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80)
- 2023(21572)
- 2022(18421)
- 2021(17157)
- 2020(14623)
- 2019(33833)
- 2018(33550)
- 2017(64153)
- 2016(35397)
- 2015(39853)
- 2014(39697)
- 2013(39264)
- 2012(36219)
- 2011(32535)
- 2010(32757)
- 2009(30389)
- 2008(30141)
- 2007(26950)
- 2006(23582)
- 2005(20796)
- 学科
- 济(144967)
- 经济(144813)
- 业(113123)
- 管理(107644)
- 企(98361)
- 企业(98361)
- 方法(66490)
- 数学(55613)
- 数学方法(54701)
- 农(42756)
- 财(40243)
- 业经(38064)
- 中国(36237)
- 地方(30025)
- 学(29961)
- 农业(29181)
- 务(27756)
- 财务(27654)
- 财务管理(27602)
- 理论(27025)
- 制(26516)
- 企业财务(26124)
- 贸(25139)
- 贸易(25124)
- 技术(24342)
- 易(24337)
- 和(24094)
- 划(21524)
- 环境(21106)
- 策(20247)
- 机构
- 学院(500951)
- 大学(497081)
- 管理(195466)
- 济(194656)
- 经济(190217)
- 理学(168318)
- 理学院(166402)
- 研究(164349)
- 管理学(163062)
- 管理学院(162160)
- 中国(123698)
- 京(106506)
- 科学(105127)
- 财(90142)
- 农(88238)
- 所(84143)
- 江(78354)
- 业大(77513)
- 研究所(76544)
- 中心(75524)
- 财经(71670)
- 农业(69316)
- 北京(66817)
- 范(66257)
- 师范(65582)
- 经(64952)
- 州(61667)
- 院(60031)
- 经济学(57345)
- 技术(55940)
- 基金
- 项目(337165)
- 科学(263593)
- 研究(244205)
- 基金(241209)
- 家(210998)
- 国家(209186)
- 科学基金(179331)
- 社会(150594)
- 社会科(142458)
- 社会科学(142413)
- 省(134973)
- 基金项目(127326)
- 自然(118641)
- 自然科(115876)
- 自然科学(115842)
- 教育(114280)
- 自然科学基金(113715)
- 划(112369)
- 编号(101157)
- 资助(100425)
- 成果(81531)
- 重点(75982)
- 部(73110)
- 发(71861)
- 创(70469)
- 课题(70443)
- 创新(65435)
- 科研(64729)
- 大学(62449)
- 教育部(62051)
- 期刊
- 济(216805)
- 经济(216805)
- 研究(142152)
- 中国(98743)
- 学报(81680)
- 农(80413)
- 管理(74442)
- 科学(73661)
- 财(72997)
- 大学(61684)
- 教育(60505)
- 学学(57943)
- 农业(55284)
- 技术(48475)
- 融(40275)
- 金融(40275)
- 业经(37662)
- 财经(34653)
- 经济研究(33643)
- 业(31675)
- 经(29736)
- 问题(28305)
- 技术经济(26164)
- 图书(25212)
- 统计(24907)
- 版(24851)
- 科技(23460)
- 策(22975)
- 资源(22909)
- 现代(22642)
共检索到741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迪 李向辉 徐寅 李旭东
基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要求,通过构建世界一流企业的五维评价模型,实证分析江苏一流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提出江苏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路径建议,旨在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分析方法和路径参考。研究发现,江苏一流企业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较强,人均营业收入较高,但在国际化、创新、规模3个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仍有很大差距。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江苏政府应加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力度,强化财政资金扶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江苏企业应立足实际制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战略,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提高国际化运营布局标准,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学艳 周小虎 王侨
探讨独角兽企业在新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作用,从互联网经济、科教资源、政府扶持政策、经济发展态势等方面分析江苏省培育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的环境优势和现实困境,提出对于引领产业变革和产业新核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而言,持续强化内功与创新,走出相对封闭或受保护的市场环境,放眼全球去参与竞争,并建立独一无二的技术、商业模式优势应成为其终极追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托高新区打造独角兽企业爆发的主阵地,围绕平台经济构建独角兽企业成长生态圈,构建定制化扶持政策解决独角兽企业成长的现实困境,实施"互联网+技术"模式催生特色独角兽企业等江苏省独角兽企业培育路径。
关键词:
新经济 独角兽企业 培育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福贵 吴南南 杨尚东 程俊杰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我国具备了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和条件。该文以电网企业为例,探索和挖掘世界一流企业的成长历程和内在基因。采用案例研究法,结合管理学中的标杆管理理论,通过对国际一流电网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特征的分析与梳理,研究得出国际一流电网企业应具备的企业特征;并与我国电网企业的建设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目前我国电网企业距离世界一流电网的差距,为我国电网企业的发展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实现把我国电网企业培育为国际一流电网企业的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霞 路正南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实现途径,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对及时、准确掌握城市经济运行状况、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确保低碳经济系统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研究科学、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综合运用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相关理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克服了多指标评价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城市低碳发展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昌 刘洪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离不开重大海洋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海洋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是推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两大原动力。在分析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构建区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双螺旋培育模式;以江苏省为例,探寻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为区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芳怡 濮励杰 张健
在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该改进生态足迹模型通过将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能量流换算成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并比较计算得到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从而衡量研究区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论文以江苏省为例,应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其2003年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得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997hm 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4.7228hm 2/人,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相一致。但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兴国 丁贵娥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以来,理论界持续探索如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企业界也积极开展创建实践,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试点。基于过去五年企业实践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显然,尽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企业需要共同担当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均 祁晓荔 储俊松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法在国际电信业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我国电信行业还处于垄断阶段,该模型是否适合在我国推广需要进行验证和修正。本文以中国网通江苏地区13家分公司为例,通过综合使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客户、内部业务、学习及成长等四个层面进行赋权,优化了平衡计分卡绩效模型指标。通过因果逻辑检验选择了电信企业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的部分关键指标,首次验证了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模型在我国电信企业的适用性和局限所在,并纠正了发达地区等因素对企业绩效有正相关的错误认识,为电信企业战略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绩效评价 电信企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志毅
<正>量变引起质变,中国企业从求大到求强的时点到了。严格而言,这个时点应该是2020年——当中国《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超过美国的时候。改革开放初期,当中国企业规模很小的时候,成为世界500强曾经是一种追求,许多企业把它作为战略目标。从2002年开始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沿用了世界500强惯例,用营业收入进行排名。那一年,中国还在和意大利竞争GDP全球第六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余菁 王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意味着中国大企业巳经发展到了需要思考如下两个问题的时刻: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如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本研究认为,世界一流企业是在重要的关键经济领域或者行业中长期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并获得全球业界一致性认可的企业。基于英荷壳牌公司(Shell)、日本丰田汽车公司(Toyota)、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这4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案例分析,本文归纳出从资源基础、动态能力、战略柔性和价值导向四维度分析描述一流企业成长的框架,并将世界一流企业成长历程划分为创业阶段、增长阶段、转型阶段和超越阶段,对四维度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互动与演化关系进行相应解释,给出了强大的企业家精神、倚重组织文化力量、重视品牌形象与社会声誉、以发展型战略应对复杂环境、适时调整业务架构、具有全球化资源配置和管理能力、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紧密化的集团管控、能把握重大机遇与克服组织惰性的管理创新、能激发员工创造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型与价值型的财务管理等11个方面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特征。针对中国情境下的企业发展,本文认为,虽然中国存在一批正在接近于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但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跻身世界一流企业之列的企业;以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前提,中国一批“新国企”具备通过市场竞争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条件;在新一轮全球化和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一流企业的过程中也将向世界贡献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智慧与企业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余菁 王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意味着中国大企业已经发展到了需要思考如下两个问题的时刻: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如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本研究认为,世界一流企业是在重要的关键经济领域或者行业中长期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并获得全球业界一致性认可的企业。基于英荷壳牌公司(Shell)、日本丰田汽车公司(Toyota)、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这4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案例分析,本文归纳出从资源基础、动态能力、战略柔性和价值导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松强 张琳曼
制造业发展是实体经济振兴的核心任务,企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加快引航企业培育对深度整合产业链资源要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对江苏制造业现状及问题的分析,首先通过概念辨析将引航企业界定为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四基”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江苏本土头部企业。其次,立足企业培育的评价、遴选以及退出3个环节,围绕企业技术先进水平、行业地位、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社会责任4个方面设计评价体系,以企业发展指数作为遴选标准,提出以末位淘汰为主,企业柔性退出、政府适当干预为辅的退出机制,由此构建引航企业动态培育机制。最后围绕引航企业的特征,提出提高各界创新积极性、全力打造国民口碑制造业品牌、促进产业融合以及帮助企业走向国际的4项发展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引航企业 动态培育 发展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雷晓康 赵铁山
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测度需要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本文选取测度统计指标体系和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地区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江苏省地区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区竞争力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江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乐安 吴永兴 顾霖霞
花卉苗木是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扩张相当迅速的产业。长三角地区花卉苗木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产业发展内在素质的提升相对滞后,核心竞争力仍然较弱。在武进区花卉苗木产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花卉苗木产业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并从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产品经营层次、提高产业化水平、培植优势品牌等方面阐明了花卉苗木产业培育的主要途径,进而提出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俊凤 花盛 刘友兆 孟展
土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重大举措。基于改进的灰靶模型和改进的熵值法,从土地整治应具备资源经济的实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的力度、促进环境友好的程度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江苏省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为后续土地整治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来看,江苏省土地整治基本处于可持续状态,但区域间的差异较大,苏北明显好于苏中和苏南地区,其中徐州达到Ⅳ级高度可持续的全省最高等级;土地整治的单层面可持续性表明,全省土地整治保障粮食安全能力的可持续性均在Ⅱ级水平以上,但多数存在社会和谐与环境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