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8)
- 2023(7283)
- 2022(6005)
- 2021(5681)
- 2020(4856)
- 2019(11009)
- 2018(10813)
- 2017(21443)
- 2016(11077)
- 2015(12217)
- 2014(11684)
- 2013(11112)
- 2012(9853)
- 2011(8431)
- 2010(7910)
- 2009(6846)
- 2008(6241)
- 2007(4803)
- 2006(3486)
- 2005(2547)
- 学科
- 济(44630)
- 经济(44590)
- 管理(34133)
- 业(32679)
- 企(27865)
- 企业(27865)
- 方法(26312)
- 数学(24292)
- 数学方法(23939)
- 财(13362)
- 农(10649)
- 务(9621)
- 财务(9590)
- 财务管理(9575)
- 业经(9250)
- 中国(9200)
- 企业财务(9125)
- 贸(7426)
- 贸易(7425)
- 易(7272)
- 农业(7240)
- 技术(7143)
- 地方(6460)
- 环境(6456)
- 制(6444)
- 学(6279)
- 和(5937)
- 划(5883)
- 理论(5880)
- 融(5213)
- 机构
- 大学(142778)
- 学院(142669)
- 管理(62824)
- 济(60643)
- 经济(59724)
- 理学(56253)
- 理学院(55794)
- 管理学(54828)
- 管理学院(54557)
- 研究(37700)
- 中国(28437)
- 财(26799)
- 京(26701)
- 财经(22991)
- 科学(21562)
- 经(21245)
- 业大(20456)
- 中心(19745)
- 经济学(19385)
- 农(18320)
- 江(18256)
- 经济学院(17818)
- 财经大学(17654)
- 经济管理(17061)
- 商学(16876)
- 商学院(16739)
- 范(16175)
- 师范(16007)
- 所(15419)
- 北京(15293)
- 基金
- 项目(109647)
- 科学(88964)
- 基金(83613)
- 研究(80197)
- 家(71797)
- 国家(71247)
- 科学基金(63982)
- 社会(53994)
- 社会科(51502)
- 社会科学(51490)
- 基金项目(44950)
- 省(41900)
- 自然(41762)
- 自然科(40877)
- 自然科学(40869)
- 自然科学基金(40139)
- 教育(37539)
- 划(35078)
- 资助(33282)
- 编号(31503)
- 部(25260)
- 重点(24048)
- 创(23930)
- 国家社会(23320)
- 成果(22951)
- 教育部(22631)
- 发(22469)
- 人文(22441)
- 创新(22376)
- 科研(21781)
共检索到180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彦哲 赵林丹
研究目标:提出一种基于交叉熵的无偏赋权法。研究方法:在熵框架下,借鉴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和计量经济学中多项Logit回归的相关研究方法,对信息熵熵权法进行无偏优化,提出了交叉熵熵权法,并且结合数值模拟和实例考察的方法对比信息熵熵权法和交叉熵熵权法的赋权效果。研究发现:交叉熵熵权法从理论基础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均证明了权重的无偏性和稳健性,交叉熵熵权法和信息熵熵权法具有相同的适用性,权重具有相同水平的保性序,但是交叉熵熵权法的权重更加契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合成结果具有更大方差。研究创新:从熵、机器学习和计量经济学三个角度论证了交叉熵熵权法,保证了赋权结果的无偏性和赋权方法的可操作性。研究价值:构建的赋权方法为多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梅鑫南 王应明
传统的交叉效率集结过程通常采用算术平均方法,不仅会低估自评的重要性,而且未考虑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景理论和熵权法的交叉效率集结方法。首先,求解交叉效率矩阵,运用熵权法确定他评过程中评价单元的指标权重。然后,引入前景理论以考虑决策者在交叉效率集结过程中的风险偏好,利用TOPSIS方法识别正负参考点,进而构造总体效用函数,得到前景交叉效率矩阵。随后,构建最大化前景价值模型,求解集结权重。该方法既考虑到交叉效率集结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又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纳入到效率评价中,从而实现决策单元的全排序。最后,结合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效率 前景理论 熵权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志川
文章利用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代替决策者主观人为确定相邻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之比,构造了一种新的基于主观赋权的G1法与客观赋权的变异系数法有效巧妙结合的混合交叉赋权方法,该方法不仅避免了单一赋权方法无法反映客观数据信息或决策者主观意图的弊端,而且避免了组合赋权方法无法客观确定组合系数的双重难题。最后将新构造的混合交叉赋权方法应用于区域科技发展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
变异系数法 法 赋权方法 科技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志川
文章利用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代替决策者主观人为确定相邻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之比,构造了一种新的基于主观赋权的G1法与客观赋权的变异系数法有效巧妙结合的混合交叉赋权方法,该方法不仅避免了单一赋权方法无法反映客观数据信息或决策者主观意图的弊端,而且避免了组合赋权方法无法客观确定组合系数的双重难题。最后将新构造的混合交叉赋权方法应用于区域科技发展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
变异系数法 法 赋权方法 科技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星火 李艳 檀亦丽 高艳
文章利用随机变量的信息熵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评价赋权数的方法,应用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评价分析中正确分析和选择权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信息熵 权数 信息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利娟 邢小军 周德群
熵值法是一种常见的赋权方法,在综合评价中有这较广泛的应用。但是样本出现异常点数据(如数值等于零的数据)时,熵值法就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熵值法的使用范围。文章将功效系数法和标准化方法相结合,对熵值法进行改进,扩展了熵值法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熵值法 功效系数法 标准化 零值数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赤 吴晓
本文提出了一个竞争性的我国出口企业利用交叉套期保值管理汇率风险的模型。它指出在无偏的交叉货币期货市场进行交叉套期保值并不能消除出口企业面临的所有汇率风险,但它能够把企业的多种货币风险压低至与一种货币相联系的残余风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德权 薛云霞
本文在研究了现有文献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超效率DEA用以计算效率值的权值只在对被评价单元最有利的特定范围内取值、忽视绩效评价的公平性和IAHP方法主观判断性较大的缺陷,提出了交叉效率DEA和熵IAHP方法。交叉效率DEA的中心思想是采用互评体系,弥补了超效率DEA方法只是选择对被评价决策单元最有效的权重忽视公平性的缺陷。熵IAHP方法是客观确定权重的熵权法和体现决策者偏好的IAHP方法的结合,这有效地解决了I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观性过大的缺陷。笔者给出了交叉效率DEA和熵IAHP模型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基本步骤,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圆圆 江登英
文章针对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交叉熵的灰关联双向投影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结合基本不等式概念提出犹豫模糊数中新的交叉熵公式,并证明其满足熵的基本性质。其次,以新的交叉熵公式为距离公式,应用离差最大化方法求得属性权重。再次,将灰关联双向投影法拓展到一般犹豫模糊环境下,提出了基于新交叉熵的灰关联双向投影多属性决策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为解决犹豫模糊信息中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决策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且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灵敏度,提高了决策可信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笑瑜 刘亚清 欧阳红兵
笔者基于1997年~2007年共5张全国投入产出表,分别以经济总量指标和中间流量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利用回归分析、变异系数分析和影响场方法等实证方法制作出2010年投入产出预测表,通过和2010年实际表进行比较,证实了中国基础经济结构的存在。其中,交叉熵方法被用来处理小样本问题,并对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基础经济结构;对于基础经济结构中3个性质的测量,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阈值重设;我国的基础经济结构在投入产出表中主要出现于第二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交叉区域。
关键词:
基础经济结构 交叉熵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萌 陈亚男 沈哲
在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高频指标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相对熵集结模型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度模型和演进规律模型。以河北为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说明,并对河北两型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1年河北两型社会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子系统的发展逐渐趋于协调,河北走的是"先发展后协调"的道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两型社会 评价指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针对初始不平衡SAM与真实SAM关系未知的情形,本文提出了最小二乘交叉熵(LSCE)平衡法。基于最小二乘法(LS)、交叉熵法(CE)以及LSCE方法的仿真分析表明,CE与LS的相对稳健性取决于初始不平衡SAM的误差特征:当初始不平衡SAM的交易流量更接近于真实SAM时,LS较优;当初始不平衡SAM的系数矩阵更接近于真实SAM时,CE较优。LSCE方法同时考虑了SAM表流量和系数矩阵信息,故可得到精度介于LS和CE间的平衡SAM表,从而保证了平衡后SAM表的相对精度。
关键词:
社会核算矩阵 平衡方法 最小二乘交叉熵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研究目标:探讨在二元信息基础上引入第三元信息时提升SAM表平衡方法精度的边界条件,考察综合利用流量、系数矩阵信息时如何选择加权平均形式以提升平衡方法的精度。研究方法: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思想,在SAM表中引入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随机误差项,通过均方根误差指标来比较平衡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平衡SAM表时,如果流量信息精度较高,则应采取加权算术平均的形式构建目标函数;如果行系数或列系数矩阵精度较高,则应该采取加权几何平均的形式构建目标函数。在额外信息精度较高的情形下,引入额外信息将有助于提升平衡后SAM表的精度。在额外信息精度较差的情形下,当在列系数和行系数矩阵信息基础上以加权几何平均形式引入精度较差的流量信息时,可提高平衡后SAM表的精度;在其余情形下,额外引入精度较差的信息并不会显著提高平衡后SAM表的精度。研究创新:探讨了在目标函数中引入额外信息时提升平衡方法精度的边界条件,并比较了加权平均形式选择对估计精度的影响。研究价值:本研究对于提升SAM表的精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社会核算矩阵 最小二乘交叉熵法 加权平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斌会 刘可
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水平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运用熵值赋权法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1996-2009年期间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及五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水平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的创新水平是逐年增加的,但并非所有的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如此;通过2008年和2009年高新技术各产业创新水平的横向对比,发现各产业的创新水平有较大差距;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创新水平最高,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水平最低。总体来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雪红
经济评价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尽管当前基于数理角度的赋权方法层次不穷,但均未认识到同一指标对不同个体进行评价时权重可能存在的差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熵—Shapley的样本差异赋权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