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2)
2023(12038)
2022(10095)
2021(9382)
2020(7784)
2019(17852)
2018(17339)
2017(35070)
2016(18589)
2015(20233)
2014(19815)
2013(19290)
2012(17661)
2011(15676)
2010(15302)
2009(13790)
2008(12955)
2007(11089)
2006(9478)
2005(8120)
作者
(48276)
(40539)
(40123)
(38491)
(25647)
(19293)
(18381)
(15690)
(15402)
(14391)
(13658)
(13603)
(12653)
(12556)
(12434)
(12410)
(12148)
(11849)
(11508)
(11467)
(9831)
(9799)
(9785)
(9267)
(9143)
(9138)
(8622)
(8481)
(7981)
(7856)
学科
(81704)
经济(81638)
管理(54453)
(54266)
(44147)
企业(44147)
方法(37161)
数学(33626)
数学方法(33210)
(22905)
(21424)
中国(19398)
地方(18741)
业经(18547)
农业(15093)
(14456)
(14453)
贸易(14447)
(14044)
(13492)
财务(13452)
财务管理(13426)
产业(12942)
企业财务(12824)
技术(12755)
环境(12279)
(12184)
(11471)
(11202)
银行(11189)
机构
学院(251917)
大学(247807)
(113268)
经济(111360)
管理(104518)
理学(91554)
理学院(90696)
管理学(89351)
管理学院(88888)
研究(79684)
中国(59968)
(50230)
(49444)
科学(45311)
财经(40585)
中心(38379)
(37044)
(36877)
(36176)
(36079)
经济学(35571)
业大(34679)
研究所(33522)
经济学院(32353)
(31208)
师范(30922)
财经大学(30327)
北京(29887)
(29622)
经济管理(28832)
基金
项目(178225)
科学(144079)
研究(132745)
基金(132700)
(113832)
国家(112950)
科学基金(99896)
社会(87855)
社会科(83764)
社会科学(83746)
基金项目(70532)
(69392)
自然(63526)
自然科(62115)
自然科学(62105)
自然科学基金(61025)
教育(60748)
(57809)
资助(53618)
编号(52796)
成果(40647)
(40454)
(40271)
重点(39930)
(38168)
国家社会(37129)
创新(35685)
教育部(35553)
课题(35519)
人文(35313)
期刊
(116126)
经济(116126)
研究(70920)
中国(40839)
(38101)
管理(37893)
科学(32708)
(31856)
学报(31460)
大学(25638)
学学(24565)
(23428)
金融(23428)
技术(23161)
农业(21950)
教育(21181)
业经(20498)
财经(19751)
经济研究(19465)
(17108)
问题(15845)
技术经济(13009)
统计(12305)
(12067)
商业(12010)
(11674)
现代(11282)
理论(11254)
(11130)
科技(10955)
共检索到352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春林  
交易效率是决定分工演进从而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是一个区域统筹、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梯度推进的区域产业结构格局。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交易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但这种地区差异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津苏浙粤等省市的交易效率领先优势,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另一方面,要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产业交融共生与经济协同发展,努力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区域协同与内生演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静  申俊  徐梦  
碳排放交易是中国降低碳排放、实现经济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1—2020年中国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选择双重差分法研究碳排放交易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是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总体来看,碳排放交易可以有效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城市异质性来看,碳排放交易对非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明显。从碳排放交易机制来看,提高碳排放交易的行业覆盖度、扩大碳配额拍卖比例以及加强市场违约惩罚力度均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是,政府如果对碳排放交易的干预度过高,则可能会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婉妤  王立国  
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重新思考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美国出台"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本应撬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体系内部却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面临的金融困境的基础上,总结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和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平稳迈向中高端水平,应对"再工业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国际挑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戴腾辉  董永亮  
区域性差异是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文章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发展数据从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产业结构转型速度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内生力三个角度对其进行量化,三个维度的量化结果均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依据量化结果就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晓猛  
从市场化指标设计角度出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作为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代表性指标。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设计与评价,来分析不同转型国家之间市场化进程的地区差异情况。本文的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的经济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生产率及国际竞争力。为此,转型国家产业和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要善于捕获住全球环境下不断涌现的新机遇,寻求制高点,使其与制度的安排——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在转型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用经济发展来促进经济转型,最大限度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市场化进程的深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欢迎  
产业结构政策事关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全局 ,而政府无疑又是该政策的主体 ,政府的理性政策选择直接影响着经济的运行状态。东南亚金融危机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产业结构政策对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平稳协调运行的决定作用 ,而结合以上诸点 ,并联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构思符合国情的产业结构政策正是我们所应作出的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和胜  孙明茜  
基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准自然实验,以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地区碳排放水平的影响,进而立足于产业转移、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渠道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减排效应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显著降低地区碳排放水平,并且其减排作用逐年强化。影响渠道检验表明,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进一步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地区减排的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强化作用并未显现。因此,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辉  吴昊  
在考虑环境污染的条件下,基于DEA模型对2005-2011年中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转移、技术水平对区域工业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效率的差异是造成综合工业能源效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存在趋同;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除东部地区以外,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能源效率呈负相关关系;产业转移与技术水平的交互项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提高能源效率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推广、引导外资投向节能技术研发等方式带动区域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缩小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亚楠  
文章在对比分析三个地区地方财政收支对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得出结论:东中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对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力度不大,而西部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会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来完善现行的地方财政保护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反映着生产的地区分工情况。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越大,表明生产的地区分工程度越高。本文将提出衡量产业结构地区差异程度的综合指标,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研究之中。一、衡量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程度的综合指标我们令m为地区数,n为产业部门数,W_(ij)为第i地区第j产业产出占该地区产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菊煌  
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的衡量贺菊煌一、衡量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的指标令:m=地区数,n=产业部门数,xij=地区i第j产业产出占该地区总产出的比重,Si=(Xi1,Xi2,...,Xin)=地区i的产业结构向量。其中,0≤Xij≤1(i=1,2,......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伟娜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境效率是政府层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空间结构变迁、产业内部结构异质化三个层面厘清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环境效率的内在机制,进而从技术创新、产业空间集聚和异质化结构三个角度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绿色路径设计。应通过逐步推进三次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渐进式推动产业空间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突破等措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效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伟娜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境效率是政府层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空间结构变迁、产业内部结构异质化三个层面厘清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环境效率的内在机制,进而从技术创新、产业空间集聚和异质化结构三个角度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绿色路径设计。应通过逐步推进三次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渐进式推动产业空间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突破等措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效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吕敏  晁然  徐彦斐  
在经济新常态下,优化产业结构和创新驱动已成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必然选择。西部作为中国内陆腹地,承载着东部产业和国际产业西移的历史重任,未来的财税政策如何保障和引导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税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亚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推出和细化产业政策以调整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但是,由于产业政策本身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调。要解决以上问题,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处理好五个方面关系: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体系内部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