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5)
2023(8452)
2022(7428)
2021(7142)
2020(5811)
2019(13679)
2018(13328)
2017(26267)
2016(13595)
2015(14928)
2014(14589)
2013(14110)
2012(12572)
2011(11139)
2010(10543)
2009(9244)
2008(8270)
2007(6793)
2006(5519)
2005(4412)
作者
(34492)
(29321)
(29085)
(27478)
(18419)
(14146)
(13214)
(11433)
(11044)
(10159)
(10082)
(9757)
(9158)
(9034)
(8818)
(8766)
(8723)
(8683)
(8515)
(8287)
(6935)
(6927)
(6828)
(6741)
(6651)
(6549)
(6170)
(6142)
(5745)
(5735)
学科
(59496)
经济(59447)
管理(36165)
(35224)
方法(29155)
(28308)
企业(28308)
数学(25451)
数学方法(25105)
(15201)
地方(13995)
中国(12487)
(12334)
业经(12290)
农业(10901)
(10127)
贸易(10123)
(9800)
技术(8649)
理论(8608)
(8385)
环境(8209)
(7947)
(7919)
财务(7883)
财务管理(7867)
(7735)
企业财务(7484)
地方经济(7033)
(6896)
机构
学院(180308)
大学(178004)
管理(76394)
(74207)
经济(72873)
理学(67454)
理学院(66692)
管理学(65556)
管理学院(65196)
研究(54661)
中国(39323)
(35047)
科学(33226)
(31195)
中心(27131)
财经(26400)
业大(25342)
(25146)
(25108)
(25050)
师范(24879)
(24277)
(24160)
经济学(22615)
研究所(22468)
北京(20971)
经济学院(20648)
(20596)
师范大学(20332)
经济管理(20235)
基金
项目(135495)
科学(109562)
基金(101712)
研究(98867)
(88362)
国家(87711)
科学基金(77641)
社会(65538)
社会科(62292)
社会科学(62277)
基金项目(55586)
(52635)
自然(50963)
自然科(49840)
自然科学(49831)
自然科学基金(48935)
教育(45759)
(44118)
资助(40602)
编号(39118)
(30238)
重点(30097)
(29864)
(28915)
成果(28764)
国家社会(27965)
创新(26992)
人文(26606)
教育部(26602)
科研(26466)
期刊
(73108)
经济(73108)
研究(43342)
中国(26956)
管理(25649)
科学(24477)
学报(23715)
(22814)
(21841)
大学(19124)
学学(18219)
技术(16596)
农业(15382)
教育(15323)
业经(13389)
(12095)
金融(12095)
财经(11956)
经济研究(10958)
(10338)
问题(10134)
(9372)
资源(9330)
科技(8259)
技术经济(8126)
(8092)
商业(8026)
图书(7949)
理论(7855)
统计(7837)
共检索到240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唐建平  
交通网络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与空间合作的重要瓶颈和先决条件。首先,厘清了交通网络促进区域旅游空间合作机制创新的具体路径,以大湘西地区为例,分析了大湘西地区旅游空间合作推进中的交通制约以及机制限制。基于交通网络改进的角度,提出构建区域发展"一核一廊一带"的战略格局,在此指导下提升区域旅游交通建设的重点任务及其保障机制和体制创新。文章能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公路交通网络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条件,也是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大湘西地区为例,构建公路交通网络与乡村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大湘西地区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吉首、鹤城为双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的圈状分布格局,中部地区公路交通优势较明显;2)乡村旅游发展区域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通道、鹤城、吉首和永定为极核,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指数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性处于中等水平,高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呈现点状分布,而低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则主要分布于凤凰、泸溪和沅陵往南的大片区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公路交通网络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条件,也是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大湘西地区为例,构建公路交通网络与乡村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大湘西地区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吉首、鹤城为双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的圈状分布格局,中部地区公路交通优势较明显;2)乡村旅游发展区域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通道、鹤城、吉首和永定为极核,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指数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性处于中等水平,高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呈现点状分布,而低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则主要分布于凤凰、泸溪和沅陵往南的大片区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公路交通网络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条件,也是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大湘西地区为例,构建公路交通网络与乡村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大湘西地区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吉首、鹤城为双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的圈状分布格局,中部地区公路交通优势较明显;2)乡村旅游发展区域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通道、鹤城、吉首和永定为极核,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指数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性处于中等水平,高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呈现点状分布,而低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则主要分布于凤凰、泸溪和沅陵往南的大片区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公路交通网络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条件,也是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大湘西地区为例,构建公路交通网络与乡村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大湘西地区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吉首、鹤城为双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的圈状分布格局,中部地区公路交通优势较明显;2)乡村旅游发展区域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通道、鹤城、吉首和永定为极核,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指数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性处于中等水平,高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呈现点状分布,而低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则主要分布于凤凰、泸溪和沅陵往南的大片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茂  王兆峰  孙姚  
交通是推动旅游空间合作的先决条件,对旅游合作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多种计量方法探讨高速公路发展对大湘西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交通发展影响区域旅游可达性,对旅游地空间布局产生聚集和扩散作用;高速公路交通布局驱动大湘西地区旅游经济质量的提升,影响旅游流的流向和流量;高速公路的发展驱动区域旅游空间合作效率的提升。针对研究结果,文章提出进一步优化完善高速公路交通网布局,注重高速公路交通质量提升,提高区域旅游合作水平等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昌晶亮  邹映  
绿色旅游推崇的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大湘西地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支持、名人轰动效应等发展绿色旅游的天然优势。但目前大湘西地区绿色旅游发展还存在深度挖掘不够、体验性不足、人才流失以及营销宣传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资源挖掘与保护、旅游商品特色开发、专业人才有序管理、配套设施完善以及营销宣传创新等方面入手,力求使大湘西地区走上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洪  陈亚召  袁开国  
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湘西最大的出路。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强劲增长点。文章客观分析了大湘西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区位、交通、资源条件与发展现状,提出了旅游一体化战略:发展思路与目标、发展模式、空间布局、品牌塑造、旅游交通、区域合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昌晶亮  余洪  
旅游产业已成为落后地区尤其是落后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已经得到学者的证明,但目前对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模式研究则较为薄弱。大湘西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并不顺利。文章以大湘西地区为例,在分析了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及影响因素,针对四种资源组合类型提炼出三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模式:旅游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产品加工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服务城镇耦合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大湘西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春晓  胡婷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一种生产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资源与文化空间的旅游化利用。引入生产力模型与生产要素理论,从资源、资料、劳动力、技术四个方面构建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测度模型。在县域空间尺度下,测度大湘西45区县市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并分析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大湘西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分布不均衡,由东到西呈梯度下降,表现为正三角的潜力等级格局;融合要素分布不均匀,区域的融合优势与劣势表现明显,区域间差异较大。最后,研究提出促进大湘西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建议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邓闻静  
文章分析了我国23个城市群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和铁路交通网络的分布情况,测算了各城市群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借助Arcgis10.2对我国23个城市群交通空间流分布情况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并综合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是高铁网络下,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城市交通可达性普遍得到大幅提升,城市群交通空间格局得到完善;二是我国城市群城市可达性的提高,给区域旅游经济带来了正向影响;三是高铁网络下,我国城市群内非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弱,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分布网络呈不均衡状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立新  杨效忠  
跨界旅游区是中国重要的潜在旅游目的地,而可达性大小是制约其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构建景区区内可达性、景区区外可达性两类指标,运用GIS软件定量分析大别山跨界旅游区景区可达性,生成空间格局示意图,发现:(1)国道、省道、县道构成的普适性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对景区区内可达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高速公路、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可以有效提高景区区内可达性;(2)普适性交通网络对景区区外可达性的影响力最弱,高速公路在改善景区区外可达性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普通铁路的影响力不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仅对停靠站附近的景区有所影响。最后构建了景区、交通、旅游集散地耦合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湘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相近的人文习俗,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交往久远,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多民族省际边界区域。湘西地区旅游开发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发挥整体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大湘西"旅游圈,共同打造区域民族旅游品牌,是培育"大湘西"旅游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小丽  
旅游的发展趋势需要图书馆的介入和参与,本文试从图书馆服务旅游的优势提出图书馆服务湘西地区旅游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