9131)
- 机构
- 学院(211452)
- 大学(208675)
- 济(87954)
- 管理(87647)
- 经济(86294)
- 理学(77079)
- 理学院(76284)
- 管理学(74925)
- 管理学院(74532)
- 研究(64241)
- 中国(47060)
- 京(42174)
- 科学(39470)
- 财(37005)
- 中心(32191)
- 农(32168)
- 业大(31984)
- 江(31304)
- 财经(30599)
- 所(29111)
- 经(27903)
- 范(27312)
- 师范(27033)
- 经济学(27015)
- 研究所(26808)
- 农业(25089)
- 经济学院(24641)
- 北京(24384)
- 院(24318)
- 州(24315)
- 基金
- 项目(157934)
- 科学(126398)
- 研究(116488)
- 基金(115836)
- 家(99582)
- 国家(98779)
- 科学基金(87432)
- 社会(75534)
- 社会科(71783)
- 社会科学(71766)
- 省(64497)
- 基金项目(63088)
- 自然(56819)
- 自然科(55525)
- 自然科学(55515)
- 自然科学基金(54484)
- 教育(52994)
- 划(52262)
- 编号(46826)
- 资助(45587)
- 发(35404)
- 重点(35195)
- 成果(34761)
- 部(34581)
- 创(34093)
- 创新(31859)
- 国家社会(31240)
- 课题(31144)
- 科研(30425)
- 教育部(30180)
共检索到290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效珍
关键产业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虚拟消去法(HEM)是测算产业关联强度的有效方法,Weaver-Thomas指数是在多个指标中确定显著性指标的有效工具。本文根据山东、江苏和广东三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采用HEM方法,计算了三省各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及总关联的产业关联强度,使用Weaver-Thomas指数识别出关键产业,比较了三省关键产业的异同,为三省制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等提供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效珍 赵炳新
产业关联是区域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客观联系,两两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是研究产业关联的基础。人们常常使用消耗(或分配)系数描述两个部门之间的关联,但这些系数的研究视角是需求(或供给)部门,而不是整个系统。为了研究两个部门之间的关联对区域经济总产出的影响,提出了产业关联修正影响系数的概念,并在虚拟消去法的基础上推导出其计算方法。计算实例表明,产业关联修正影响系数能够从对区域经济总产出影响的视角,定量描述两个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它反映了部门之间的供求,与消耗(或分配)系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又体现了需求(或供给)部门的规模。分析比较这类系数,从中挖掘深层次信息,对进一步研究结构相关的问题有一定的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培林 赵炳新
采用产业网络上的K-核关联结构方法识别关键产业群,通过关键产业群的产业关联强度与产业关联结构两方面异质性来进行"鲁粤"二省产业结构的区域比较。依据产业网络理论,归纳了关键产业群的形成与作用机理,提出了关键产业群识别的"k-核度基准"识别方法并设计了相应指标体系,并对"鲁粤"二省关键产业群做了实证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鲁粤"二省关键制造业群、生产性服务业以及能源工业等关键产业群构成上差异明显;两省关键产业群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等产业关联特征表现恰好相反;而在关键产业群对地区国民经济的影响上看,"鲁粤"二省均呈现出制造业的总体影响较大,而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影响较小的特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翀 杨志媛
区域产业关联及其异质性有助于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本性原因,也是我国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利用投入产出数据,从强度和结构两个层面比较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的区域内产业关联特征。结合产业复杂网络与投入产出技术对比分析三省产业关联的总体异同性、产业层级、三次产业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产业集聚等方面,结果显示出三省经济成功因素与存在问题同产业关联状况的内在联系。在进一步积累更多个时点投入产业数据基础上,可以将产业关联强度和结构特征同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动态的定量研究,为我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瑞
运用关键事件法对虚拟品牌社群顾客间互动行为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共有建议与帮助、认同与共鸣、友好态度、干扰与争执、负面态度和问题未解决6大类16个子类的顾客间互动行为。以此为基础进行量表开发,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最终量表包括6个维度23个测项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瑞
运用关键事件法对虚拟品牌社群顾客间互动行为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共有建议与帮助、认同与共鸣、友好态度、干扰与争执、负面态度和问题未解决6大类16个子类的顾客间互动行为。以此为基础进行量表开发,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最终量表包括6个维度23个测项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舒小林 柴用栋 高应蓓 邱晓敏
基于生态、需求和供给价值链的研究视角,根据"求异、共享、互促"原则和微笑曲线附加值分布探讨了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空间结构,同时,以贵州为例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首位集中度和空间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旅游产业集群内部是以中心城市和重点景区(度假区)为核心,周边景区景点及相应的服务企业为边缘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在旅游产业(虚拟)集群之间,是以高级别行政中心和大型旅游企业为依托的旅游集群为核心,次一级城市、知名景区为依托的旅游集群为边缘的"核心—边缘"空间网络结构。而且旅游产业集群内部各旅游企业是"求异、共享、互促"原则下的竞合关系。最后,研究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区域联合战略和推进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司增绰 王雪峰
住宿和餐饮业对服务业直接消耗有上升趋势,其服务功能正在深化与广化,对资源类和能源类产业消耗较多且较稳定,现阶段其资源与能源密集型产业特性一直较显著。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住宿和餐饮业直接需求和完全需求都是上升的,商务服务业对住宿和餐饮业直接需求是显著上升的,高增长型服务业对住宿和餐饮业需求较旺盛。教育业对住宿和餐饮业直接需求是显著上升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对住宿和餐饮业的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规模都较大,这两类非营利性部门与住宿和餐饮业的关联机理有待专门深入研究。住宿和餐饮业的成长既有传统约束产业也有新型约束产业,其成长扩张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住宿和餐饮业 产业关联 中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瑞博
价值链分解和模块化导致了IC产业的价值转移 ,模块化背景下的虚拟再整合是IC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价值链与价值模块的区别和联系 ,以集成电路产业(IC产业 )为例研究了产业的价值转移和虚拟再整合 ,探讨了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 ,认为EMS(工程、制造、服务 )和CMM(零组件模块化快速出货 )模式是IC产业虚拟再整合的重要经营模式 ,以地方政府或模块架构设计者等主导者为中心实施价值模块协同网战略 (VMCN)将会促进我国全球制造中心的形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晓青 张晓婉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越高。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笔者运用鲁苏浙闽粤五省2005年~2012年第三产业细分层次和城镇化率等基础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得出第三产业各层次对城镇化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第二层次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大,约为第一层次的2.4~3.3倍,而第一层次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是第四层次的1.3~1.8倍;第三层次表现出对城镇化的负效应。为此,应发挥传统服务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正确把握政府角色,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引领作用;完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加大进出口贸易支持和对第三产业的金融支持等。
关键词:
城镇化 第三产业 鲁苏浙闽粤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占荣 杨永建 张百生 赵铁成
本研究依据对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团队的在线问卷调查数据,对团队工作进行了团队、团员、自我三个层面的综合评价;对有助于团队成员建立信任感、激励团队成员有效工作、有利于形成团队凝聚力以及影响团队工作进度和绩效等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建议文本编码进行概念抽取,获得了科研与培训、沟通与协作、机制与政策、总结与反思四个范畴的建议;并运用I-P-O模型对虚拟环境中的课程教学团队运作在投入、过程、产出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艳萍 董瑜 韩涛
[目的/意义]基于专利共被引聚类和专利组合分析构建关键技术识别分析框架,可为产业、企业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首先通过专利共被引聚类获得若干个聚类簇;再通过领域专家对聚类簇进行判读和命名;最后从专利活动和专利质量两个维度对聚类簇进行专利组合分析,其中专利申请数量和被引频次均较高的专利簇即为关键技术。[结果/结论]与已有方法比较研究表明,本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识别产业关键技术,还能在中观的产业层面揭示出切合实际需求的技术方向,也可为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不同的技术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
共被引聚类 专利组合分析 产业关键技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小勇
互联网经济下,虚拟转型使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超越了地理空间的边界束缚,进入其中的企业遍布全球,而其能够容纳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不再有极限约束。虚拟产业集群先天性的全球化属性及其成员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化分布,直接颠覆了传统理论基于地理空间对产业集群的定义。传统理论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产业集群直接带来的优势。根据分工和交易成本理论,本文指出直接带来该优势的不是产业集群,而是分工。产业集群的根本优势在于其能有效缩短分工之间的"距离",并以此降低分工之间的协作成本,从而促进分工的深化发展,这种距离包含"空间距离"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欣 张艺鹏
"脱实向虚"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运用虚拟经济理论,分析了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内在机理,认为经济的"脱实向虚"是以虚拟经济自我循环为运行基础、由生产职能向非生产职能转化的资本的价值化积累路径;其次,通过构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三部门投入产出模型,依据"纯产品"原理,剥离了虚拟经济中的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虚拟经济;再次,运用结构分解方法(SDA)实证检验了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倾向。结论表明:(1)总体上,我国虚拟经济规模小于实体经济,但其自我循环规模的扩张速度高于实体经济;(2)趋势上,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正是我国经济出现"脱实向虚"倾向的重要诱因和时间起点;(3)结构上,虚拟经济对以制造业为主的第I类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趋弱,尤其是低端制造业;虚拟经济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Ⅱ类实体经济总体呈良性互动,说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倾向呈现结构性特征;最后,提出了纠正"脱实向虚"不良倾向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永红
本文通过调查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分析了引起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增大的各种因素,指出商业银行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关键在于对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的识别和判断。本文给出了关联企业的识别原则、识别特征、识别方法,深入探讨了关联交易的类型、甄别关联交易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商业银行有效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提供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