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5)
- 2023(12483)
- 2022(10710)
- 2021(9949)
- 2020(8663)
- 2019(20183)
- 2018(20184)
- 2017(39262)
- 2016(21191)
- 2015(24079)
- 2014(24149)
- 2013(23809)
- 2012(21766)
- 2011(19521)
- 2010(19305)
- 2009(18022)
- 2008(18084)
- 2007(16127)
- 2006(13611)
- 2005(12120)
- 学科
- 济(86838)
- 经济(86711)
- 管理(68781)
- 业(63787)
- 企(54359)
- 企业(54359)
- 方法(43998)
- 数学(39201)
- 数学方法(38709)
- 财(27898)
- 农(22380)
- 中国(20526)
- 制(20230)
- 业经(18363)
- 务(18287)
- 财务(18229)
- 财务管理(18181)
- 企业财务(17121)
- 学(16594)
- 贸(16035)
- 贸易(16031)
- 易(15609)
- 地方(14556)
- 农业(14384)
- 银(13827)
- 银行(13798)
- 体(13569)
- 融(13213)
- 金融(13208)
- 环境(13138)
- 机构
- 大学(303956)
- 学院(302845)
- 济(126416)
- 经济(123838)
- 管理(120987)
- 理学(104871)
- 理学院(103819)
- 管理学(102024)
- 管理学院(101463)
- 研究(95165)
- 中国(72894)
- 京(62214)
- 财(61243)
- 科学(57109)
- 财经(48624)
- 农(48252)
- 所(46974)
- 中心(45766)
- 江(45134)
- 业大(44826)
- 经(44092)
- 研究所(42363)
- 经济学(39308)
- 北京(38326)
- 农业(37967)
- 范(36524)
- 财经大学(36241)
- 师范(36123)
- 经济学院(35647)
- 州(34968)
- 基金
- 项目(205467)
- 科学(162782)
- 基金(151593)
- 研究(148745)
- 家(131423)
- 国家(130384)
- 科学基金(113140)
- 社会(95599)
- 社会科(90774)
- 社会科学(90748)
- 基金项目(80576)
- 省(80004)
- 自然(73990)
- 自然科(72287)
- 自然科学(72265)
- 自然科学基金(71009)
- 教育(69423)
- 划(67367)
- 资助(62103)
- 编号(59828)
- 成果(48055)
- 部(46582)
- 重点(46077)
- 创(43045)
- 发(42747)
- 制(41364)
- 课题(40566)
- 教育部(40407)
- 创新(40378)
- 科研(40157)
共检索到435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鹃 陈家宏
在交易成本的概念框架下建立了一个正外部性内部化的数学模型,分析论证了在不同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专利产权的初始界定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结果显示:由于发明创新是具有不可穷尽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因而不适用科斯第一定理;与拥有完全的专利产权相比,有限制的专利产权能节约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因而从交易成本的视角给出了专利制度利益平衡机制的经济学解释。
关键词:
交易成本 正外部性 专利制度 利益平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鹃 陶磊
现有文献对专利法中具体权利限制制度的研究,难以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专利法利益平衡原则的作用机制。而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着眼,专利法利益平衡机制可归结为信息公开-权利专有的对价关系。运用法经济学原理进行的分析表明,契约对价通过专利长度和专利宽度两个法律变量的变化协调双方的利益关系。分析结果进一步指出专利契约在实践中面临价值缺失的危险,提出在契约订立过程中引入博弈机制是重构专利契约的关键。
关键词:
专利法 利益平衡 法经济学 社会契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彦芝
文章首先明确在我国国情下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概念,介绍我国在降成本中采用的主要政策,以及政策实行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了我国实体经济在高成本中的具体体现和主要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研究认为:降低企业成本中的政府不合理干预是核心要义,政府造成的制度性成本应该不断降低才符合国民经济现状要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武俊
国有企业通过许多途径,包括采用先进的技术、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而制度所引起的交易成本,由于在改革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交易成本未从根本上下降。通过对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内、外部制度的分析研究,可寻求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
关键词:
交易成本 制度分析 国企改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力 刘静静 席酉民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强调了企业对利益要求满足的责任,而忽略了企业对利益要求满足的实力,限制了研究结论的实用性。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实力和利益相关者三方面因素,设计了一套包括整体平衡、各类间平衡和动态平衡的利益要求平衡机制,以二滩公司为例,说明平衡机制的实用性,并给出了利益满足平衡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
利益要求 平衡原理 企业实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大勇 徐晓轩 李妍 胡秋阳 段文斌
实现区域间技术要素的联通、转移与高效配置,需要破除阻碍技术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文章基于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机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视角,通过观测199个城市之间技术要素流动的39 402种可能的路径,构建城市间“匹配流动模型”,实证分析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城市间技术要素流动的影响。论证指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使创新主体建立广泛的交流合作,促进技术要素的创造、运用及转化,实现其经济价值。从城市层面来看,具有较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技术要素流入,该城市的技术要素也会更多地被其他城市接收。同时,城市间技术要素流动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和“虹吸效应”,即技术要素会更多在制度性交易成本较低的城市之间流动,并且制度性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的技术要素净流出更少。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当地理距离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交通运输成本较低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更显著地促进技术要素在城市间流动。此外,当城市所处地区的创新创业活跃程度较高,对技术要素的需求较大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更加显著地促进技术要素流动及供需匹配。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为“科斯定理”在技术市场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探析了针对技术要素配置的科斯定理的内涵,可以为当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公共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促进技术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改革举措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曹玉婷 张忠榕
从制度设计视角分析我国专利制度研究内容,拟为深化相关研究和成果应用提供参考,服务专利制度科学决策。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的专利制度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关键词分析和内容分析,综述专利制度研究中涉及的面向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制度设计要领和调适策略。面向国家利益,制度设计要领:区分国内外创新;应对国际贸易冲突和纠纷。面向公共利益,制度设计要领:保护遗传资源权益;保障公共健康专利药品可及性;促进绿色技术开发与传播。建议从3个方面展开后续研究:纳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相关变量的最优制度设计的理论和模型;在国际规则下实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钟庄 石文兵 吴赟婷
电子商务交易成本是影响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论述电子商务交易成本内涵和分析电子商务交易成本构成的基础上,就降低电子商务成本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交易成本 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常耀中
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为公共制度供给的交易秩序公共品而承担的费用,私人契约建立和运行所产生的费用不包含在其中,但公共制度能改变私人制度建立和运行成本。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主体视角,按照私人契约作为私人品和公共制度作为公共品的两类交易对象、按照市场交易和科层协调的两个交易环节,可把交易制度划分为四个类别。宏观调控制度、微观管制和微观管理等各类公共制度以不同方式分别向市场交易环节和科层协调环节注入交易秩序,企业相应地为这些好处支付税费,或为所产生外部性而得到补贴或受到处罚,这些构成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可采用企业财务指标基于数据样本加以统计性描述。
关键词:
公共制度 私人契约 交易成本 主体视角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兴鸣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制度作为构成交易成本的重要方面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度是体现一国或一个政区的竞争力的决定性方面。保护主义的制度设置是政治性再分配的产物,它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抬高了交易成本。制度系统间的隔阂是国际接轨过程中所付出的交易成本。制度创新是节约国际交易成本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制度 交易成本 竞争力 制度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涛 李本乾 刘强
在分析新媒体数字版权①产业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建立版权人、传播者、使用者的收入共享合同模型,用以分析三者的利益平衡机制;试图通过经济学、博弈论建模方法,运用定量分析对利益平衡机制的重构提出新的思路。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肖燕珠
本文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图书馆与数字出版机构的合作关系,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探究图书馆与数字出版机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定价、市场竞争与版权保护方面的利益冲突问题,并提出利益平衡机制下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相应策略,以期能够优化双方的合作模式,促进双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允银 吴珊瑚
不确定情形下专利制度存在取伪和弃真两类系统性错误,其现行审查程序规则和结构特征决定取伪错误更多更易发生。传统观点认为取伪错误带来不合理的社会成本,弃真错误减少未来发明激励。单边激励模式的错误平衡要求任一专利申请授权都需满足可专利性概率大于零,双边激励模式认识到取伪错误既施加了不必要的事后成本又降低了事前激励,并推动专利制度系统性错误再平衡,从而提出更严苛的可专利性概率阈值。
关键词:
取伪 弃真 事后成本 事前激励 可专利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建利 靳文学
粮食主产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机制不协调。"粮食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的局面依然存在。统筹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协调发展,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粮食安全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必须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才能实现粮食供求均衡;分析了当前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生产情况及利益补偿机制,发现当前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补偿机制不尽合理,提出了通过调整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承担比例、征收庇古税、合理确定粮食主销区对主销区补偿的额度等措施来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平衡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寄中 张黎 汤超颖
本文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分析了专利的资源配置效率,指出专利制度是通过赋予专利持有者市场垄断力量的方式对专利所有者的投入进行补偿,但垄断又必然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因而决定了专利制度不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通过根据不同情况而构建不同的最优专利组合(专利长度和宽度的组合)来平衡社会收益与私人的收益,可以提高专利制度的效率,这一点对于专利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专利制度 效率 专利长度 专利宽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