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7)
2023(12693)
2022(10895)
2021(10226)
2020(8799)
2019(19985)
2018(19861)
2017(37997)
2016(20619)
2015(23487)
2014(22940)
2013(22541)
2012(20214)
2011(18080)
2010(17981)
2009(16420)
2008(15947)
2007(14221)
2006(12210)
2005(10513)
作者
(58988)
(49042)
(48818)
(46322)
(31182)
(23350)
(22220)
(19372)
(18690)
(17561)
(16712)
(16435)
(15545)
(15454)
(15242)
(15199)
(14734)
(14435)
(14103)
(14084)
(12194)
(12082)
(11888)
(11242)
(11067)
(10966)
(10861)
(10860)
(9997)
(9698)
学科
(81522)
经济(81443)
管理(67588)
(59678)
(51891)
企业(51891)
方法(40687)
数学(35263)
数学方法(34615)
(21799)
(20906)
中国(19532)
业经(19112)
(17157)
地方(16050)
理论(15208)
环境(14995)
(14780)
(14728)
财务(14656)
财务管理(14616)
企业财务(13829)
技术(13825)
农业(13774)
(13745)
(13550)
(12314)
贸易(12305)
产业(12281)
(12209)
机构
学院(283260)
大学(280631)
管理(114659)
(110869)
经济(108473)
理学(98292)
理学院(97253)
管理学(95202)
管理学院(94670)
研究(90392)
中国(69483)
(59703)
科学(58302)
(50685)
(48561)
业大(45164)
(45000)
中心(43520)
(42887)
研究所(41264)
财经(40082)
农业(38352)
北京(36781)
(36489)
(34509)
(34138)
师范(33999)
(33602)
经济学(33166)
技术(32486)
基金
项目(199314)
科学(157250)
基金(144611)
研究(141669)
(127665)
国家(126680)
科学基金(109417)
社会(88645)
社会科(84175)
社会科学(84149)
(79945)
基金项目(76189)
自然(73526)
自然科(71789)
自然科学(71770)
自然科学基金(70461)
(67167)
教育(66163)
资助(60265)
编号(56494)
重点(45452)
成果(43758)
(43160)
(42937)
(42535)
创新(39701)
课题(39405)
科研(38626)
计划(37881)
国家社会(36657)
期刊
(118597)
经济(118597)
研究(74162)
中国(56304)
学报(46258)
管理(46231)
科学(43027)
(42379)
(41539)
大学(35562)
学学(33738)
教育(29327)
农业(29278)
技术(29079)
(22879)
金融(22879)
业经(20307)
财经(19553)
经济研究(18393)
(17897)
(16980)
问题(15012)
技术经济(14697)
统计(14629)
(14082)
科技(13922)
(13536)
资源(13212)
现代(12725)
图书(12682)
共检索到40986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文龙  余锦龙  
仿照自然生态系统,依照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功能的异质性,可以将其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不同构件。产业生态系统也由低级逐渐发展变化到高级、由简单逐渐发展变化到复杂的持续而有序的演替与进化过程,而且不同阶段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废弃物排放情况也不一样。本文基于产业代谢理论,对产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进行原理刻画和数量建模,优化耦合和综合调整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不同部门和不同环节,并提出微观系统企业层面大力推动实施清洁生产、中观系统产业层面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产业以及宏观系统制度层面进行外部性内在化的制度创新等物质和能量流动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齐延凯  陈曦  郭楠楠  裘丽萍  孟顺龙  陈家长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模拟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比较分析了鲥鯸淀生态修复区和对照区的生态系统结构、食物网变化和能量流动特征。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同种鱼类营养级略低于对照区;修复区牧食链与腐食链增加了鲇、鳜以及团头鲂、草鱼,相比对照区更为复杂。生态修复区各营养级之间能量的转换效率(Ⅱ~Ⅱ依次为0.0521、0.0205、0.0144)高于对照区(Ⅱ~Ⅱ依次为0.0406、0.0138、0.00854),且总能量转换效率(2.5%)也高于后者(1.7%)。生态修复区连接系数(0.22)略低于对照区(0.27),但系统杂食性指数则相反(0.15>0.14);生态修复区Finn’s循环指数(0.61)、Finn’s平均路径长度(0.08)低于对照区(分别为1.73、2.20)。两区域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表明,生态修复区食物网结构更为复杂,能量传递效率有所提高;但生态系统的营养流经食物链的长度缩短了,物质再循环的比例有所下降。同时,生态修复区存在生产量大于呼吸量的情况,鲥鯸淀区域应该适当放流肉食性、草食性鱼类,定期捕捞滤食性鱼类,增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超  王思凯  赵峰  宋超  庄平  
通过对长江口2016-2017年度4次渔业资源和理化环境的调查数据,运用Ew E(版本6.4.3)软件构建长江口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模型功能组包括隐埋性底栖生物、头足类、虾类、蟹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共14个功能组,对该河口生态系统能流分布、营养级聚合分析、能流转化效率及系统发育成熟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集中在1~3.93,其中浮游植物与碎屑的营养级为1,浮游动物营养级为2.18,鱼类的营养级分布较广,为2.41~3.93;长江口生态系统能流分布集中在营养级Ⅰ~Ⅲ中,营养级Ⅰ级所占能流比例最高,为53.67%;营养级聚合分析表明,低营养级间的能量转化效率相对较低,而高营养级间的能量转化效率较高。此历史时期长江口生态系统总体能量转化效率为9.3%,表明该河口能量的利用效率未达到最适程度;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显示,该历史时期系统杂食指数和联结指数分别为0.321、0.345,表明长江口生态系统功能组的聚合度较低,食物网结构较为简单,较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而生产量/总呼吸量的比值为1.245大于1,表明该河口生态系统趋于不成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孝锋  邴旭文  陈家长  
根据2006年和2009年对五里湖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这两个时期五里湖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比较分析了实施净水渔业前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包括大型、其他食鱼性鱼类、湖鲚、鲤、鲫、野杂鱼、鲢、草食性鱼类、大型虾蟹类、软体动物、其他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沉水植物、其他维管植物、浮游植物、碎屑等17个功能组,基本覆盖了能量流动的途径。营养网络分析表明,增殖放养滤食性鱼类和贝类,扩大了五里湖生态系统的规模,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发育程度和生态系统营养级ⅠⅡ的能量转换效率,滤食性生物与生态系统其他功能组生态位的重叠程度也有所增加。该系统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冯德祥  陈亮  李云凯  禹娜  陈立侨  
根据2008-2009年间对淀山湖湖区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的结果,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1软件构建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初步分析了淀山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中涉及水鸟、鱼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21个功能组分,基本涵盖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流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淀山湖生态系统总流量为4 098.50 t·km-2.a-1。从混合营养效应分析来看,渔业捕捞会对该生态系统的鱼类功能组产生负效应。生态网络分析显示,淀山湖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3.92,水鸟占据了营养层的最高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锋  邴旭文  陈家长  
根据2009年五里湖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wE 6.0构建五里湖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该模型包括大型鲌、其他食鱼性鱼类、湖鲚、鲤、鲫、野杂鱼、鲢、草食性鱼类、大型虾蟹类、软体动物、其他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沉水植物、其他维管束植物、浮游植物和碎屑等17个功能组,基本覆盖了五里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模型分析表明:2009年五里湖生态系统处在趋于成熟时期。生态网络分析表明,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3.958,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量效率为4.4%,来自碎屑的传递效率为5.1%,平均能量传递效率为4.9%。生态系统功能组直接来源于碎屑的比例占总流量的6...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  章守宇  许敏  
海藻场是近岸典型生态系统,系统结构特殊,生物资源丰富,能流结构复杂且特征明显。本研究应用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构建枸杞海藻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并做简单分析,通过对营养级、各级流量、生产量、系统总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结合海藻场自身生态系统特点,初步评估了海藻场生态系统状况,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得出枸杞海藻场内鱼类平均营养级为3.425,最高营养级为3.628,系统营养级较低。枸杞海藻场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为每年11 604.00 t/km2,枸杞海藻场生态系统总能量转换效率为12.7%,可以看出枸杞海藻场内初级生产力很高,转换效率也非常高,为藻场内生物资源提供了保障。枸杞海藻场生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里文  马瑜彬  
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文化-技术-经济"相结合共创复合价值的系统过程,如何在兼顾优秀地方与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推动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创新融合、品效兼顾、联动发展的生态系统协同体系,是当代重要的文化产业建设命题。因此,本文对现有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形成机制进行文献梳理,对服务主导逻辑的内涵进行分析,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构建特色文化产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模型及形成机理模型,以期为其产业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莉  苏敬勤  徐大伟  
对中国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的研究是生态工业领域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中的哈肯模型,建立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方程,以北京、上海等21个省市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反映环境科技进步的环保生产率是产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序参量,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增强了生态工业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这一结论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雯珺  闵庆文  李文华  Anthony M.FULLER  
生态足迹(EF)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核算内容的不完整导致其无法全面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各种影响。本文完善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ESEF)概念与通用模型,并拓展出基于资源供给和废弃物吸纳两大类服务的足迹模型。案例研究则利用基于废弃物吸纳的足迹模型,对太湖流域上游常州市和湖州市水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就水污染物吸纳而言,当地水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氮磷营养盐的累积对当地水环境造成的压力远远大于有机物。这些信息能够为当地水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ESEF概念的提出与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实现足迹方法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全面衡量,并推动足迹理论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彩平  朱超平  
以林业产业生态系统为着眼点,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生态系统和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林业产业主体系统和谐度显著小于模型设定的阈值,这表明林业产业生态主体系统在研究时间范围处于微观不和谐状态,分别是一年、四年、两年、三年和一年处于严重失调、中度失调、基本和谐、中度和谐、良好和谐的状态。依据判别模型得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生态系统不和谐,从而提出了林业产业规模调整和结构优化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军  李萍萍  吴沿友  付为国  
为加强对镇江市滨江湿地的优化管理,改善湿地功能和效益,提高湿地生产量,采用样方法调查滨江湿地植被的组成、种类和外貌,并对太阳能辐射环境,优势植物种群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初级生产力,群落的生物量及热值进行测定;基于1997—2006年的气象数据,定量计算湿地植被吸收、固定、积累、转化和利用太阳辐射能的能量流动过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滨江湿地植被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辐射能在植被生长季内(3月1日—10月31日)到达滨江湿地的太阳总辐射能为3 522.36 MJ/m2,以此为100%计算,植被层吸收能量1 608.66 MJ/m2,占45.67%;在被吸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佳钰  张贵  李涛  
基于生态能量学和知识管理论将知识进行生态学解构,系统论述了知识能量的内涵和表征;提出"知识能量流动"概念,分析了知识能量流动的情境和机理,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情境下知识能量流动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具有生态能量学特征,知识势能、知识动能和知识内能共同决定知识能量结构;技术替代是知识能量流动的必要条件;知识能量结构是影响知识能量流量和流向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作志  邱永松  贾晓平  黄梓荣  王跃中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5.1软件构建了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1960s(1959~1961)和1990s(1997~1999)2个时期的Ecopath模型,比较和分析了渔业资源衰退前后北部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进一步根据Odum′s生态系统发展理论,评价了当前北部湾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该模型包含渔业、海洋哺乳动物、海鸟、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碎屑等20个功能组。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系统中营养级Ⅳ、Ⅴ的生物量高于90年代,尤其是营养级Ⅴ的生物量是90年代的32倍多;而90年代的Ⅰ和Ⅱ的生物量较高,表明系统中群落结构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娜  王毅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包含外部环境、产业体系、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人才五个要素。本文首先阐述了各要素包含的内容和作用,然后阐述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内部一致性模型。本文认为,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调节各个要素之间的一致性,可以使整个产业生态系统效用最大化。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